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又惊又疑,道:“那况英为何还要让我们来,她不知道?”
昭歌沙哑笑道:“她能留下这条路,必定是带人来试验过,是知道的。”
“那她……”
“她是故意的。”
昨夜,她尚信誓旦旦说况英是名门之后,捉妖界前辈,总不会算计她的,此刻只觉自己可笑至极,什么登天梯上华阳国,方可解救永平百姓,况英打从一开始,便没想让城中任何一人活下去。
“为什么?”兰蕙扯住她衣服匍匐过来,竭力道,“这到底是为什么!”
既是问她,也是在为旁边这遍地的尸首,质问七十年前的况英。
他们那么信任她,她却亲手把他们尽数送上了绝路。
昭歌扶住她,两行清泪无声滑落:“我想,你们这些永平百姓,便是我苦苦寻找的,书妖元佑的命源。”
雪夜愕然。
方觉元佑此妖,比他想的恶毒得多。
命源不除,他不会死,捉妖界中人想杀他,只能先杀掉城中这数万凡人,于坚守正道的捉妖师而言,此局无解。
为救书外凡间受苦的百姓,而杀死书中同样无辜受难的凡人,都是活生生的人命,谁能取舍得下?
“这一切,是况英为了降服元佑设下的局,时隔这么多年,终是借我之手完成了。”
昭歌哭着摊开血淋淋的双手,这次,她真正算是满手血腥。
“原来,关键点是我们啊,那我们这些人到底算什么?”
兰蕙凄厉发问,不知该问谁,倒在地上放声大笑:“我们被囚在此,本以为得见曙光,可以重获自由,到头来,却是可以随便牺牲的棋子?”
数万人就这么死了。迟来七十年的真相,是这般丑陋不堪,笑了会儿,她唇边溢出血来。
雪夜揽起她,动手欲擦,兰蕙轻轻别开脸:“没用的,我打小为我父亲试药,身体有一定的抗毒抗药性,但也撑不了多久。”
“能知晓原委,我不亏,至少不会像他们一样,死都不知怎么死的。”
可是啊,太难过了,心像要裂了。
她勉强撑着坐起来,望向身边木然的两人:“还没出去呢,你们哭什么?”
“是我害死了你们。”昭歌满腔悲凉。
兰蕙虚弱笑道:“陆昭歌,虽然我不喜欢你,但他们的死不是你害的,你亦是棋子,况英利用你除掉我们,这在外头的凡人看来,你是立了大功吧?”
命源死,元佑命不久矣,在凡界看来,她确是除书妖的主力功臣。
“可是她把这数万条人命,全压在你身上了,明知你良善,她还要诛你的心,你又为何要痛苦自责,她布局时可从未想过你。”
昭歌心间如山石崩裂,是啊,她一直以来的信仰坍塌了,绝望,自责,愧疚,也有不甘和怨愤,况英是况家人啊,她如此坚信尊敬的前辈,却给了她这个后人一记永生难忘的重创。
兰蕙道:“我也恨她,不过想到我们终有一死,又没那么恨了,谁叫我们,要生在永平城呢。”
天下之大,谁会知晓书里还困着他们这样一群人,谁会在意他们,并为他们的死亡而感伤?
“别说了,”雪夜背起兰蕙,“我们带你走,带你离开这里。”
然而面对地上黑压压的尸体,昭歌怎么也抬不起脚。
她怎能再次丢下这些可怜的人,让他们曝尸荒漠?
“昭歌?”
昭歌道:“等我会儿。”
徒手在地上挖下几个坑,将四五个孩子掩埋了,昭歌往四周洒上一串血迹,方对雪夜道:“走。”
当务之急,是要找到华阳国的书门从这里出去,等彻底收服元佑,她还会回来的。
最难的选择,况英已帮她做了决定,但书中剩余的百姓,她仍有机会去救。
陆昭歌,你不能倒。
东行数里,眼前场景没有变化,只幽微的水声渐行渐响。
兰蕙在雪夜背上呓语,不断叫着爹娘,直至昏迷。
昭歌听得心酸,脱下外衣盖在她身上。
她的气息极微弱了,随时都可能丧命,可他们还出不去。
雪夜道:“况英既然骗了我们,那这书门,会在华阳都城中吗?”
真正的绝望,莫过于给了他们最大的希望,又亲手打破它。昭歌叹道:“都到这里了,去了便知,现下只能赌一把。”
“赌?”
“赌我猜得不错,永平全城百姓是元佑命源,他们逝世,元佑必受重创,那书外影城内的庞统领他们,就有得胜的机会了,他们若胜了,咱们也可能活命。”
提起况英,雪夜心有余悸,身为捉妖界名门况家后人,她在死前布下这么大一盘棋,到底是如何狠下心的。
“你说她在城中那半年,究竟经历了什么?”他问。
昭歌想起况英棺中所书,再结合之前问的陈阿婆等人对她的描述,况英的形象,在她心间一点点清晰起来。
经历了什么?
