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错,但他们总觉得我有错,百口难辩。”
妈妈眨巴眨巴眼睛,问她辩了吗?
“人家看我的眼神都不对,也不和我说话,我怎么辩呀?我一走过去,她们就散开了,好像我有传染病似的。”
“你都没有去辩过,还在这和我说百口莫辩,就你这样的性格,即使让你长了一千张嘴,也辩不出个所以然。妈妈告诉你,你若是嘴快,就要快速骂他们;你若是手快,直接上手去打;你若是什么都不敢,就得忍气吞声受着!受住了,别人拿你没办法,你也就超脱了;要是受不住,就得得病。”
佟沁郑重地说:“我能受得住!”
妈妈笑了:“你呀,我的女儿诶,你可受不住那些罪。”她看了女儿绷着的小脸儿,又道,“你要是真觉得在那儿待不住了,就痛痛快快地出来重新找;你要是觉得还能忍耐一阵子,那就什么都不用管。一群打工族而已,还以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吗?记住了,不管在哪儿工作,都要有边界感。属于自己的分内事,那就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与自己无关的分外事,肯定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凡事要有取舍,勉强自己捞不着好。”
招聘所说的金九银十,佟沁觉得不可信。她在招聘软件上看了几天,觉得没戏。当初校招的时候,也是得不到人家的肯定,一是自身原因达不到对方的要求,二是到校招聘的企业名额只有几个,一个专业四个班,一个班的学生就得为了个位数的名额抢破头。好朋友为了工作而反目成仇的事多了去了,女生宿舍八个人相约去面试,只有一个被招走,其他七个人不高兴,大半夜不睡觉,坐在床上摸着黑打嘴仗。在就业这件事上,也就顾不得宿管在一旁的劝导和恐吓了。
佟沁所在的研究生院也好不到哪里去。本地企业来得少之又少,大多又是招男孩子,女孩子只能坐冷板凳。学历这东西,在真的只是一块敲门砖,在领导眼里,你的学历不见得能给你添彩,他们只会做两件事,要么提防你,要么揶揄你。
外地来校的企业不在少数,她自身是不想去外地,但人家留的名额也确实不多,很多企业只招一个人。很多外地企业不值得为了这一个名额千里迢迢来到此处,便选择网上面试。学生们排着长队等待着,像挂在炉内的烤鸭,既吃不到肉又闻不到味儿。
卢声深有体会!他不是择业的毕业生,却是找工作毕业生的老师。他比任何人都着急。学生之间互相攀比,老师之间的竞争压力也不小。各班辅导员每天都在询问班里同学的实习情况;外出联络工作的老师每天在给各个企业打电话,如果哪个企业爽约了,这位老师只感觉天塌了。
卢声天天祈祷,一定保佑自己联系的那些企业准时到来,一定!一定!
为期一个月的校园秋招在九月中旬准时开始,目的就是一个——为学校的准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提升学校的就业率。学校为了就业率的数字着急,家长为了孩子的前程着急,学生为了自己的去处着急。负责职业指导与规划的老师们可是真急了,远赴他乡求来的企业,磨破嘴皮请来的公司,像小丑一样取悦来的单位,没想到只是应付一下,真心想要招聘的简直是凤毛麟角,与庞大的毕业生数量形成了鲜明对比。
僧多粥少,哀嚎一片。各有各的难处,大家心知肚明,但又不愿承认。
卢声的职业指导课缺勤率较大,很多学生认为这堂课没什么用。家庭条件好的,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就已经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不需要这个涉世未深的老师提建议;家庭条件差的,只想求稳,能提早下手的早就在入学第一天就找了兼职工作,更不需要这个工作稳定的老师出主意。理论课一节就行了,剩下的课就是浪费时间,如果学校和老师真的有心,大可以带着学生出去找一找实践机会,哪怕牵牵线也行。看看现在,秋招的摊位不少,招人的却不多;面试的流程又长又复杂,得到的录取通知却很痛快: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