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金风玉露[仙逆同人文] > 第74章 游历

第74章 游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慕婉拳头往他肩甲落了一下。

***

王思礼虽说年纪小些,认得字却全,王林与私塾商议后,私塾答应让王思礼去上课。

王林接孩子下学时,私塾的孩子们几乎都出来了,唯独不见王思礼和王依依。

王依依在玩着手里的木蜻蜓,耐心等着王思礼,他被几个人女同窗围着借功课看。

她不催,也不帮忙,就静静等着,故而出了私塾时,已快天黑了。

回去后李慕婉特意问了问,“怎得今日回来得那么晚,夫子耽误下学了?”

王林放了两人的书箱,同李慕婉说:“思礼要教同窗讲学呢,故而耽误了时辰。”

“是嘛,”李慕婉蹲下身问他,“同窗怎得不问夫子,偏要问思礼?”

“那些人喜欢思礼长得好看,念书厉害,自然就围着他了。”王依依小手捧着茶盏,渴死她了。

李慕婉轻笑,他的小模样是长得俊俏,不难怪会被同窗喜欢的。

这点她倒是深有体会,从前在书院也是这般受欢迎,那些同窗少年,总要寻着法的来与她说话,惹她留意。

“那爹爹岂不是等了许久。”李慕婉看向王林。

“若是真心请教思礼的,思礼如实解惑没有问题,可若是以此为借口,生出旁的心思,思礼该拒绝便拒绝,无需有愧疚之心。”拖泥带水的性格可不好,王林不喜欢。

王思礼很听王林的教诲,忙点头,“爹爹,思礼知道了。”

“婉儿从前在书院,也是这般受欢迎?”王林眸子散出一丝邪魅。

完了,这是冲她来的,李慕婉忙转身,避开话题不谈,却被他身影挡下。

“婉儿还没回我的话。”王林把她整个身躯遮住了,王依依只能看见娘亲露出来的裙摆,王思礼仰着头看爹娘。

“爹爹,娘亲?”他懵懂地唤着。

王依依早就见怪不怪了,跳下木墩子,拉着王思礼出去玩,“思礼,走,咱们去找大牛玩。”

王思礼原本还想看书,又被拉走了。

“婉儿在百松书院时,很招同窗喜欢吧,”王林扣紧她后腰,“我今日去接思礼,见着那些孩子围着他,他很无奈,又不懂得拒绝。”

“婉儿也是这般的?”

“阿兄,你在说什么呢?”李慕婉望着铺子门外,这个时辰都要打烊了,客人少。

“我说,我吃婉儿醋了。”王林一本正经道,“婉儿该如何?”

李慕婉脸羞红了,“你要如何?”

他喉结滚动两下,“近日莲花开得好,正好放一些到温池里。”

李慕婉垂眸,若有似无地“嗯”了一声。

她知晓王林话中之意。

王依依睡前还觉得稀奇,爹娘今晚怎得没有督查功课,便让姐弟两早早睡了。可她玩累了,也没有心思多想,一哄就睡。

***

又是一年冬雪,王家村覆了一层厚雪,竹林小院里王依依拿着一块小算盘窝在李奇庆怀里学着算珠,算珠拨出清脆的声音。

王思礼捧着本书自己在念,他认的字几乎超出王依依,若有念错了王林便在一旁纠正他。

他的思绪落入琴音里,周英素和王天水不再忙碌,倚在藤椅上听着漫漫琴声。

流光一瞬,浮云几何。

王依依手中算珠拨得越来越熟练,这几年她从私塾出来后便跟在李奇庆身后学经商。

李奇庆把大部分药商交由她打理,短短两年,不仅拓展了京城药商之路,生意遍布赵国,连同楚国都有涉及。清平镇曹氏水运早一年前被她以高价收入,如今已是李家的行当。

“舅舅,这是思礼从京城寄回来的信。”王依依递了信纸到李奇庆跟前。

两年前,王思礼在殿试上考得状元,回乡时王家村乃至清平镇挤满人影,众人皆是来一睹这状元风采的英姿。

状元郎身形挺立,红袍加身,身前跪拜的是一对郎才女貌的璧人,此二人正是状元郎父母。而让人不解的是,这二人容颜明明不过二十五六,却有一个年到十四的状元郎儿子。

两人本就生得一副好相貌,长大的王思礼面如冠玉,温文尔雅,五官轮廓酷似王林,却没有他眉眼中的凌厉,而是多了几分李慕婉的柔和。

王依依生的妍姿俏丽,姣若秋月,一双眸子像极了王林,性子倒是与李慕婉相似。李奇庆总觉在她身上瞧见了京城时的小妹。

李奇庆常揶揄夫妻二人,是否当真服用了那驻颜丹才永葆容颜的,李慕婉只是笑笑不作声。

“你拆开看看。”李奇庆手里腾不出空,王依依拆了信封,念给他听。

王思礼的信中提及了京城任职一事,又说了些关于商人之策,王依依很快捕捉到信息,“舅舅,咱们去京城一趟吧。”

“去京城?”

“对啊。”王依依说,“思礼在御前向皇帝请了恩,允他调查外祖旧案,平反了李家冤情,陛下撤回娘亲和舅舅不得入京的旨意,您如今可自由出入京城,舅舅怕什么?”

“去京城做什么呢?”李奇庆心神恍惚呢喃着,思绪繁杂。

“谈生意啊。”王依依双手撑着下巴,盯着似乎忙碌的李奇庆,只觉得他在掩饰什么。

“舅舅,你怎么了?”王依依打量着他,他不是这般犹豫不决之人。

“无事,你爹娘远游何时回来?”李奇庆岔开话题。

王依依撑起身,“爹娘去瀛洲游历了,前阵子回的信上说爹爹在那讲学,还要月余就回来,也不知呢。”

“不是说陪婉儿去游历,怎么又讲学了?”李奇庆抓着药单。

“爹爹从前不愿意接外地的讲学邀约,是因为放不下娘亲,”王依依说,“可眼下娘亲在爹爹身边,爹爹自然会愿意接受邀约的。”

这些年他在长乐县不少文人学子慕名前来与王林讨教,大儒的名号几乎传便赵国。

“临州那件事以后,给你爹造成的伤痛是深入心脉的,”李奇庆一副明了的样子,“自你们从燕州回来,此后,你爹娘就从未分离过,去哪都得黏在一块。”

“爹爹讲学时,娘亲就坐在其边上,”王依依说,“总归我是悟不出来爹爹所讲的道,娘亲就能听懂。”

“他们是心灵相契的伴侣。”李奇庆目含欣慰,又透出一股羡慕。

王依依帮忙摊着单子,习以为常的语气,“娘亲也就无意说了句瀛洲的海货鲜甜,爹爹便连夜寻了地图,计划游历路线,只留了张字条给我,叫我照看好祖父祖母。”

“你爹娘倒是会享乐啊。”李奇庆哭笑不得,这倒像是王林能做出来的。

王依依跟着他学经商,大多时候都住在镇子上,王林夫妻二人在外游历,她便搬回竹林小院长住,照顾祖父母。

两人寄了许多瀛洲物产回来,王依依望着铺子堆叠的物产,她每日从清平镇往来王家村,前阵子刚从临州选了匹千里马,从永陵港上的岸,有了马倒也不耽误路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