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中的目光登时聚集在她身上。
成之染赫然起身,端端正正地领旨谢恩。来使将符节递给她,成之染一把攥紧,手臂止不住微微颤抖。
她的目光掠过堂中诸将佐,众人或紧张,或惶惑,颇有些踟蹰难定。
成之染不以为意,这符节她既然拿起,再不会有人拦她。
风雪依稀,庭院静寂,成肃安置了来使,负手在廊下踱步。
成之染紧随在侧,问道:“我此番伐蜀,带多少人马?”
成肃反问道:“你想要多少?”
成之染伸出了三根手指。
成肃一挑眉:“才三千?”
成之染一笑:“阿父开什么玩笑。”
成肃深深看了她一眼,道:“东府分不出这许多人。”
成之染面不改色,道:“阿父不过是回京,何必带那么多人马?”
“不可,不可,”成肃略一沉吟,依旧摇头道,“我至多分你一半。”
成之染还要多言,成肃抬手止住她:“两万人,也不算少了。”
见她还迟疑,成肃道:“怎么,你抢着领兵时,可不见这般犹豫。”
成之染微微蹙眉,想了好一会儿,这才答应了。
“攻取江陵这些人,你依旧带着。董荣是老将,连同你舅父随你前去,若遇事不决,多问问他们。”
成之染抿了抿唇:“舅父既然去,元宝也会一道罢?”
成肃颔首。
“那我还想再带两个人。”
“哦?”成肃侧首道,“还有谁?”
成之染掰着指头道:“岑七郎,宗十三娘。”
成肃皱了皱眉头:“岑郎随便你,宗十三娘不可。”
他的心思成之染明白,定然是以为宗氏与逆贼血海深仇,到蜀中难免多所诛杀。成之染犹豫了一瞬,慢慢地点了点头。
成肃反而奇怪道:“你不为宗十三娘说情?”
“不必了,”成之染看他一眼,“阿父等着看。”
————
岁末在迭连飞雪中倏然而逝,一转眼到了除夕夜。寒夜幽寂,城外军营却格外热闹。
团团篝火在清冷夜色中跳动,照亮了周围将士的面庞。他们有的坐在篝火旁,有的靠在营帐边,还有的站在远处静静观望着。军中难得开了酒禁,他们在火光下谈笑嬉闹,吃酒划拳,吵吵嚷嚷地乱作一团,笑闹声在寒夜中显得清晰明亮。
成肃带着诸将佐出城探望军士,一路上山呼海啸,群情激荡。成之染站在他身边,望见将士们脸上此起彼伏的笑脸,一时间心潮澎湃。
营地中传来横吹曲声,宛转悠扬,飘荡在夜空。众人唱起了浩荡军歌,一首又一首,壮阔激昂的歌声冲破寒夜,离家千里的迷迭哀愁尽数消散了。
成肃身子熬不住,夜半时分便回府休息。成之染意犹未尽,仍与手下将士聚在一处猜拳行令。成襄远在一旁围观,攥紧了拳头为她助威,有人出慢了出错了,众人或催促或调笑,重重灯火中一片欢声笑语。
数不清几番混战,成之染酒囊已空,脑袋也虚虚地发昏,成襄远连忙喊着徐望朝,一同将她拉出重围。
成之染半睡半醒,朦胧中隐约见到徐崇朝,他围观众人嬉闹,眼角眉梢似乎也带着浅淡的笑意。仿佛察觉到她的目光,徐崇朝侧首看她。
成之染手撑在地上,仰头道:“徐郎,你不开心吗?”
徐崇朝一怔。
因着李明时之死,两人很久没有好好说话了。然而看成之染这番模样,她似乎并不是多么清醒。
不待他答话,成之染又挤到众人当中,招手对他道:“来来来,一起来!”
徐崇朝略一迟疑,猛地被徐望朝拽了一把:“阿兄,快来啊!”
见众人一脸雀跃,徐崇朝只好下场,他原本不善于此,奈何成之染背运,接连输了好几把,顿时失落到无以复加,呆呆地仿佛丢了魂。
“你耍赖!”成之染用力摔打着空瘪的酒囊,扑上去就要动手。众人登时都哄笑起来,一旁元破寒和柳元宝连忙把他们拉开。
成襄远兴奋地举手宣布,成之染耍赖被罚下。成之染不服,却没什么力气再跟他理论,迷迷糊糊地被人扶到帐篷里,一头歪倒在榻上。
众人笑闹声不减分毫,飘散在夜空中愈加缥缈。徐崇朝站在帐篷门口,半晌都一动不动。
徐望朝笑道:“阿兄且放心,大娘子在这里不会有事。”
守在门口的石阿牛和武贤干笑几声,徐崇朝朝他们点了点头,欲言又止,终究没说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