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出来后,班主任对简竺笙的成绩很不理解,简竺笙只拿了陵城第三,她前面几科都发挥的很好,是不可能在她最擅长的那一科失那么多分的。
班主任找到她了解情况,简竺笙没解释什么,只道自己很满意这个结果,班主任习惯了简竺笙的性子,虽说为她感到惋惜,但也没再追问。
她还是那么沉默寡言,不怎么与人交流,除了沈舟,她也就是偶尔和妈妈说话了。
那件事之后她也不理柯季了,她心里认为柯叔叔对她的好是出于对妈妈的讨好,她不喜欢这种虚假的好。
闻雨很担心她的情况,小心翼翼地问她要不要去看心理医生,简竺笙摇摇头,说没必要。
成绩出来没几天便是简竺笙18岁的生日。生日那天,母女两订了个精致的蛋糕,闻雨让她许个愿,烛光在母女俩脸上摇曳,简竺笙对着蜡烛失神。
许愿吗?她小时候许愿说希望一家人能幸福地在一起,可是最后呢?她不再相信神明,神明听不见她的心愿。
简竺笙吹灭蜡烛,屋里瞬间陷入黑暗,母女俩对坐着,谁也没出声。窗外的路灯光照进来,眼睛很快适应了这种昏暗。
“笙笙,对不起。”
在昏暗中她看到妈妈的头埋了下去,妈妈的声音里是化不开的落寞。
“是不是妈妈不那么自以为是,你就不会经历那件事了。”
听到妈妈的话,简竺笙的胸腔涌上酸楚。她不怪妈妈,真的不怪,她很清楚妈妈的所作所为都是为她着想,错的是简衡杰怎么会是妈妈呢?明明她不想伤害妈妈,可她却总是让妈妈那么地难过。
就像吹蜡烛前妈妈拿出一张银行卡给她,她却控制不住大脑里自动冒出怀疑的念头。大脑里有个难听的声音一直叫嚣着,说这又是妈妈讨好她的手段。
妈妈说这里面的钱是当年向简衡杰争取来的,虽说是简衡杰的钱,但妈妈凭自己的努力将钱全翻新了一遍,算是妈妈自己挣的了。
她不想让妈妈伤心,可她真的控制不了这些奇怪的想法。她想要追求真实,可笑的是她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评判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假。
她觉得自己的感受是真的,可她又控制不住地担心是假的,她猜测是假的,可这些爱的感受又是这么的真实。索性这几年把自己封闭起来,只要少一些感受就能少一些挣扎。
最终她什么都没说,只是过去抱住妈妈,母女俩在一片昏暗中静静依偎在一起。
很快到了填报志愿的时候,哪怕只是陵城第三她也依然能报顶尖学府,但她一点也没看顶尖学府的招生信息,而是查了国内心理学专业靠前的院校。
排名第一的学校在江市,她不想去江市,直接略过了这所学校。排名第二的学校就在陵城,这所学校有国内心理学界泰斗秦老,不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学校条件简竺笙都非常满意,于是她志愿上只填了这一所学校和这一个专业。
大学入学后,她向学校提出单独住宿,被学校驳回了。大学不像高中,大学里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一个新生没有向学校提要求的资本。
于是简竺笙保留了宿舍的住宿名额,在学校外租了套房子,也不与班里的同学来往。班里同学对她很好奇,但也免不了非议,有人认为她是个怪人,是个异类,姣好的面容也会招来一些难听的揣度,偶尔会有些言语传到她耳朵里,但她并不在意。
沈舟也在陵城上学,沈舟的艺考成绩非常优秀,报了陵城的最高艺术学府。两人不忙时会聚到一起,沈舟喜欢逛街,简竺笙也很乐意陪着她逛。沈舟总是大包小包,她却很少买些什么,她不缺钱,只是觉得似乎自己并不需要那么多的东西。
简竺笙还很沉浸于做研究,C大的科研氛围浓厚,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还有诸多业界出名的导师,她很享受做研究的这个过程,本科期间便已经在核心期刊发表了数篇论文。因为这点,简竺笙还偶尔有需要上台发言的时候,沈舟便耐心地教她化妆和服装搭配。
当初报考心理学是因为想在这门学科中找到一些答案,心理学是一门很有反差感的学科,初入门时会觉得所学的内容枯燥无味,但熬过了入门期,简竺笙愈发感受到心理学的魅力。
她也终于在这门学科里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她想要的真实,原来叫做无条件的爱。
对方不因你的外貌,不因你的光环,不因你能为对方做什么,不因外界任何因素的影响,而无条件地,坚定地爱着你这个人本身,对方爱着你的全部,欣赏你的好,同样也接纳你的不好。
这很难,但简竺笙不再迷茫,她浮沉的心找到了答案,妈妈不就是这么无条件地爱着自己吗?而柯叔叔不也是这么无条件地爱着妈妈?
她曾经觉得自己的经历糟糕透了,现在却觉得自己很幸运,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真爱很难,令人难过的事很多,可她身边一直都这么围绕着这么温暖又真实的爱。
在研究中她也找到了自己青春期变得奇怪的答案,原来有些想法不是她不想控制,而是她不能,她的表现和PTSD的症状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