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东宫,三个人面对面地坐下。
李欲轻叩着茶盏,率先开了口:“你在密信中说的护卫就是他?”
秦常念点了点头。昨日传消息回来的时候,她特意嘱咐李欲不要说漏嘴,隗絮是他派过去保护秦常念的护卫。
“见过太子殿下。”隗絮拱手道。
李欲并不立刻叫他起身,只是端详着他,半晌才说:“我们见过的吧。”
“大婚之上,我来给娘娘送过东西。”
李欲不回话,转过头去对秦常念说:“今日我已去见过父皇,父皇说过几日早朝上会给我一个答复。”
杀伐决断、稳坐江山几十年的李骤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优柔寡断了。他模棱两可的回答让秦常念有不好的预感。
她抬起头来和李欲对视,李欲看着她,神色复杂:“我和你想的一样。”
李欲又举起杯对隗絮道:“所以不必瞒我,我们最后还是得合作。”
隗絮沉默了片刻,刚要开口,秦常念忽然插话道:“他是我在漠北的好朋友,我父亲现在就托他在照顾。”
李欲嗤笑了一声,将杯中的茶一饮而尽:“看来你还是不信任我。但既然太子妃不想让我知道,我便不问了。”
入夜,秦常念收拾了些东西,连同一匹骏马交给隗絮:“你留在这迟早被人发现,隗子舟又率先行动了,你得赶快回去。”
“这个王位我不要也罢……”
隗絮话还没说完,秦常念就伸手捂住了他的嘴。
“嘘,不准说,当心言出法随。”秦常念顿了顿,继续说道,“一位好的君王带来的是百姓的福祉,你有谋略、有仁心,不当为了一己私欲留在这里保护我。我们都有更大的使命去完成。”
“待一切尘埃落定,我们回到春天,再一同饮一壶酒。”
“好。”隗絮珍重地许下诺言。
我等你一起回到春天。
回到我们都曾肆意鲜活、意气风发的暖春。
骏马扬蹄而去,消失在秦常念的视线中。
第二日,秦常念就听说那尼姑被李权执保下了。
“不愧是婧妃的亲儿子,对婧妃的人还是比较好的。”子秋道。
秦常念却摇了摇头。周礼急着要推一位凶手出去,李权执竟然公然违抗他。婧妃已经死了,难道李权执不再愿意维持同周礼的同盟?
秦常念拿出小轩的平安锁,昨日尼姑是见了这个才替她说话的。她和小轩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秦常念带着子秋又去了灵慈庵。她轻车熟路地朝着后山的小房子去了,那日看到的小孩正在门口的地上看蜗牛。
“小菩萨。”秦常念开口道。
小孩抬起头,喜出望外:“大姐姐!”一蹦一跳地朝她这边跑来。一个不留神,被石头绊了一下。
秦常念刚要去扶,那尼姑就从房子里冲了出来:“哎!小心!”她一把将小孩抱起,护在怀里,提防地看着秦常念,“太子妃娘娘又做了什么?”
“娘,是我自己跌的,不怪大姐姐。”
小孩在尼姑怀里眨巴着眼睛。秦常念蹲下来看着他,眉眼之间很像一个人。秦常念伸手接过子秋怀里的食盒,递给小孩:“为了感谢小菩萨上次出手相救,我特意带了些帝京有名的糕点来。”
小孩挣脱着从尼姑的怀里跑下来,想要接过那盒糕点:“真的吗?谢谢大姐姐!”
“不能乱吃别人的东西!”尼姑制止道,小孩停下了动作,一时间有点无措。
秦常念笑了一下:“我不算别人吧。”
又站起身来,对着尼姑道:“我嫁与太子殿下,瑞王和太子殿下毕竟也算是皇兄皇帝。真要论起来,我们还是沾了点亲带了点故的。”
尼姑的脸色陡然一变。
秦常念就知道自己赌对了。
李权执不会无缘无故去帮一个人,除非这个人……是他的骨肉。所以他帮的不是尼姑,而是这个小孩,他是李权执的孩子。
秦常念无意去探究他们之间的故事,她一向对别人的私生活无神兴趣。更何况这是在天家,无论她看到多么猎奇的故事,都不会感到意外。
尼姑将秦常念请到房间,说要与她单独一叙。
坐下来,秦常念喝了口茶,没有说话。
“娘娘因何事来寻我?”尼姑忍不住了,先开口道。
“我以为师父有事要问我,又不方便进宫。这才特地前来。”秦常念抿了口茶,不紧不慢道。
“那个平安锁你是从哪来的?”
“从一位故人那里。”
“那位故人何在?”尼姑有些着急,暗自攥紧了拳头。
“死了。”秦常念语气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