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神明转世他决定不做人了 > 第165章 不安之始(三)

第165章 不安之始(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逼仄的湿热黑暗之中,白瑕双手交握躺着,眼睛紧闭,冷汗成片成片地从他额头沁出。

道心破碎对于仙门正道而言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你一旦开始怀疑自己,对自己所行之路产生了动摇,道心就会开裂,随后在不断质疑中裂缝越来越大,最终无力回天,不仅荒废一身修为,还会失去活下去的动力。

虽然道心破碎并不一定致死,但心境动荡足以威胁性命。试问:倘若一个人忽然发现自己坚定不移恪守了几乎一辈子的事情是错的,对世界绝望,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那么他大概率是会死亡还是排除万难活下去?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人是很脆弱的生物,这个脆弱一般不是身体脆弱,而是,心灵,情感,思绪脆弱。毕竟身体已经在长久的历史演化中获得了自主调控的防御修护能力,但心灵和情感可没有。

白瑕自问从来也不是什么坚韧不拔之人,如果是,他身上经历的大部分磨难,甚至与周笑腾的摩擦,大概都不会有。

可偏偏他走的是,苍生正道。

他入了道,却不记得自己怎样入了道;

他问了道,却至今也不明白“苍生正道”这四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亦绯天知道,尘无咎明白,青敛也是似知非知一般捉摸不透的高深莫测之样,甚至余郄这种魔修都懂得,都会提醒他到底该怎么做。都已经这样了,他自己竟然还不知道。

他修行一向很慢很卡,破境了,也不明白破境的缘由是什么。

他知道自己怎么学都会挂红,所以才明知是火坑也要拜亦绯天为师获得高分。他知道真正要用与道相关的手段的时候,自己并不会运用,所以才什么都学,什么都不精通,只求能会一点是一点。他知道自己术法愚钝,所以才逼自己拼命练剑以获得自保能力或者仅仅是在对战中不要给亦绯天丢人。他深知即使他剑术学得再好,自己也只是个清源境小弟子,依旧有很多人能把自己压着打,所以他才学了轻功……只为想逃跑的时候能跑得掉。

可是……为什么他还是没能如愿以偿呢?

为什么他明明很菜却刚愎自用让自己和他人陷入险地?为什么他精通轻功身法博采众长却连逃跑都做不到?为什么只有他付出这样的努力也还是无法达到想要的高度?为什么就这么难?

他清楚这一切情况,知道自己不知道,却对当下的情况无能为力,才对自己失望。

他努力尝试过很多次,依旧不得要领,所以才对自己失望透顶。

白瑕想,我究竟还要怎样呢?

我已经拼尽全力了,却只能做到跟别人保持差不多的水平。一些课满分了,才能保证整体刚刚及格不落红。

我究竟还能怎么做才能赶上你们?

他躺在浅溪中,眼睁睁看着道心一点一点顺着那道裂缝碎裂,灵力一点一点流失,灵脉骨架哪里都疼,疼到了骨子里。

可是他连坐起来都做不到了。

好疼,好疼,不知道该怎么做,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他费劲地抬起手,盖在了自己的眼睛上。又疼又难过,眼泪哗哗往下掉。他知道自己要死了,可他什么都做不到,只能躺着一个劲哭。

这条路太难了。

活着太难了。

想跟师父师兄一起走,太难了。

他不停问自己:当初登天阶的时候为什么要坚持,为什么不放弃,如果放弃了安安心心当个凡人或者在某个时候失去所有生机就这么安安静静死去,也就不用遭这么多罪了。

活着有什么好?修仙有什么好?

我本来就是个死人,有什么必要让这样的我再活过来?

我本来就很懦弱很无能,任何困难都能把我打倒。

道法三千,那些东西我看不懂也学不会。你们说我悟性好,可我从不相信自己。不敢相信,我怕我相信了也做不到,只是徒劳和失望。

你们是天之骄子,我不是。我最开始不是,中间不是,最终也不会是。如果我终其一生只能浑浑噩噩地走到这里,可为什么要告诉我有更广阔的世界呢?为什么要告诉我有这样的光明和成就呢?为什么要浪费这么多资源去培养一个窝囊的、无能的、什么也不会的我呢?

你们明知我达不到那里,又为什么,要假惺惺地收留我,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我看见,鼓励我让我去撞铜墙铁壁,难道是喜欢看我满身是伤的样子吗?

或许是临死前的幻觉吧,他又一次看到那条生命的长河。

夕阳余晖下,波光粼粼的一条河。

他分明躺在水中,却好像能够看见整个世界的模样——河水缓慢而璀璨,清澈见底。满世界都只剩下了金黄色的太阳、河流和沙砾。他躺在其中何其渺小,就像一粒沙。

他没来由地想起师父说过的一个词,叫“沧海一粟”。

浩瀚与渺小之间最强烈的冲突,尽数展现为他眼前所见的这一切。

他伸手划了划水,触感温润清凉,轻盈明澈。

这水似乎有治愈伤痛、抚平心神之效,他身上不疼了,心中郁郁好像也不再重要。他只是如孩童一般,惊异地望着自己手中一抔水。

望着望着,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浮现在他心头。

难道,生命只是这样一捧水吗?

这样一捧,轻飘飘的、柔软的、清澈透明的水?

如果自己感觉得没错,这条河确为“生命的长河”,那为什么不能说,这里的河流就是生命呢?

他慢慢在河水中坐起了身,全神贯注地看着手里的水,随机捧起一捧,又轻轻放回。

流水是“活着的”,“活着”是永不止息。

这样一想,一切变得合理起来。

如果生命就是奔腾不息的河流,奔腾不息的河流就是生命,那么“生命”就很容易被“看见”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