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玉图 > 第121章 青螺山怪事

第121章 青螺山怪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石门洞中寂静无声,黑暗静静流淌其中。

云邪将石墙上的一柄火把取下,扬手扔入石门之中,明晃晃的火光迅速划过幽暗,最终落在三丈远的地方静静燃烧。

众人俱都屏住呼吸,目光跟随着火把快速地扫过山洞。

洞中似乎空无一物。

季言洲摸索着石门,问道:“里面是什么?”

扶玉的目光向里探索,在一旁道:“看不大清,但似乎也没什么。”

云邪握住剑柄,又从旁取过一柄火把,道:“我先进去看看。”

“千万小心。”扶玉忙道。

云邪朝她点点头,迈步踏入石门。

几人见云邪在洞中时走时停,四处观察,不时用火把照耀着什么,而石门后似乎比几人想象的要更为宽阔,眼见云邪的身影渐渐走远,越发模糊,黑暗之中只能看清那豆大的一点火光。扶玉见此,忍不住出声唤道:“云邪……”

声音落入石门,还未传出多远,便渐渐沉寂。

扶玉心中不安越发深厚,一双明眸紧紧盯着火光闪烁的方向,生怕一个漏看那光芒便消失不见。

幸而没多久,萤火一般大的光点逐渐膨胀,云邪的身影也越发明晰。只是离得越近,几人发现云邪面上神色十分凝重。

见此,几人心中皆是一沉。

“怎么样?有找到出路吗?”程不离率先开口询问,语声止不住的紧张。

云邪走至石门前站定,嗓音微沉:“山洞的尽头是一道与这扇门一模一样的石门。”

他皱着眉头,沉吟道:“除此之外……”

“怎么了?还有什么?”季言洲接口问道。

云邪吐出一口气,沉声道:“这山洞内堆积着数十百具尸骨,残骨沉积,看上去至少存在了百十年。”

“什么?!”

几人大吃一惊,一时间顿觉这石门内阴寒无比,背脊也是一阵发凉。

“这究竟是什么地方啊!”程不离哀嚎一声,脚下也忍不住后退了两步。

衡琅注意到她的动作,在一旁低声道:“没事的,别担心。”

停顿须臾,末了他又补上一句:“我会跟在你身边的。”

程不离微微一愣,待反应过来后面上微热,一双星眸不觉涌上欢喜,连心中的惧意也驱散了大半,她莞尔道:“好。”

一旁的云邪仍低沉着声音继续道:“我仔细端详了,这些尸骸俱都受到过致命伤害,仿佛是经历过一场惨烈的厮杀,无人幸免,如今连一具完整的尸骨都拼凑不出来,残骨上还有许多齿痕,似是曾被人啃噬过。”

说到这里,云邪也不禁微微皱眉,那些残忍疯狂的场景似乎已在眼前浮现。

仿佛是被活活困死在这里。

几人听得心惊,不由猜测起来这里曾经究竟发生了何事,而对于那扇石门之后的天地,也不禁担忧起来。

“不论如何,还是要过去看看。”沉默许久的季言洲开了口,“眼下也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

众人俱都颔首,各自取来一柄火把,迈入了石门中。一踏入石门中,面上蓦地一凉,一股阴冷气息扑面袭来,顿觉毛骨悚然。

石门中果然如云邪所说那般,除了许多黯淡无光的虹石,铺陈着无数森白的骸骨。

扶玉只觉那些森森白骨透着冲天怨气,压得她几乎有些喘不过气来。

她扶住季言洲的手臂,快步朝着另一扇石门所在的方向前去,中间不做半点停留,连目光也都是笔直地望着石门所在的方向。然而即便如此,仍是有大片灰白的骸骨映入眼帘,连脚下也不可避免地踩过一些残肢碎骨。而那些骸骨亦如云邪所说那样散乱无序,连一具完整的尸骸都拼凑不出来。

几人一心想要离开,步伐十分迅速,没多久便来到另一扇石门前。云邪仍如之前一般,手持长生剑破开了石门。等彻底踏出了石门,几人这才松出一口气。

扶玉打量着身处的地方,原来石门之后仍是一条漆黑幽深的甬道,也不知通向何处。她又回头看了一眼石门,心中渐渐浮起一种怪异之感。

思索片刻,她对云邪道:“这两扇石门有些奇怪,如此难以破开,又似乎无其他方法打开,就像……就像是有意封死这个山洞。”

云邪显然也已想到,他微微颔首,轻声道:“那些人被困在其中,为了活下去便只能互相残杀,可厮杀到最后,结局仍是被困死在洞中。”

“所以,这样做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季言洲忽在一旁道,“若说要取他们的性命,大可不必如此拐弯抹角。那样厚重坚硬的两扇门,用在什么地方不好,居然只是用来困住一群人,这实在令人费解,也不合常理。”

几人俱都觉得在理,可又想不出有什么需要如此大费周章。

“话说回来,这座山究竟什么来历?”季言洲问向一旁缄默无言的衡琅,“衡少侠是青螺山人,可曾有所耳闻?我们如今身在此处,到底是要多了解一些,才能应付接下来的一切。”

程不离也将好奇的目光投向他。“衡琅,你有想起什么吗?”

衡琅默然片刻,迎着程不离清澈好奇的双眸,须臾才缓缓道:“这里和青螺山流传的一个故事有些相似。”

季言洲追问:“什么样的故事?我们边走边说吧。”

衡琅并不是个善于言辞的人,说起故事来言简意赅,语气也十分平静,然而即便如此,几人也能从故事当中听出一点心惊肉跳。

原来大约六百年前,青螺山有一位名为常临的修士。此人在修行上颇有天赋,人也聪敏机智,常常能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某日,常临无意中得了一块稀世异铁,彼时的他年少气盛,竟想借此异铁铸造出堪比圣兵的武器。

然而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他得到稀世异铁的消息一经传出,便有无数人前来抢夺。

被逼无奈,常临只好带着异铁四处奔逃,藏匿踪迹。而等风头渐渐过去,常临便开始找寻起地火来,或许是他与地火注定无缘,即便他踏遍元洲,搜寻将近百年也依然无果。

于是他转而求其次,决定利用虹石铸造兵器。他回到青螺山,开始建宗立派,广收门徒,四处挖采虹石。此时的他已是九阶修为,门派建立不过三年,便在青螺山众门派中一枝独秀,风头无两。

常临驱使弟子们日日铸器,却始终不曾透露异铁的半点风声,只是挑选出在日复一日的灼烧中颜色越发鲜亮的虹石。

据说,常临一共挑选出九十九颗极佳的虹石,并以这九十九颗虹石铸造了一个铸器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