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更深,人更静。
百无聊赖的少年循着月路缓步而走,好似眼前白纱遮不住他的视线。
突然,萧韶的心中又一次涌现阵阵疲惫与刺痛,不受控制的感觉使他厌烦的皱起眉宇,宛若叹息般的低语道:
“异界之物,果真麻烦。”
于萧韶而言,他生来就缺少情绪波动,纵使为着亲缘职责,也断然是不会有对他人有生出这般强烈的感情。
对待世事万物,萧韶的情绪可谓是漠然至极,极其少数的温情也不过对着几人。
迄今为止,他自认即使情谊深厚如与他师尊的师徒亲情,也从无如此强烈的情绪。更何况不过是一个不曾重视过的过去的路人。
当年察觉到她身上那使人厌恶的气息,他已尽力牵制,不料晚了一步,只来得及匆匆设下封印,幼子之躯便不堪重负。
本以为是个聪慧,但近些年来,却在暗中以手段将他人情感强行嫁接于他,以期他为之谋划,何其愚昧。
伫立的人心中千回百转,所思无人知,唯一确定的是有人惹动了他难得的杀机。若非躯体太弱,又有些担忧那个古怪的东西在他无法察觉之时会对他身边的人下手,他又怎会不惜此身,刻意演出一场,还劳累那几人担忧。
他淡漠惯了,但对着认可的人可是护短的紧。
一声苦笑,即是自嘲,也是无奈,到底是被实力不济,才会受制于人。
对着冰冷的夜风,刻意遗忘的人想起那个被他族妹称为系统的东西,心中杀意凛然。
伴随一声叹息,所立大树寸寸成灰,白衣身影缓缓消失在孤寂的夜色,徒留一地灰烬。
时间匆匆如逝水,转眼间两月已过。
萧韶站在新郑城中,身后所负长剑不再,而一身清冷似谪仙的气质也染上了一丝温和,不再如林间那般缥缈的仿佛下一秒就羽化。
在城中缓步而行,萧韶本想找个客栈休息时一道熟悉的声音让他停下脚步。
韩非看着在人群中突出的身影,有些不确定的道:“小师弟?”
萧韶向着声源望去,感知到来人气息后,转身道:“韩非师兄。”
见到一起长大的师兄,他一向空灵淡漠的语气都带上了几分的温和。
“小师弟,你怎会舍得离开藏经楼。”
韩非惊喜的走到萧韶身边,有些疑惑的问。
“师尊让我历练。”
摸了摸手中的玉箫,萧韶清淡的道。
“也是。”
韩非点了点头,觉得自己问了句废话。依照他家小师弟的行为习惯,若非师尊的要求想来也不会出小圣贤庄。
“随我去个地方吧,此地实在不适合我们师兄弟叙旧呀。”
韩非看了看周围笑道。
“……”
萧韶点了点头,默默跟着。
街道上两个不同风格的人并肩而行,十分引人瞩目。
一个一身紫衣华服,通身贵气,俊秀非凡;一个虽然帷幕遮住身形,但也是气质清贵,出尘脱俗。只是看着两人的路线,行人目光逐渐怪异。
韩非感觉周围的目光,不禁摸了摸鼻子。看了看身旁的萧韶,貌似确实不适合去那种地方。
只是已经与人约好,此时时间不早了,但让他把人一人放在新郑又无法放心,毕竟第一次来的地方,若是被有心人利用怎么办?
此时,忧心忡忡的韩非已经选择性的遗忘了萧韶被小圣贤庄的前辈称为‘妖孽’的能为了。
萧韶可不管韩非的想法有多么纠结,毕竟地方是他自个儿带他去的。
‘故人的气息。’
容色清俊的少年若有所思的转了转玉箫。
两人不疾不徐的走到一座布置华美,精巧玲珑的建筑前,印着‘紫兰轩’三个大字的鎏金匾额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萧韶在风中感受到非常杂乱的气息后,停下脚步,不喜的皱了皱眉,摸了摸玉箫,似是疑惑的问道:“这是何处,为何此地气息如此杂乱?”
“此地名叫‘紫兰轩’,咳,也就书上记载的,风月之地。”
“风月场所……”
萧韶听着韩非心虚的声音后有些意味深长,倒也不是鄙夷,只是他一向喜静喜洁,此地对他当真是不甚友好。
“罢了,随你吧。”
至于为何不离开,自是因为他双眼戴上白绫后,师门中人多是将他视若易碎物品。其中以几位师兄为甚,明明师尊从未如此,萧韶幽幽的想着。
当然,会有这个想法只能说荀夫子在萧韶面前演的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