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玉图 > 第79章 虚门洞法

第79章 虚门洞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两人收拾妥当,便按照地图,向着朝遗山行去。

一路奔驰,约莫半个时辰,便来到了地图上所标的朝遗山附近。

抬头望去是一座巍峨雄峻的高山,山上郁林葱葱,满是青松翠柏,碧藤粗葛。

二人迈步朝山上走去,一面走,一面张望四周,搜寻风波洞。

可走了半圈也未见到一个山洞的影子,百里铭也不着急,索性就地坐下歇息片刻。

他拨了拨身旁繁茂的灌木丛,对扶玉道:“你此前说不必担心地火的问题,我便一直没问,现在眼看季少侠和江姑娘也快来了,我实在好奇,究竟要如何解决地火的问题?”

扶玉犹豫起来,须臾,还是实话告知:“我师兄有蕴火珠。”

百里铭停住动作,站在灌木丛里不可思议地望着扶玉,一时竟然呆住,仿佛一尊石像,动也不动。

许久,才听他梦呓般喃喃道:“蕴火珠……怎么会有蕴火珠……我若没记错,蕴火珠是圣者才能祭炼的宝珠,季少侠怎会持有?”

扶玉蹙起眉,叹了口气:“具体我也不知,但那的的确确是蕴火珠没错,白色的火焰世上独一无二。”

“这可真是闻所未闻……”百里铭神情怔愣,苦笑一声,“蕴火珠便如同地火,百里氏祖祖辈辈想尽办法也无法持有一颗,若有蕴火珠,百里氏又何曾会落到如今的地步。”

他失神地望着眼前葳蕤生长的草木,许久,终是幽幽怅叹了声:“看来日后我是离不开四位了。”

扶玉闻言微愣,随后“噗嗤”一声笑了:“随时欢迎。”

不过片刻,扶玉也感慨道:“若是能再找到地火就好了。”

百里铭听了却摇摇头,神色落寞:“实不相瞒,如今百里氏已只剩我一人,数百年艰难传承至今,许多铸器技艺早已失传,所留下来的寥寥无几,我所学到的不及百里氏真正所传千分之一。即便是找到了地火,于我也是明珠弹雀罢了。况且,凭我一人又哪里护得住地火,迟早也会被他人所夺。”

扶玉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去安慰他,只好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些年我早就认清了,不去做那妄想,只抓住眼前的,哪怕只有一分一毫也好。”百里铭笑笑,“好了,时间差不多了,我看下地图,看应该再往哪里走。”

他从腰间的弥尘袋中取出一本厚重的古书,古书足有一指厚,似乎时常被人翻阅,许多地方已经卷曲磨损。

百里铭熟练地打开书,书的中间夹着一张皮质地图。地图薄薄一片,层层叠起,不过手掌大小,上面密密麻麻画着山川河流,同时标注着许多小字。

百里铭展开几次便停下,凝神研究地图上的山脉走向。似是怕扶玉在一旁看得无趣,百里铭便将那本黑底金字的古书递给了她。

扶玉接过书,见封面上写着《百里族录》四个烫金古字。她迅速从头翻至尾,古书里记载了百里氏万年多来所有的成果,以时间为线,何年、何月、何时、何人,研究或者铸造出怎样的阵法或器物,都记录得清清楚楚。其内容之广泛,种类之丰富,历时之漫长,叫人叹为观止。

扶玉翻看几页,连连赞叹不已。

然而可惜的是,这本古书只做简要总结,并无详细内容。例如元洲一万一千年,即六千年前,族人百里柊铸冰绫短剑,灵巧锋利,无出其右,列奇兵。而如何铸造冰绫短剑、用的何种铁石全未提及。

她继续向后翻看,越看越是惊叹。一张张、一页页泛黄的纸卷上,那些黯淡模糊的字迹,每一个都仿佛在静静述说着百里氏曾经的繁华与强盛,给人无言的震撼。

然而目光移开书页,想起如今的百里氏,扶玉又觉遗憾和怅然。

一旁的百里铭已重新叠起地图,正要喊扶玉再次出发,目光却恰好瞥过她翻开的书页上。也不知看见了什么,百里铭目光倏地一紧,突然伸过手来,一掌按在了书页上。

扶玉回过神,见百里铭已将书拿了过去,神情惊疑不定,她不由困惑道:“怎么了?”

百里铭的眼神牢牢锁在书页右上一角,仿佛是记起了什么,又似是感到不可置信,眸中情绪翻涌如浪涛,久久未定。

扶玉顺着百里铭的目光看去,只见他的目光凝处是一个紫白两色相交的风雷火焰纹。风雷缠绕火焰四周,火焰被簇拥在中心,蓬勃旺盛,仿佛是借着风雷之力越发壮大。

百里铭抚摸着风雷火焰纹,道:“之前,我在路缨姑娘的梅骨剑上看到一个刻纹,因为磨损了部分,当时并未看出,只觉眼熟,现在再看,梅骨剑上的火焰部分与这个极为相似。”

“什么?”扶玉一愣,须臾后才明白百里铭话中的意思,“你是说,风波洞主雍虹铸造的梅骨剑上有百里氏的刻纹?”

话一出口,扶玉便觉荒唐,怎么可能?雍虹怎会知道百里氏的刻纹?

百里铭面色凝重,望着刻纹喃喃道:“这个刻纹分明只有百里氏的人才会知晓。”

扶玉犹豫着开口:“会不会是风波洞主从哪里得到了这本书?”

“可即便得到了,也没有必要刻在剑上。那时风波洞主名声已经极大,若是百里氏的人无意中看到了,一眼便能看出刻纹的来历。风波洞主如此明晃晃地刻在剑上,简直就像是……就像是明摆着要给百里氏的人看……”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风波洞主雍虹与百里氏有何关系?他究竟为何这样做?

扶玉一时乱了思绪,不明白二者究竟有何联系。

百里铭越说面色越沉,也不知在想些什么,他蓦地站起身,道:“风波洞,只要找到风波洞,就一定可以发现什么!”

百里铭胡乱地将古书和地图收进弥尘袋,急匆匆去寻找风波洞。

扶玉也连忙起身跟在身后。

两人在山上又找了一阵,可仍是一无所获。

百里铭不禁有些急躁,他们已经绕着朝遗山找过一圈,绝没有错过什么,怎么会找不到?

扶玉环顾四周,此时他们伫立之处是一面垂满藤葛的苍苍崖壁,她心中一动,忙对百里铭道:“洞口会不会在这里?只是被这些藤蔓挡住了?”

百里铭侧首去看,不由失笑一声:“我真是急糊涂了,竟未注意到这个。我去另一头,我们往中间汇合。”他说完 ,便纵身往前方掠去,转眼不见身影。

这些藤葛也不知垂挂在这里多少个春秋,崖壁上的藤蔓葛条枯了又绿,绿了又枯,数百年累积在此,早已看不到石壁。扶玉抽出乌金短棒,短棒穿透藤蔓,足足没过大半,她才感觉碰到坚硬的石壁。

扶玉用力戳了戳,确定是墙壁之后继续向前走。

似这样一路试探,约过了小半个时辰,扶玉忽然戳空了一处,她心中一喜,连忙举棒敲下,纠结盘绕在一起的藤蔓瞬间断成数段,簌簌掉落,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

扶玉忙挥动乌金短棒,须臾,便将厚厚一层的藤蔓葛条尽数击断,彻底露出一个一丈来高、六尺多宽的山洞。数百年未见阳光,洞中显得格外潮湿昏暗,洞深处黑黢黢的,连日光难以窥探其中,什么也看不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