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一片孤城万仞山,春风再度玉门关,箫亦如,玄幻魔法,一片孤城万仞山,春风再度玉门关在线阅读">

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一片孤城万仞山,春风再度玉门关 > 第7章 番外:双生子,请君入瓮局[番外]

第7章 番外:双生子,请君入瓮局[番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时间溯回。

雁南出瑞王府,不知不觉便到永安府前。大门上头黑色牌匾上书金字:永安府。牌匾之下悬有白绫绸缎,两侧也挂白色灯笼。府门大开,门侧各站一家丁。

迈上台阶,走至门前低首示意。“不知府中可设了祭堂?小人曾受国公爷诸多教诲,感念国公爷忠勇想祭拜一下。磕几个头。”

其一家丁回:“不必。感念在心不在身。国公爷启程前曾有话,已同你们瑞王府断了往来,恕不接待贵客,请回吧。”

雁南拱手行礼道:“能否告知沐菊姑娘下落。是否随国公爷回了南境?”见那家丁并未答。又说一遍,“从前侍候娘娘......先王妃主子的沐菊姑娘。”

“等着。”另一家丁向内跑去。

一炷香后,雁南并未等来小跑着出来的沐菊。只见常府管家常安走出。

常安时至如今依旧笑迎称:“雁南大人。”

雁南拱手说:“不敢,小人已去了瑞王府官职,只白丁罢了。”

常安一挑眉头,反问道:“那不知您此次来常府所为何事?”见雁南未答,又道,“那老奴换一个问法,您寻沐菊所为何?”

雁南一拱到底才道:“在府时,小人......倾慕久矣。”

常安听后捋着胡须,目光穿过雁南却朝远处巷里看去,才说:“大人您若当真要寻,明日起早启程,出了南城门,百里亭外暮景山顶有一座胧明庵。只藏于云景山林间,怕是不好寻。大人自去吧。家主有令,老奴也不便多说了。”说完退后半步,招呼左右。

一群人呼啦啦退进门内,关上了永安府门。

雁南哪还可等明日,只紧一紧肩上包袱,便朝着西市而去。

永安府门内,一门房透过门缝窥探外头小声说:“管家,雁大人走了。”

常安问:“那巷子口的人呢?”

家丁迟疑一下,复又趴在门缝上,不停变换着角度朝着远处看。“瞧不真切呀。”

另一个家丁接口说:“若是专程跟着雁南大人的,想必跟着走了。若不是,那他听到这等消息,也可走了。”

“但愿吧。”常安站的稍远了两步,点头应着。

趴在门上之人转过头来,走到常安面前小声说道:“您怎的真让雁南大人去了?他既无了官位,该是把他捆了问个答案才对。”

“大少爷临行前吩咐的你便忘了?常姓之人从此只一个口径。若有人要查问那件事,便指人去那。沐菊自会答。旁人嘛......笨嘴拙舌,还是免了。”

......

雁南在西市租了一匹快马。便折返朝着南城门出。

侍卫挨个查看。待到雁南过时,只瞧了眼佩身的宝剑便讪笑道:“您请。”

雁南也并未多话,若是平时,只怕过这城门都不会停驻,自行骑马便过了。此刻多少心中发慌。漏夜骑行又栓马于山腰,竭力攀登。此深秋时节,落叶积土,枯枝稀疏。只庵内灯火于林丛中朦朦胧胧着遮着雾般,反倒比白日枝繁叶茂好找一些。天蒙亮时便到了胧明庵门口。

因是特殊之地,雁南只在数步之外一棵大树边上倚靠着小眠片刻,静待天明。

天还未通亮,庵内却是先敲响了钟声。

雁南打起精神揉了揉脸便正了衣冠,朝着胧明庵门口而来。随即便轻扣门环。

不多时便出来一位道姑模样的人,年岁却小。瞧着雁南道:“施主?可是于夜上山想饮一杯水饭?”

雁南回:“小人是想......寻人。她名叫沐菊。”

道姑问:“庵内的?庵内已改了姓名,弃了从前的身份。”

雁南解释:“原在永安国公府......侍候的。”

庵内忽一高声喊道:“静思!同谁说话呢?”

