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令蓁知晓国公失踪国公夫人去世的消息已经是草长莺飞的时候了,她收到林翠沉足足十页的信,信中特意提到了陆元叹的事。荣令蓁放下心,下了床榻,行至窗前,推开了窗子。苍穹之上高悬着暖意融融的太阳,檐下的猫儿伸长了腿脚,惬意的眯着眼儿,好不享受。院中一日比一日绿意更甚的几树翠柳与枝头破出而来的粉苞都无不昭示着春日已然缓缓而来。
本是良辰好景,她却觉得心中某处沉沉不可述,此刻她本应该站在幸灾乐祸的角度上去嘲笑他,以他的悲惨来弥补自己心中的不忿。可她怎么也开心不起来。上一辈子,她全然不知这些事,只知晓陆元叹的母亲向来体弱,在他们成亲三年前在一场大火中去了。至于国公爷,他失踪了一段时间,但好在并无大碍。陆元叹与他的关系向来不睦,国公爷也不常于京中居住,常年驻守在沧州。她也只在成亲时见过他,成亲后,国公爷才请旨定下陆元叹袭爵。
陆元叹与国公府上的人都八字不合,平日里冷着一张脸,但他却从未真正与那些人撕破脸皮,只是冷着他们。那时荣令蓁也问过他,她到现在还记得陆元叹当时表情,本是柔情的桃花眼中尽是凛冽,薄唇轻轻一弯,满是不屑,淡淡睨了她一眼,什么话也未说。上一辈子,她与他从未交过心。
而现在,她却有些知晓原因了。
浅浅的叹声响起来,荣令蓁趴在窗棱上,不知为何的惆怅了起来。
不知他是否安好?
心中已有答案,他怎么会好?可与她又有何干系?
后半日荣令蓁做什么都是心不在焉,明明知道不该想,但还是忍不住想。她既忘不了他的好,也将他的可憎之处记得深,爱恨一时缠绕在她活了两世的心中来回撕扯。
谁让她只对他动过心?只那一眼,那一面,已经够她一生惦念。只要这世上还有他陆元叹,她都不能真的忽略掉他。
是以夜间荣令蓁几回梦醒,回回梦中都有他,梦里虚实参半。那是他们成亲的第一年。宫宴毕后,他回府便不见了踪影,而她被身边的嬷嬷催着去了府中的年夜宴。席间觥筹交错,她喝的有些多,看到席间成了亲的无不是成双成对的,心中自然酸涩。待回去时,她有意的往他的书阁,回燕阁绕了一圈,果然一抬头就看到他站在阁楼上的身影。当时月色浅浅,在看到他的那一刹那,漫天的烟火升腾而起,映得他是忽明忽暗的在光影中来回穿梭,本是风流清举之人,在烟火下更是遗世独立,叫人不敢多看。
荣令蓁提着裙子噔噔噔的跑上了阁楼,插着腰气喘吁吁的站在他面前,想要关心的话在出口时却变成了质问:“我的好相公,你又给我难堪是不是?”
陆元叹微微抬了抬他那双似是已极度疲倦的双目,目光浅浅的落在她身上,有片刻的犹豫,最终薄唇向一侧微微勾起,露出一个极浅却十足轻蔑的笑来对她说:“你未免过于高看自己了些。”
……
荣令蓁从梦里醒来,当时的一切忽然在寂静的夜中清晰起来。怎么就没有体察到他的落寞呢?或者她注意到了,只是她向来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只是她心中有气。何况她就算是问了,他也不会领她的情。
叹息声自荣令蓁喉间吐出,她动了动手脚,辗转又是几个来回。
直到鸡鸣声远近响起来,荣令蓁起身窸窣间换好了衣服。晴空晚照二人也点了灯,近身侍奉着荣令蓁,待坐到镜前时,荣令蓁看到了自己眼下的淡淡青色,止不住的倦意让她哈欠连天。
“姑娘昨晚没睡好?”晴空一边为她梳发一边轻声问。
“今日醒的早……”说着她有仰头打了个哈欠,小鹿似的眼中亮晶晶的,一垂眼就看到晚照正一动不动的盯着自己,她娇俏的小脸上露出个笑容来,问到:“晚照,你看我作甚?”
晚照如梦初醒,手中端着的烛火映的她满脸通红,羞怯的笑了笑,说到:“奴婢也没睡好。”她只是恍然发觉,四娘自及笄后,竟是一日比一日光华照人,眼角眉梢中的风采,贵气又灵动,天生就是位娇小姐,粉白娇嫩的小脸蛋儿上一双大眼睛即使无意识的看着什么,也觉得她眼中含情,无意识的风情竟是无比动人。偏偏她笑起来带着一种不自知的惑人,此种浑然天成的妍丽,任谁在她面前也都要形秽三分。
“那我们一会儿可在马车上多睡会儿,待到了归云观,我们再好生休息休息。归云观向来清幽,不仅于姐姐有益处,于我们也有好处。”她为的是保住姐姐这一胎,才在宁王出行后,撺掇着姐姐一同去云清山别野小住,届时她只要守住宁王遇刺的消息便可万事大吉了。
晚照点头,收敛了自己的心思,专心打着灯。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落在宁王宅邸时,荣令蓁已经穿戴整齐,搀着姐姐一同出了大门。
荣令蓁今日穿了身粉色夏衫,粉藕色的纱衣罩在细窄的上衫外,轻盈之中又多了几丝甜美,更显小女儿家的娇态。可见她莹润的大眼睛下微微泛着青色,荣令茝不由叹了口气,蓁儿从小事事皆顺,想得到的从未失过手,家中就她最小,人人都让着她,偏爱于她。谁想婚事上却频频受阻,及笄前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谁知及笄后却是门庭冷清,这让宁王妃也颇为苦恼。
她带着荣令蓁去散散心也好,王爷走前几番叮嘱,让府中人闭口莫谈其婚事,以免蓁蓁又做出什么事来。她可记得孟家大郎死后,蓁蓁哭着求宁王让府尹彻查此事,掀的叶州几乎翻了天。荣令茝微微叹了口气,握着她的手,笑着说到:“蓁儿穿藕色极好看,回来后姐姐多给你再置办些藕色衣裙。”
她的蓁儿有此等风姿,何愁郎君不至?思及此,她也不再想叶州城内适龄的好男儿都纷纷结了亲之事。她的蓁儿定能有一位配得上她的如意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