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望余雪 > 第22章 第 22 章

第22章 第 2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可不敢这么说,”店家面色恭敬,“是吴老爷,咱村的秀才老爷。”

杨衔皱了一下眉,平素见多了进士大人,倒还是头一遭听旁人喊一个秀才老爷。

“那您认识他?”杨衔说。

店家笑了,神情略微有些得意:“当年他读书,是咱村所有人一起帮忙的。”

“帮忙?”杨衔说,“那就是你们出钱供他读书。厉害啊老人家。”

店家笑着摆摆手:“是我们有福气,文曲星下凡落了我们村。”

杨衔有些疑惑:“不过是个秀才……”

“欸,怎么能这么说!”店家有些不高兴了,“那可是当官的老爷,见了官爷是不用跪的。”

郗住风摇了摇头,倒了杯茶:“阿姐,阿姐,我饿了。”

杨衔说:“不知老人家可有吃食给些我们,我们给钱的。”

店家点了点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店小,只有些面饼之类的。”

“可是刚刚还瞧见那一桌。”杨衔问道。

老人面露难色,说:“……那是家里本备着的年夜饭。”

杨衔一时失语,讶然的看着老人,老人无奈的摆摆手,转身去拿吃食。

“这是?”杨衔心里有些明了了,“一个秀才而已,还是这个村子供出来的,那般做派……”

店家端着一些面饼走了出来,杨衔神情复杂,问道:“您刚刚是要请……秀才做什么事吗?”

“这个……”老人家摇了摇头,“想求着秀才,让我儿子去他府里打杂,这样孙子就能去读书了。”

郗住风说:“是为了让孙子跟着秀才老爷读书吗?”

“可不敢这么想!”店家连忙摇头,叹了口气,“能在一旁听秀才老爷给别人讲书就不错了。”

“可他不是你们供出来的吗?”杨衔说,“您逢年过节,果蔬吃食不断的送,他来您这,您舍着家底变这花样的招待。”

“可,可这不是应当的吗?”店家奇怪的看了一样杨衔,“况且怎么能要别人一定要报呢?”

杨衔皱紧了眉,说:“这算哪门子应当的!您又不欠他!是他欠了你……”

郗住风在一边头疼的揉着额,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店家有些不高兴的看着杨衔,很不明白她话里的意思:“什么欠不欠的,我们村子都仰仗着秀才老爷呢。”

“可他什么都没为您做啊。”

“唉,话不能这么说啊。”

郗住风多问了一句:“那岂不是村子年年还要给秀才老爷送些节礼。”

“这是自然。”店家答道。

“与其将银钱用来供养这些蛀虫,倒不如家家添一些米粮。”杨衔猛的拍了一下桌子,面露怒色,“真是负心多是读书人。”

“欸,你这人怎么这样说!”老人跺了一下脚,把吃食往桌上一摆,“我跟你说不明白。”

刚说完便负气走了。

杨衔张了一下唇,额上青筋暴起,气道:“他这是什么意思!那可恨的吴秀才不足以说明中山狼的得志猖狂吗?你也看见了那什么秀才刚刚趾高气扬的样子……真是!这老人家怎么,真是蠢……”

“大人,”郗住风忽然开口打断了杨衔的话,“这不是蠢。”

杨衔猛的看向郗住风,几乎不敢相信这人也要此刻顶上自己一句,郗住风看向了老人蹒跚的步伐,沉默的看着碗里的浊茶。

半晌,就在杨衔几乎要冷哼出声的时候,郗住风开口了。

“大人是大理寺卿,这句话旁人说得,您不该说也不能说。世道如此,难道大理寺没有责任吗?”

“照你这么说天下没有责任吗?”杨衔呛道。

郗住风抬眸看向杨衔,声音很轻却很坚定:“是不一样的,大人。”

“我朝赋税比之前朝已然好了许多,可百姓仍然要将一年到头的收成的大半折为税,另有布娟要交,加之劳役,纵然陛下圣明体恤,可一旦发生天灾,人便难活命了。”

“大理寺掌刑狱,天下律法,最该昌明的便是大理寺。天灾是躲不过的,若是还要有人祸,百姓又该如何活下去。京都附近,具是世家门阀,土地兼并之风更是难禁,是以京都多佃农,他们并不是生来就是佃户的,大多原先是平头百姓,迫于生计为佃。”

“有的田庄,佃农一年的收成,七成都要给主家,更遑论节礼,日常为主家奴役驱使。动辄打骂,若是大理寺不管,谁会为他们的命说上句话。可是大理寺管得了这么多吗?这个时候,需要一个有身份的人能说得上话。”

杨衔皱眉:“有身份的人?什么意思?”

“民告官是要挨板子的。但是举子,秀才,有身份的读书人是不一样的。所谓刑不上士大夫。”

“多少村子再穷再苦,也要凑出一笔钱供读书人,供一个进士。因为这样,若是有人祸,不至于无人说话,不至于说话的声音太小,血溅三尺仍不为人知。杨大人不要小看一个秀才,至少有这个秀才在,心里便会有了三分底气。”

“杨大人,你不能说他们这样做蠢,他们只是想千钧雷霆之下,能有人为他们说一句。”

杨衔沉默了片刻,低声说:“可是陛下和太子殿下盛名……”

“陛下太远了!说句大不敬的,天子啊,天子离他们太远了啊!这本该是父母官管的,本该是大理寺要管的事情!”郗住风说,“若是大理寺律法不明,那世间申冤,便只剩下不屈不服的人了。这一点的恩情,是他们的指望,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中山狼。”

杨衔沉默了:“郗住风,我好像明白你的意思。可是……可是……”

杨衔说不出这种滋味,她顺着郗住风的目光看向远处在田里弯着腰的人,寒风瑟瑟里,这些人面朝黄土,身形精干却瘦弱,有着一张黢黑多皱的面,笑起来也像是干枯的黄土地。

“大人,这一村子的人,干一辈子,都不可能拥有……”郗住风的目光从杨衔的扳指滑到衣服,最终落在她的鞋面上,嘲讽的扯了扯嘴角,“您鞋面上的这块布。”

“他们忍让退让,卑微的活着,不该是您对他们横加指责。”郗住风握起了粗糙的馒头,咬了一口。

“至少不能是您来指责他们这样的做法蠢笨无用。人活得太苦,是需要一个盼头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