七十多年前,况英与她的两个师兄,三个况家仅剩的后人不知何故进了书来,欲除掉元佑与玄冥这两个祸世孽妖,一报家恨,二报国仇。
初时,他们照她先前所走的路,穿越层层时空进了百叶城。
当年的百叶人妖同住,人被视作草木牲口,随时供妖邪食用践踏,为所欲为,他们见此惨状,开始在城中散布真相,劝慰百姓随他们一同反抗,并暗中寻找去华阳国的路径,为此发现了永平城,秘密开出湖心地道。
想叫醒这群被压迫已久的人,谈何容易,大半年后,他们才组织起一批人,可这次来之不易的反动,很快被妖邪平定,他们只好带着人迁出百叶,此举惹怒华阳国,况月寻况羡二人被华阳国的人当场斩杀,死前甚至没做反抗,况英逃离了,但半途被擒,被卖到了紫月城的二十四桥。
兴许,逃走时,她目睹了两位师兄的死状。
在二十四桥,她遭那老猴妖砍去一臂,重伤之下从地道逃到了永平城。
入永平后,里头的状况,大概让况英吃惊许久,城中居然没有妖邪,百姓们兀自安居乐业,日子平宁,井然有序,全然不似百叶城水深火热。
越是这样,越显得怪异,经过多番探查,凭借对元佑玄冥二妖的了解,况英大概猜到,这全城百姓便是他们的命源,是杀他们的关窍。
这叫她如何下得去手?
见证过紫月城人市的残忍程度,她对这些不知情的永平百姓生满了怜悯,更何况这些人在她性命垂危时救了她,照顾着她,邻里温情,甚至叫她生出了家的错觉。
幸得入永平,受人庇佑,苟延残喘。
永平类余故乡。
这些话不是假的,皆是她当年真情所感。
她在家门前望着街道那些日子,也并非是在发呆,而是在看着街上的贩夫走卒,来往行人。
风和日暖,年迈的夫妻搀扶同游,母亲携子欢笑经过,稚童相互追逐嬉戏,一群姑娘簇拥在卖花担前,笑着给好友互赠一枝簪花。
面对此情此景,她哪能忍心杀死这些人呢?
于是起卦排盘,决定窥探天意,察看永平命数。
她算到永平的帮派会在七十年后占城,也算到那之前会有捉妖界后人凑巧进来。
帮派占城,对向来安稳的永平是场大动乱。
况英更知晓元佑不除,书门外的中原百姓必遭劫难,便在百般纠结中,下决心舍弃永平城百姓。
自然,不是她杀,而是在七十年后,借那个捉妖界后人之手去做。
她舍不得这些百姓,但七十年,至少三四代了,城里活的会是他们后人的后人,反正她见不到,也就能狠得下心了。
此后,一场大局在各处铺陈开。
她消失的那段时间,大抵是做了这些事。
先开天梯,借带来的扶桑枝潜入华阳国,确信自己的判断没错,再留下半段天梯,回到永平,进入暗集找到廖家人,帮他们灭了朝风帮,寻到暗河下游出口,交由他们把持,助其迅速崛起,以此来取得他们信任,再告知他们,永平七十年后会有一场无人生还的劫难,她有门路可以帮他们的后人逃出生天,只求他们世代看守扶桑枝,以及,在那个捉妖界后人上天梯时,引妖邪入城,杀掉城内余下百姓。
另一边,她在棺中书好了去华阳国的路径,用来日诱导那个捉妖界后人跟着她的安排走,这样,她的坟墓需人看守,而兰蕙家世代行医,永平医者为大,哪怕生了战乱,她家也是最可能活得长久的家族,于是同样接近兰蕙家,以报恩为由,告诉她家祖辈七十年后的动乱,好让她家后人盯着城内动向,等那个捉妖界中人出现,便带他,去她的墓地。
妖邪入永平城,能杀掉大部分百姓,那些侥幸活命,登上天梯到达华阳国的人,不管有多少,也同样必死无疑。
这样前路后路堵死,元佑的命源就除得差不多了。
那个捉妖界后人得知真相后,应是可以理解她的,大家皆是捉妖师,入书都为除书妖解救众生,杀命源这事,总要有人下得去手的。
至于这个后人,被迫背负上永平数万条人命后会作何感想,还能不能活得下去,那就不是她所关心的了。
廖家与兰蕙家自以为掌握天机,多年来将况英的话奉为圭臬,专心在城中等候,以为能凭此活下来,到头来,他们与自己,都是被算计的一环。
又该去怪谁呢?
昭歌想不出答案。
况英舍不得七十年前的百姓,如今,她进来了,若况英不做此局,她自问也同样不忍心对城内百姓下手,那后面再进来一人呢?会咬牙除掉永平全城人吗?
从元佑将这批人定为自己命源那刻,这便是一道无解的题。
救书中人,还是救书外人?
凡间百姓众多,可书内这十数万百姓便该死吗?
不,该死的只有元佑,与那些丧心病狂的华阳国人。
道完一切,雪夜顿住了脚。
昭歌瞧他静默不动,问:“怎么了?”
雪夜闭了闭眼,泪水滴落下去。
昭歌过去探探兰蕙的鼻息,发觉她不知何时已然断了气。
风渐息,头顶透下刺眼的白光,照得周围恍恍惚惚,似随时会跌破的梦境。
“我们,能带她出去的对吧?”雪夜道。
昭歌道:“对。”
死也要带她出去。
循着水声往前走了走,地上显出一条极窄的小河,不知何为,见到河水那刻,四面忽然腾起大片浓黑的雾,雾中有噔噔的,类似铁蹄般的声音若隐若现。
“有人来了,昭歌,快回来。”
仅仅一瞬,两人之间便被雾气笼罩,看不清彼此身影。
昭歌伸出的手,也在这时摸到了黑雾中潜藏的,冰冷的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