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间,看见了陈平。
陈平用纸巾擦掉刚刚溅在手上的咖啡液,起身朝她走了过去。
像是认识很久并且十分熟稔的朋友。 “刚才听到你们聊天,机械方面我正好也懂一点,要不要帮忙?”陈平。
言谨记得他,在那天之后的好几个夜晚,她辗转反侧的在脑子里回放关于他的画面。挺括的背影、平和的面容和低缓的声音。
她反复咀嚼两人之间那几句简短的对话,设想如果调整一下其中的内容和顺序,他们之间会不会长出一条全新的路呢?然后在对数不清的排列组合的列举中疲惫入睡。
而此刻,他真实的出现在她的面前。言谨似乎有了机会去验证千万种可能的其中之一。
“好啊,我正愁找不到人请教呢。”言谨微笑,像是对熟识的朋友那样。
看他们的样子,旁人谁也不会想到眼前的两人连彼此的名字都还不知道。
简单几句他们交换了各自的基本信息:言谨,一个入行不久的实习律师。陈平,一个辞职的工程师。
言谨律所的老师王乘风,外号王猴,最近接了一个专利侵权的案子,是数控机床方面的。由于言谨的理工科背景,王猴接到这类的案子一般都会让她参与。
可虽然言谨本科阶段学的就是机械自动化,但是说实话在这方面她既没有天赋,也没有热情。大学所有专业课基本都是低空飞过,四年下来除了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脑子里就剩下了怎么用Slidworks建模了,这还是因为那时候为了赚外快做了大量基础零件模型形成的肌肉记忆。
而作为实习律师,只要是带教老师接的案子,所有前期的资料整理、文件准备就都是他们的工作,简单说就是所有的苦活累活都归他们,而且不但要抢着干,还要干的好。这样才有机会跟完整个案子,然后转正、拿执业、自己接案子。
在言谨暗叹实习律师简直没有一点人权的时候,陈平已经快速的浏览完了两份专利申请材料。
“你现在的问题是什么?”他转过头问言谨。在刚刚落座的时候,因为对面的椅子和旁边的桌子挨得太近,陈平便绕过去,坐在了言谨的旁边。
听到他的声音,言谨连忙收回思绪,拿出了提前列好的问题清单,其中有几个已经做了些记录。
陈平接过去看上面的具体内容,言谨忽然意识到:“陈平不是刚进来的,对,他说了,他听到了他们的聊天。”
“怎么样,有不对嘛?朋友比较忙我没好意思问的太细。”言谨
“嗯,都是正确的理论内容,只是看着不太能很好的解答你的问题。”陈平
言谨看着陈平,用眼睛回答“是的”。
“从你列的问题来看,你主要是需要了解两份专利文件里说描述的核心部件采用的是不是同一种构造原理,他们所用的材料有没有区别以及两个专利有多大程度的重合。”陈平语气沉稳而平缓。
“嗯嗯嗯,是的。”这次言谨说了出来,对方的精确总结让言谨意识他果然和自己预想的一样。
“这两份专利看下来都是针对数控铣床的实用性改进,一般数控铣床都会因为高转速导致热变形,从而降低加工精度,制造厂商会采取不同的办法来抑制这种热变形,有的是改变机械结构、控制发热部位,有的是对被切削的部件实施强冷。
其中这一份时间较早的专利,是用的第二种办法,改进对铣床主轴箱的控温模式。后面的这份专利呢,虽然也提到了铣床结构布局的变化,但其中对提高精度起主要作用的同样是对主轴箱控温的改进。
虽然它描述的液冷介质比上一份专利多几种元素,但都是可有可无的,就像,嗯…”
一大段话说到这里,陈平停下来思考要怎么形容。
转头看向言谨,见她盯着自己,定定的。陈平嘴角扬起一个微小的弧度,“你觉得像什么?”
“啊”言谨从失神中醒来,连忙调动早先放在正事上的思绪,“像,像中药里加的甘草,放不放的差别不大。”
“嗯。”陈平满意点头,“两份专利的液冷介质理论上可以说是同一种。”陈平说完把手里的文件还给言谨。
“如果本质是一种东西为什么后面的那份专利还能申请下来?”之前言谨心里早就想过这个问题,只是没有当着委托人的面问过。
“这个怎么说呢,可能算是行业特色。”陈平斟酌着说。
“在机床制造领域我们掌握的核心技术的其实不多,大家虽然也都一直在搞创新,但是普遍都是一些类似的优化性调整,所以对于这类的专利申请常见的情况就是要么都批或者就都不批。”陈平虽然很多年都不怎么参与一线制造了,但他知道这些门道还是和前几年一样。
言谨正在消化的陈平提供信息,脑子里又有其他问题冒了出来。“委托人不会不清楚这些情况,他比谁都了解自家的东西到底有几斤几两,那他执意主张对方的侵权又是哪里来的底气呢?”
言谨转过身抬头正要继续请教陈平,见他抬起手腕看了下时间。
“你是有事吗?”言谨问到。
“嗯,以前的一个同事到这边出差,约了六点一起吃饭。”陈平并不打算在和言谨正式认识的第一天就聊太多,待到现在时间刚刚好。
“不好意思啊,耽误你这么久,本来想着如果方便一会儿请你吃饭呢,看来是没机会了。”言谨看着陈平,陈述的话语带着疑问的语调。
“我们留个联系方式,约下次。”陈平看出了言谨的意犹未尽,但他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恋恋不舍,按时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