“师傅,门口一施主来寻念生。”门口的道姑急忙高声回着。

“念生?”雁南低声呢喃了一遍。

静思并未请雁南进门,而是同雁南说:“施主。此地之人已经了断尘缘,此前诸事已不再提起。您若要寻,贫尼便去问上一问,但见与不见还要看她的意思。”

“劳烦。”雁南低首道谢。“小师傅,我叫雁南。”不敢高声喧哗,只在门外小声的补充道。

静思却不知听未听见,只小跑着朝着前方大屋而去。

大屋旁不远处一禅房门口,有人轻咳一声。静思急忙改为缓步慢行。

雁南借着敞开的大门,看向那“师傅”。稍有些年岁,一手背于身后,面上说不出的严肃。

未消片刻,静思便从大屋中走出。

“施主。念生说‘前尘该了的已了,如今她是念生!同世间之人并非同路人。’”

“小师傅,拜托.......”

“大人!念生师妹虽说不见,却托我把这玉佩给您!”静思说完双手翻转,一玉佩奉于相托的手心之上!“还有几句话。请大人平心静气,细细听来!”

雁南接过圆形玉佩,似曾见沐菊用此压襟。一把紧攥手中。

静思正色道:“‘大人!你我本非同路人,我亦不是您所思、所寻之人。那人在南,您自可去寻,若是有缘,终能再见。若您还曾挂念着便留下此玉。若日后得遇佳人,便也算福报一场。’”

雁南不解:“何意?”

“您若不知,贫尼便更不知了。今日您是见不到了。若是得空,您不如去揣摩着寻寻。若是寻不到......得个好日子再来,说不定机缘便来了。”静思言毕轻关庵门。

雁南浑噩下山。昏头脑涨间忽见远处树影、草丛晃动,当时起了警觉。

但目光追随过去,一人影未见!

疾步下山,解开系于树干上的缰绳。才翻上马,未行多远,便见土道上纷乱嘈杂的马蹄印.......朝南!思量一下,把玉佩揣入怀中,向前追去。

......

南境腹地的沐菊一怔,拿着菜篮的手稍显颤抖,紧抓篮柄指节发白。被这炙热的目光盯得不大舒服,心虚的低下头,正看到雁南腰间悬挂的玉佩,惊讶的问:“您去过庵里了?”

雁南神情转而变得严肃。“你不是在庵里吗?那是芷兰?房里是谁?是不是王妃。”还未听到沐菊答,便先发觉周边不远处有稀稀疏疏的声音逐渐接近,拉着沐菊到身侧,拔剑以护,警惕四周。

数十人把二人团团围住。皆是寻常农户装扮衣衫,手中斧子、锤头、铲子无不相同。

雁南戏谑一句。“怎的,还未见冬日里务农的。”

“我们也未见知陷阱还来闯空门的。”

“哼,怎的会是空门呢......”雁南说完心中有些发虚,顿止笑颜。

“屋中......没人。”沐菊在旁怯怯的说。但眸子中银光一闪,却是突拔出藏于篮布中的匕首,架在雁南脖颈上。

匕首所触冰凉,雁南回头去看沐菊,眼中尽显凄苦。也正因这回头,匕首已微微擦破脖颈。沐菊显是没有预料,此刻看到零星血迹就慌了神。匕首即刻离开寸许。看到雁南瞧向自己的神情,再也不顾旁人。把匕首强递到雁南左手手中,“快逃吧。再就没机会了。挟持我。”抓着雁南左手就朝着自己的方向而来。

雁南却是左手并未用力,匕首一下便掉地上。

“大人!”沐菊神情焦急。

雁南反倒平静,再次环顾四周,竟把已出鞘的剑扔在地上,目视前方,大有视死如归之态。“我要见她。把我引过来的人。”

人群后,走出一个人来。众人自动退后一步。那人走至最前,方才扯下素黑面纱。

雁南深吸屏气,清嗓一声也难掩惊讶之音:“您,竟还活着?那......那军报怎说您战死了?常家二少爷,智征将军,常芜。”

常芜走前两步,捡起剑来,合上剑鞘,掸了掸土。竟重新递给雁南。“此处说话不便,跟我来。”

