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婶不接茬,挂了电话开始痛骂生女儿没用,嫁了人就一门心思地想自己家,一点不帮衬娘家。
兰花婶有四个女儿,两个儿子,大儿子早年户籍都已搬出去了,多年连过年都不曾回家看望过她,偶有电话也是问候长福的安康。
大女儿嫁得最近,就在邻村,是家里杀只鸡都要分出一半来带给她吃的,几年前更是为了长福挨了一竹竿。
二三嫁得远,多年来只各给兰花婶买了一身不合身的衣裳,更是被兰花婶骂做了:“屎一样拉出两堆,就当没生过!”
我忽然很同情青青的姑姑们,许是她们不顾自己,拆了骨头和血来做牛做马补贴娘家,帮衬家华,才值得兰花婶夸一句“女儿好”吧?
然而兰花婶对自己儿媳补贴娘家的行为又是深恶痛绝的,常私底下骂大儿媳不懂事,一分钱不补贴给她,反倒大几千的给娘家,按她说,大儿媳的娘家并不缺那几千块。
只是大儿媳十分强势,这些话兰花婶只敢偷偷同我和青青两个无依无靠的弱女子说。
大儿子的老婆是大社里王家的女儿,有个哥哥很有本事,开了茶厂做了村官,即送家华去医院的那位王青山,然而兰花婶常说这家人瞧不起他们家,是势利眼。
倘不是,怎她家这样苦,低保央王村官帮衬了几年还不通过?
而村官的另一个亲戚,便是那个生了许多女儿,终生出个儿子的吕家,却早早选上了低保。
大儿媳早年间性格火爆,敢于拿起板凳砸她,闹起分家,本想把家华分到麾下做劳力,听人说将来要给家华讨媳妇很亏,骇得丢回给兰花婶。
细说起来,如今他们住的这老房子当初是分给大儿子的,家华分得的是如今做了菜园的小小一个茅屋,于是兰花婶每每提起大儿媳便很不忿。
兰花婶少有开心的时候,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俺命苦了一辈子,生了一群儿女连一天的福也没有享!”
而不平时,照例是从她已过世多年的老父亲埋怨到近来惹她不快的人和事上。
骂到大儿媳,牵扯出兰花婶另一桩不平,于是恨恨地同我道:“你要抓紧给家华生个儿子,不要叫他被人看不起了!下村那家人,不就是帮忙送家华去了下医院,哪里麻烦他了?今天看见我去买药,眼睛斜斜的,看也不看我就出药店去!”
兰花婶啐骂时是不指名道姓的,幸而我已懂了如何去分辨她话里的主人公——下村那家人,想来既青青堂姐的舅舅,村官王青山。
我心道家华的面子,生个儿子就能挣来了?就叫人高看一眼了?但到底喉咙痛,又不敢和兰花婶叫板,只当没听见,暗衬要怎么不惊动兰花婶,拿些旧衣服去给疯女人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