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222章 定计

第222章 定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哦?”成之染唇角一弯,没有说什么。

“蜀中存亡,在此一战,比我军更担心的,该是乔赤围,”徐崇朝淡淡说道,“锦官城防守要务,便在于考虑来犯之敌的方位。内水,中水,外水,三选其一,选中了便以逸待劳,选错了则不可收拾。我军选择哪条路不打紧,只是少不得派出疑兵虚张声势,来吸引敌军兵力。”

成之染一笑:“徐郎所言甚是。”她看了看董荣和柳诣,又道:“当初赵冀州伐蜀,大战于黄虎,纵然叛贼摸不清我军虚实,也必然不会疏忽了内水守备。两害相权,还是取道于外水为上。”

董荣正要说话,成之染抬手止住他,道:“大军取道犍为郡,在外水和中水兵分两路,从南北两侧包抄锦官城。倘若内水叛军回防,中水人马便可以断其后路,如此一来,攻破锦官城便如探囊取物。”

柳诣不由得沉吟,眸光似有些动摇。他思索一番,道:“分兵之策,各有利害。若外水遭遇强敌,又该当如何?”

成之染笑道:“世间岂有万全之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这道理,董荣自然也明白。他心中暗自权衡利弊,终于抬起头,声音洪亮道:“我听太尉的意思。”

众人齐刷刷看向他,又迟疑地望着成之染。成之染面不改色,手中把玩着令旗,忽而笑了笑,吩咐道:“取那封信来。”

旋即有兵士将成肃信函奉上,成之染伸手正要拿,不知想到了什么,平静地收回手,对柳诣道:“将军,请。”

柳诣也不客气,取过信函一看,略显朴拙的大字,正是成肃的手笔。

他郑重一拜,小心翼翼地将信函拆开,抽出其中一张薄薄的纸笺,待看清上面的字,不由得愣住。

董荣侧首看过来。他识字虽然不多,但成肃识字也不多,信中只寥寥数语,词句极简略。

待看清信中所写,董荣不由得神色一变。

“持节定计,中外无疑。”

柳诣读出这句话,意味深长地看了成之染一眼。

成之染略一怔愣,霎那间眸中泛起深邃的波澜,然而一眨眼,旋即复归于平静。

“诸将听令。”她乍然开口,众人都一振,收敛了复杂各异的神色。

“将军中老弱单独编为一军,待到江州城,乘高舰大船,从内水去往黄虎城,作为疑兵,”成之染下令,道,“董将军和柳将军,待到江阳城,率五千人马从中水去往夜钟城,绕道锦官城北。余下人马随我走外水,去往庆亭城,自锦官城南合围。”

她一番分兵布阵,神情专注而坚定,仿佛势在必得的模样。诸将迟疑了一阵,宗寄罗敲了敲几案,道:“兵贵神速,事不宜迟,我军何时出发?”

成之染略一勾唇:“明日一早。”

柳诣点了点头。

“此次行军,诸位都有重任在身,断不能掉以轻心,”成之染手握符节,道,“我持节都督诸军,为的是克敌制胜。谁能活捉乔赤围,我便以此节为证,上请朝廷为益州刺史。”

此言一出,众人都难掩惊诧。元破寒笑道:“中郎将说话算话?”

成之染颔首:“军中无戏言。”

堂中登时笑闹起来,众人谈论着即将到来的战事,一张张脸上豪情洋溢,方才严肃的气氛一扫而光。

————

诸军克日出征,昼夜兼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抵达千余里外江阳城。董荣和柳诣分兵去往中水,成之染目送船队远去,顾不得依依惜别,当即启程沿外水而上。

大军辗转穿过一个又一个山谷,一路上经过大小城池,只望见城头旌旗招展,却并无叛军出城阻击。

宗寄罗站在船头,遥望着滔滔江水,恨不能飞越重重山岭,下一刻便兵临锦官城下。旬月以来大军如入无人之境,军中上下显然都松了一口气。

成之染眉头也舒展了许多,她想得没错,外水并不是叛军主力所在。

如此一来,乔赤围可要失算了。

“十三娘,又要下雨了。”成之染与宗寄罗并肩而立,天色阴沉沉的,远处不时传来沉重的雷声。

正是多雨的时节,天地间充溢着闷热的湿气。宗寄罗恍然不觉,仰头望着天,隐约有雨点落到脸颊边。

“终于要回家了啊……”她喃喃低语,看向成之染时,眸中竟闪着泪光,“狸奴,我们能行吗?”

“那当然,”成之染握紧她的手,道,“如今行军的策略,可都是你我推演出来的。你看,乔赤围不曾在外水设防,这一局,我们赌赢了。”

宗寄罗笑了笑,将泪花胡乱抹了抹,道:“他该死,我一定要杀了他。”

“好。”成之染低声应道,声音飘散在江风里,如同江畔高树上垂落的藤萝,在水面上荡起的一片波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