人潮不用吩咐,自动散去。

沐菊也捡起匕首,扔进篮中。

雁南接过剑,却看常芜已转身去往民宅,全不顾自己。拉着沐菊随后进到屋内,侧身站于门口,门虽带上,仍留有夺门而出的冲动。

沐菊放下手中篮子,顾盼左右,燃起屋中烛火......令原本昏暗的房子渐明。

雁南目光随常芜脚步随视房内。屋中深处只一土炕,墙边立一深柜,炕前有一烟囱状的粗管子。管下有一炉子。炉内满是炭灰或是煤灰......常芜在房绕了一周,终立于炉边。

“是您故意引我来此?”雁南率先发问。

“当他们把信递到我手中,我便知我面目暴露了。”常芜从袖口中拿出相折的书信递了过去,“他们早想除了你,是我执意留你。如此也算还你曾救我常氏人情罢了。你身后的瑞王府兵训练有素,实不好甩开。只有把你引往我熟悉之地,不觉便偏远了。”

“雁南汗颜,不曾救过谁,不过遵从内心罢了。”说罢伸手接过书信。手一抖便展开书信。其实早有预感,但还是不死心的低眸一扫。确是找驿站递回瑞王府的那封书信,其中言明:见一面容肖像府中日前仙逝之人,一探究竟过后便回府复命。

常芜看向沐菊。沐菊似感,过来起着炉炭......常芜兀自接过,自行起炉。

嗞啦之声渐起。

书信原本便无几个字,雁南趁机思考,常芜也知,没有打扰。

“官道都敢拦截......怪不得二少爷您......能在众目睽睽下失踪呢。”雁南毫无避讳说出,却又改口,“常氏当真厉害,能够培植这么多高手。方才那都是个中好手,单一人只怕我都未必打得过。虽不同整备大军,但若各中有出类拔萃的,局势也会瞬夕逆转。大公子若见您还在,至少得些欣慰。”

“是。果然看出瑞王府同我那兄长交好了。自己陷入这般田地了,居然还想着他呢。只这山高路远单派你前来增援!瑞王府真讲情谊呀。”斜眸打量一下雁南,见他稍转手腕,剑转身后。“我常年领命驻兵,就算赤手空拳,未必打不过你。”

雁南自顾说了一句。“世上竟有这般相像之人!”

“像吗?”常芜说完低头瞧着炉中忽起的灰色烟缕深深叹了口气。

雁南木讷的点了点头,却连右手都背过身去,摸上剑把,口中说着话语转移视线。“怎会不像?臣原以为娘娘同常大少爷的眉眼已经够相似的,却不曾想娘娘同您......若不是男女有别......”

“就算世人皆分不清,可家里人却能分清。”常芜话中似有无尽感慨,“血脉确是神奇,同宗同族亦会相貌相通,况一胎所出呢。”

“一胎?智征将军您同娘娘是双生子?龙凤胎?难怪如此相像。可我们爷同大少爷素有往来,臣也常往常府,怎的......从未听闻。那时大婚,您驻守南境,也未来观礼。”

“世人不知我二人多少着些刻意。虽如今多已开化,可也有封闭愚昧之处,觉得若出双生便是不祥。南境虽闭塞,但见多了便也无之所谓了。”

沐菊双手提着一个巨大铜壶,从内院进屋时险绊一跤。

雁南眼疾手快,加之本就关注内院动静,此刻见沐菊险些绊倒,急忙两步跃过来接住水壶。扶住沐菊。

可壶口倾斜,洒出去半下冰凉井水。雁南左手袖子湿了大半。

“瑞王府历经一遭,怎的还是这般毛躁......平地竟也能摔。”常芜故作责备,却发现方才雁南还左手持剑,此刻却是右手抓着剑把,以剑身挂着壶手。

“无碍。左右铜壶也摔不坏的。人无事便好。”雁南说着收回左手并甩了甩袖。见沐菊通红发肿的手,不假思索左手覆盖其上。所触极度冰凉刺骨。

沐菊仿佛被烫一般,急忙松脱了手,更甚退后一步。

常芜瞧着沐菊模样浅浅勾唇。手下扒着炉中煤炭,炭火钻出星星火点,逐渐燃起。“我爹娘也不想因双生之事,不幸家中有个万一,会把这由头归结于我二人身上。我又非嫡长子......家中所有便都由我兄长担着。”

听到常芜说话,雁南重转过身来。左手一提壶把重递还给沐菊。沐菊接过铜壶时雁南才说:“将军。臣饮一口井水便好。不必劳烦了。”

[番外]')" class="btn-addbs">『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