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死生微 > 第16章 上任

第16章 上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清早,宫人脚步匆匆往英芝殿赶去,太医署也忙得脚不沾地。

裴绪跪在榻前,伸手触过一旁煎好的汤药,又叫人拿去热。

皇帝平卧于榻,太医缓缓收针。

这几乎是固定的疗法了,御医清晨时都会聚在英芝殿,眼看病情渐有好转,他们也稍微松了口气。

半晌,服侍陛下用药之后,裴绪跟御医一同出来,许中使立在门外,怀里抱了柄拂尘,裴绪瞧见他时,他正偷偷打哈欠。

“许中使?”裴绪上前。

许中使嘴还没闭上,眼睛布满红血丝,哈欠时涌出的眼泪浸润眼眶,他含糊应道,“嗯,嗯。”

“看样子是昨儿夜里忙了一宿吧?不若先休息片刻。”裴绪说。

“我倒是想呢。”许中使撇撇嘴,“中尉发了好大的脾气,我这不还得来面见陛下。”

昨夜赵阙直接被魏熙拿到牢里,气得王中尉直接掀了桌子。

赵是个大姓,在玉京是,在南海也是。

南海赵氏,正是金吾指挥使赵云时宗亲。玉京的赵氏,可就复杂些了。

玉京中,赵谢并立,可惜赵氏子孙单薄,且向来甚少参仕,也不擅长。因此,两家本该在朝廷上相互扶持的局面反而见不到,只有谢府里只有谢琮这个不入仕的常跟几个赵氏兄弟玩闹。

但说到底,世族想要长久兴旺下去,还是需要在朝堂上出一份力的,因此,但凡在朝廷里名号响亮些的赵氏官员,多少都能跟玉京赵氏追上“宗亲”。

这些人初来玉京或是因科举而起,大多也先去赵府上“拜码头”。

赵氏借这些人的手来扶持自己宗族,朝廷的“赵大人”们也需要世族的名头给自己撑腰做底子。

被魏熙逮住的赵阙,就是这个例子。

这种依靠世族爬上来的人,一旦被打下去,尤其是被魏熙打下去,那就会变成一个风向标。

众人依此来判断,魏党与世族谁更胜一筹,当然也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皇帝的想法。

自陛下登基以来,两方少有的安生了一阵子,一是大家都拿不准圣意,二来龙体病弱,也不够折腾。

眼下皇帝病情有所好转,正是看形势的好机会。

所以王中尉才发起火来,赵阙绝不能出事。

但其中,也会有旁的原因...毕竟宫内翻修刚结束,赵阙又是户部尚书,国库钥匙都在绑在他裤腰上。

许中使与裴绪小声讨论完,低头一瞥,裴绪藏在袖中的手露出半截,纱布裹得厚厚一层。

“哎哟,”许中使道,“御前当差可得当心呐,伤着咱们没什么,伤了陛下和娘娘可是八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裴绪讪讪笑道:“是。”

“是什么,怎么回事啊?贵妃娘娘可有责罚你?”许中使还是把他那只手拽出来仔细瞧,刚换的纱布,似乎是刚止住血。

“不是,”裴绪不大好意思地说,“云翳将军不是要接手北衙了吗,哎。”

裴绪说着,摇了摇头,颇为无奈地叹了口气:“人家看王中尉的面子,邀我到萍玉楼,我自然要备下厚礼赴宴,却也不知是哪儿惹得苍浪不痛快了。”

许中使闻言一惊,尤其听到萍玉楼时,脸色都变了。

他压低声音骂道:“这也忒不识好歹了!”

“谢公子生辰时才得一面之缘,也不知是怎的。”裴绪低眉紧了紧纱布的结,“幸亏伤得不重,要么连今儿的折子都见不着了,耽搁了中尉的大事,怕是要挨上几板子。”

“我呸吧,挨什么板子,苍浪这畜...”许中使愤愤,骂到一半还是住嘴了,他又道,“他这分明是打咱们的脸!中尉费尽口舌才把北衙指挥使的衔交给他!要不是北溟特意给中尉去信求这一官半职,他能担得起什么?”

只一会儿工夫,天光大亮。

英芝殿内,贵妃在皇帝身后搭上靠枕。

喝完最后一滴汤药,皇帝眉头紧皱,直接问起昨日之事:“赵阙如何了?”

“陛下,赵尚书还在刑部。”贵妃说罢,习惯性地提起嘴角,叉起果脯送到皇帝嘴边。

果脯点心都去不掉药味,皇帝舒出一口长气,“这有什么好审的,一夜仍未有定论?”

“大抵有的,不过尚未呈进来。”贵妃挽起绣帕在他嘴边轻轻擦拭,说:“就快到时辰了。”

旧疾仍在恢复之中,朝会虽免了,但施针之后是皇帝一日之内少有的耳目清明之时,他要与臣子议事。

尽数到齐,众人陆续入内殿,照旧是在两扇屏风之外商议。

裴绪在殿外碰上快步前来的王中尉,许中使显然比他更沉不住气,早一步过去告状。

兴许是正头疼赵阙一事,王中尉暂且没做理会,后边才从刑堂出来的魏熙倒是频频侧目。

此番议事,裴绪没能到内殿侍奉,但他多少也能猜到结果,赵阙的案子一定是轻轻放下,户部此时还需要这个主心骨。

数月前免除月贡,关外源流就等于断了一半,但给关外拨出去的粮草和银子却丝毫不减。尚不及入不敷出的地步,只是就赵阙这些时日呈上的奏折来看,他得精打细算地给大燕过日子。

奏折里说得极为严重,大概意思是只要碰上天灾,别说江南江北,就是玉京内一半官员的俸禄都得欠着。

不过,裴绪猜,这些折子大抵都被贵妃撤下去了,皇帝应该没看到。

看到的话,病应该不会好这么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