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天若有情 > 第27章 圣前争做马屁精

第27章 圣前争做马屁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看向沈穆的一瞬间,楚玉离却发现,沈穆也正平静地看着自己。那一刻四目相对,楚玉离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也只是一眼,他便立刻垂下眼眸,像是诀别一样的跨下最后一级石阶。

然后,朝着与沈穆相背的方向,远去。

“这小子直接跑进宫,是去见韩则庆了吧?”沈穆看见那臭小子翻脸不认人,满脸冷漠地就走了,心道,“也忒胡闹了!”

他慢慢走上台阶,眼角突然突突突跳个不停,心里涌上一阵莫名地不安之感。

跨进门槛前,沈穆悄悄回头,楚玉离已经走远,只留下一个生人勿近的背影。他看见楚玉离远远的身影,步子虽慢,却稳,像他的性子一样,认准了的道,便绝不改变。

就像驴子一样倔。

沈穆没有权利阻止这个小混账撞南墙,只能尽力而为,让他将来撞上南墙时少受点伤。

沈穆走进水榭的时候,赵珩正站在水边喂鱼。

饵料在碧水之上点起一片片涟漪,金红色的松叶锦鲤成群结队游来抢食,溅起玉珠般的水花。

沈穆悄然站在了赵珩身后,赵珩今日一身素雅的道服,浑然不像个皇帝。他把鱼饵全都在一处洒下,看着满池锦鲤争相抢食,而他俯瞰一切,时而往远处扔一些饵料,给抢不到食物的鱼儿一些惊喜。食物握在自己手里,想给谁就给谁,池中不过都是他戏玩之物罢了。

赵珩十分享受喂鱼的感觉,一小盘饵料足足喂了两炷香时间。等到赵珩把托盘内的饵料都抛撒完了,一回头,才发现沈穆早已静立在他身后多时了。

韩则庆递上帕子,赵珩擦了擦手,朝沈穆亲切地招招手,“沈爱卿来得正好,义父这寻了位江南来的点茶大师,入宫来说是要现场作画,朕便叫了你来一同瞧瞧。”

“沈大人请入座,一会儿您陪着陛下听琴赏茶,翰林院几位大人也一同作陪。”韩则庆说着,把沈穆引入亭内坐下。

翰林学士杨廷济早早就在亭内等候了,此刻他坐立不安。皇上多年来最爱钓鱼、赏茶、听琴一类雅事,每每叫了大臣一同赏琴,必会让几位大臣即兴作诗,寻章问句,最后选出个甲乙丙丁来。

杨廷济心知这是个好机会,因为一旦哪个句子得到皇帝赏识,皇上一喜之下,连升三级都有可能。他心里念叨着等下该吟什么诗,自己昨夜虽早已准备了一宿,甚至皇上平日爱听的曲子,都事先做了了解,可到底还是担心不已,此时他坐在圆桌前,紧张万分。

“沈大人。”他朝沈穆行了一礼,沈穆没理会他,面色沉沉地在一旁落座。

此时沈穆心里也另有思虑。

先前他瞒着皇上,私自调兵在蓟州增设关隘,不料困难重重。自朝廷撤兵回朝后,西北山匪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新芽,肆意疯长,猖獗异常。这些山匪肆意与军兵相抗,烧杀抢掠,搅得地方百姓不得安宁,增设关隘一事也因此耽搁了下来。

沈穆最早从手下兄弟那里得知了这个消息,便连夜上折子奏请皇上,请求趁乱匪势力微弱之时尽早扼杀,否则日后一旦匪患成祸患,而西域异族从败仗中休整过来,又发起进攻,将后患无穷。

然而沈穆的折子早已递上去好几日,也不知是被索相扣压,还是皇上看过后一直滞留不批复,总之久无音讯。沈穆等不下去了,正好借此机会,当面请旨。

怎料赵珩摆出这架势,赏茶听琴一派风雅,他现在提议要派兵剿匪寇,实在煞风景,只怕赵珩会直接把他轰出宫吧?

枢密副使沈穆和大学士杨廷济各自心事重重,在水榭内坐立难安。

“哈哈哈!诸位爱卿怎么都如此拘谨,随意些,点茶大师马上就到!”赵珩潇洒一笑,掀袍在最前方坐下。

没过一会儿点茶大师走进水榭,皆是两个白发苍苍的老头赵珩十分尊敬地亲自引他入座,沈穆和一众大臣也不得不起身相迎。

古琴早已摆放好,繁琐的茶具也齐全了,铮铮琴声响起,那江南来的茶艺大师也开始开动。

点茶是个细致活儿,从炙茶、捣茶、磨茶、罗茶,这才得到茶粉,之后再调膏、注汤,之后沈穆就看见那茶艺大师开始撸起袖子,手持一个扫帚一样的东西,开始在碗里飞速搅拌,打出白沫。那茶艺大师一双无影手,快得简直像煽动的蝉翼。前前后后一刻不停打了得有大半个时辰,终于得到乳白色细腻如羊脂玉的茶沫子。

在这期间琴艺大师前后弹了五首古琴曲子,曲调悠扬典雅,但沈穆此时毫无兴致,他人坐在位置上,思绪早就飘到九霄云外去了。

他一会儿想,西北那群匪寇,竟敢打伤我西北大营几十个兄弟,等着我早晚把这群杂碎儿收拾地干干净净。一会儿又想,楚玉离那混账小子,几天没留意,竟然敢跑到皇宫里胡闹了,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看来还是欠管教……

“妙哉!真是妙哉!”

身旁翰林们的一片赞喝之音把沈穆的思绪拉了回来。

只见点茶大师已经在乳白色的茶盏上用绿粉做了一幅画,颜色黛青色的绿茶粉末勾勒出一幅绝美的江山壮丽图景。

点茶大师在左上角点上一轮红日,屈膝跪下,恭祝道:“海清河晏图献上,祝我大周山河永巩,祝陛下如这红日永屹东方!”

“好!好一个海清河晏图!大师果然名不虚传!”赵珩笑得合不拢嘴,不住拍手称赞。

身后几位翰林院的大臣立刻附和叫好,“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茶道博大精深,令我等佩服。”

赵珩饶有兴趣地看向沈穆,“沈爱卿,朕记得,你沈家曾经也出过几位茶道大家,你给评价评价,大师这幅茶画儿如何?”

“哈哈哈,”沈穆皮笑肉不笑道:“大师画的甚好。”

大师马屁拍的甚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