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裂林之森 > 第14章 忙碌

第14章 忙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两人今天的收获颇丰,段舛从森林里走出来,手里提着三只野物,两只山鸡和一只兔。三只野物都是掉进陷阱里被竹片插破肚子,已经归西。

于是收获满满的两人决定今天提前回去。回到山谷已经日上中天,两人放下东西洗洗手先把午饭吃了,然后各自忙活开来。

段舛提着野物们去河边清洗。

陈礿则先把棉花晒起来,然后拿出“一点就炸果”开始制作新物件。她先去竹片堆里找了一根非常细的竹签,就比头发丝粗几倍,但却很有韧性。

然后将“一点就炸果”的果絮一簇一簇地捏起来,对齐一端,然后用细竹条将每一簇果絮紧紧地捆扎起来,使最大的力争取绑到最紧,然后又取另一簇继续,直到捆扎出一个一厘米长,半厘米宽的长方形,再从最外面使劲捆一圈。

然后用小刀对长短不齐的絮进行修整,最后一个简易版的牙刷就做成了。陈礿一股作气把带回来的果絮全部用完,制作出成品牙刷六只。

收拾了一下,她环顾四周,棉花还需要晾晒两天再制作,现在做什么呢?

她的目光掠过灶台旁的石案,对了昨天找出来的起子还没用呢。

她马上跑回树洞将起子找出来,然后去竹片堆里把晾晒干的几个竹筒拿过来。现在做什么手工——竹筒收纳。

她和段舛现在用的竹筒都是敞口的,想要储存密封东西就不太方便。因此可以给竹筒加一个盖。

方法很简单,用相临的两节竹筒,一个深些,做收纳,一个浅些,做盖子。首先将主竹筒的外部距开口约3厘米的地方绕着开口刻出一个圆圈。然后竖着用口薄弧形的起子一点点地削掉一些。

竹筒盖子则是从里面削薄一圈,尽量和主竹筒削的厚度一致,这样两两相对,就可以严丝合缝地盖上。

这样的竹筒收纳筒陈礿一连做了五个。一个拿去树洞把剩余的盐装进去,却只够装上1/3的竹筒,另一个稍微装点盐放到厨房的石案上,这样以后做饭就不用跑上跑下了。

取两个做陈礿和段舛的水杯,平时烧了热水冷却一下就可以装进来,放在树洞或是带着出去都很方便。剩下一个还没想好用途就放着待用。

此时段舛清洗好了猎物走上来,右手的柳枝篮子里放着光溜溜的山鸡和兔子,另一只柳枝篮子里放着清洗好的山鸡毛和兔皮毛——这些材料可是冬天防寒的好东西。

三只猎物不可能一次性吃完,他们准备今天吃一只烤鸡,另外两只抹上盐晒干储存,本就贫瘠的盐现在更是所剩不多了。

陈礿问:“我们的盐快要用完了,这附近有可以取盐的地方吗?”

段舛说:“没有,这些盐是两年前我带进山的。”

“那怎么办呀?我们要下山吗?”她焦急万分,人缺盐可是要得病的。

段舛一点不慌,慢条斯理地说:“你看了那个牛皮本子倒数几页吗?”

“没有,我只看到前面对末世的记载就没看了,后面是那个叫李城的人写的笔记,我还没看。”她跑上树洞去翻到那个本子,又哒哒哒地跑下来,翻阅起来。

简单来说,本子上记录他路过了一片红石林,林子的右边有一大片盐的结晶物,他背包里的盐就是从那里得来的。

原来如此,不过……

“段舛,那你找得到红石林吗?”

“陆路不行,水路应该可以。我当年划船进入裂林,裂林里的水路并不是一条河通到底,而是很多支流,我漫无目的地四处划曾经看见过一片红石林。”

“那太好了,我们后面可以去那里取盐。”

缺盐危机虽然没有解除,但是有了希望心里也就有底多了。

————

时间过得很快,日子就在一日三餐、掏陷阱、采集、编制竹制品的时光里悄然离去。

一晃又过去了四天,今天是很特殊的一天,陈礿是被窗外的雨滴落地声唤醒的,夏天的第一场雨哗啦啦地从天幕上倾泄而下。

树洞外的地面没有怎么被打湿,巨树的枝桠为这片土地提供了自然伞盖,因此晾晒的东西还没有被打湿,但是时间长了就不一定了。

段舛已经在抢收,此时簸箕的便捷就体现出来了,一摞再一抱,就可以一次性收许多。

陈礿也立即从床上爬起来加入进去,最近两人采集了不少东西,把第二个树洞都给填满了,因此陈礿把晒棉花的簸箕搬进了自己的树洞。

今天她也该制作简易版卫生巾了。

她叫住正在往树洞里搬最后一摞簸箕的人:“段舛,给你商量个事。这里的棉花可以给我用一些吗?我这几天有急用。”

他很大方地说:“你用。”

嘿,一开始那个小气吧啦的人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的段舛是一个全新的大方的段舛!

陈礿很满意,又是一大进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