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望余雪 > 第6章 第 6 章

第6章 第 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日杨衔和郗住风一并去大理寺,按理来说她本该先去上朝,但是秦怀倒了,他这些年做的许多遭污事一并牵扯出来了。

大理寺如今上下一片混乱,杨衔初任大理寺卿,太子殿下责令杨衔在十五日内肃清大理寺。

是以这早朝也不必上了。

自元朝宣明帝自焚后,天下大乱四十年,蛮夷扰华,中原一片狼藉。后两分天下,南北对峙,上邶太祖帝养民十年,南征越蛮,西服四夷,北击匈奴,随后一统天下。

太祖帝立有太女,乃是当今昭帝。昭帝育有一儿一女,皇女常年养于深宫,如今是太子摄政。

据说是因昭帝年轻时御驾亲征旧伤缠绵,是以放权给太子。

当年北击匈奴,昭帝退匈奴于天门关,设有六座军事重镇防御边疆,便是安西六镇的由来。

郗住风掀开车帘,看着窗外,今日科举在即,无数读书人聚集京都,只为春风得意金榜题名。

可惜这场戏注定与郗住风无关,她学得太晚了,近十载蹉跎于小吏之间,注定无缘这场光明正大。

郗住风心间思量,原来杨衔被调回京,是来查安西六镇军械失窃的事情。

难怪她一个武将入了大理寺,军械失窃,显然是在密查,大理寺身份合适,这样的方式也太引人瞩目了。

怎么能算密查?

那么杨衔背后的人,到底是李家、张相还是镇国公王氏?李家常年驻守天门关,张相是百官之首,镇国公府手握兵权。

观杨衔的吃穿用度出入住行,如此财力,后面必有依仗。

难道是太子……可据说太子并不愿手握兵权。

郗住风无奈皱眉,她这样的身份地位,知道信息的渠道实在是太少,要从京都传闻与风声中择出有用的,还是太难了。

“看什么呢?”杨衔道,“我给你的卷宗看了吗?”

马车平稳的走在路上,街边的叫卖声隐隐传入。

“已经看了。”

郗住风放下帘子,收敛心思认真的翻着眼前大理寺的卷宗。

上面记录着如今大理寺留下来的官员。

“那你刚刚在想什么?”杨衔显然注意她有一会儿,淡淡问道。

郗住风摊开卷宗:“大人为何要小人看这个。”

杨衔心知郗住风又在糊弄自己,却不打算深究,拿出了一份文书轻轻搁在了案上:“吏部的文书。”

郗住风面露疑惑,在杨衔的示意下接过了文书,翻开来看,不由自主的睁大了双眼,抬眸看向杨衔。

“大理寺评事?我……”郗住风咬了咬唇,才将声音放低,“我吗?”

杨衔说:“上面是你的名字吧。”

郗住风目光停留在文书上浓墨一笔的“大理寺评事郗住风”上,轻轻点了点头。

“可是,”郗住风迟疑地说,“我并非科举出身,我这样是做不了……”

“世家蒙荫就好了,”杨衔笑了笑,“总有些文章可以做的。况且秦怀这些年手上的大案,几乎都是你帮他破的吧。”

郗住风面色一变,几乎瞬间错开了杨衔的目光。

杨衔摩挲着杯沿:“这件事秦怀虽然做的隐秘,但还是有人知道的,多问问就行了。你当得一个大理寺评事,更何况——”

“总是要名正言顺的嘛。”时隔一日后,杨衔小心眼的回敬变来了,“大理寺评事,审案子,够了吧。”

“郗住风,此后你来路光明坦荡,升迁无虞。”

郗住风瞠目结舌,半晌,手掌收紧,紧紧抓住了文书,压抑着喜悦。

“大人……多谢大人。”

过了半晌车便停了,杨衔睁开眼,掀帘下了车。

“啪——”簇新的金丝绣纹黑靴溅起了一摊泥水,沾在了鞋面上。

杨衔低头抬了一下脚,左右看了看,河梁心虚的往后退了退。

郗住风站在车上,秀致的眉皱皱,小心翼翼的拎起了裙子。

她今日穿着一套极漂亮的月华锦齐胸襦裙,价值不菲,她不敢弄脏,怕赔不起。

因着并不知今日她还能留在大理寺,加上衣服是婢女准备的,郗住风以为是杨衔的意思,便穿上了。

杨衔忽然转身伸出手。

郗住风不解的眨了眨眼,她倒不是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只是疑惑杨衔为何要这样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