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师兄休得玩笑,此番话语未免令人恶心。”
玉静将寻妖铃举至半空,果然铃声逐渐隐去。
墨缘仍旧惊魂未定,玉静看着他惶恐不安,笑意盈盈道:“三师兄何至于此?”
墨缘忽而脸红起来:“小师妹莫要取笑我,我一介书生,只知四书五经,这下山收妖之事,着实令我为难。”
“回头传授点武功心法于你,省得成为累赘。”
此时渡济环顾雉鸡山四周,见其三面环江,满山荒草乱石,仅有南面可登岸。
眼看斜阳满山,于是商议先寻个落脚处。
众人点头答应,跟上渡济往南而行,不觉间来到一处水陆码头,一看界碑,此地名叫鱼凫街。
街面酒楼餐馆、铁铺药房、刻字画像、玉器古玩林立。百姓见有道人穿梭而过,都在窃窃议论。
“看那群道士,莫不是与竹妖有关?”
“谁知是何来路,不定和妖精一伙儿呢。”
“嘘,小心让竹妖……”
众人没作理会,径直往前寻找酒家。
已是斜阳涩涩,天空忽而细雨缱绻,在江面惹起阵阵涟漪,抬眼望去,烟笼十里,美不胜收。
沿江而行,忽闻酒香扑鼻,在一处酒楼旁,圆良嘀咕道:“小师妹,再走便要天黑了。”
玉静摸出一锭银子抛去:“二师兄先去点菜,等我收拾行李稍后即至。”
圆良欣然进入酒楼,择窗而坐,点两斤羊肉与一坛美酒,见邻桌数人热闹谈笑。
此为鱼凫街最大酒肆,佳肴美味,客似云来。
酒过三巡,江边忽现人头攒动,旁桌数人喧哗道:“听闻此次渔家招亲,姑娘可是位仙女呢。”
“当真?何人有此福分?”
“若真为仙女,纵使万两银子,亦不为过。”
原来此地有船女招夫习俗,渔民闺女择夫,须在江边停上一只渔船,谁能在岸边用银钱打中船女,便与之为妻。
如此一来,诸多子弟争相抛金掷银,银两犹如雨点落入船中。
“看什么呢?”玉静打断墨缘遐想
墨缘收回目光:“无事,好奇而已。”
“三师兄可是想当船家女婿?”
圆良插话道:“这跋山涉水收降妖精,劳顿且不论,性命也难保,实不如当个渔夫女婿,日日撒网捕鱼。小师妹,快取出银两,我也想尝试。”
玉静紧握银袋,就在此番嬉笑间,适逢店小二端菜上楼,见他们衣着打扮,忍不住上前询问:“诸位道长,此番下山,是否与竹妖有关?”
“竹妖?”渡济询问。
店小二自顾端来木凳,道出一段人心惶惶的传言:
说起离这鱼凫街十里左右,有处千竹林,碧色弥天。
半月前,林中出现竹妖与狸婆二妖,每日蛰伏掏人心肝,使得近来多人失踪。
其中失踪者,便有江阳酒坊的千金女儿。
有山上猎户亲眼目睹,其日前回家探亲,竹妖见三男两女,遂施法狂风卷起沙尘,趁人难以睁眼之时,将手化为竹签,将一行人心脏串在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