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弑仙 > 第1章 入桐城

第1章 入桐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话音刚落,一名身穿水蓝长衫的年轻女子走进茶棚来,她的马拴在棚外的大树下。她身后背着两把弯刀,从穿着打扮上看得出是江湖人,可看面容她约莫只有二十岁左右,五官和脸型偏圆钝,稚气未减。一头长发用粗布条高高绑起,头上插着一根精工雕刻的碧玉簪子和两根花朵样式的漆红铁簪子。那两根铁簪子有一掌长,插在发间还露出一截来。

店家忙应声,忙活时悄悄打量着她。又牵马又带刀的必然是江湖中人,他忙把茶水端过去,说道:“姑娘若是不嫌弃,这碟豆糕便赠与姑娘了。今天生意不好,没几个客人,这豆糕扔了也是可惜了。它能进姑娘的肚里也是它的福气了。”

宁苏谢过店家,尝了一块豆糕,再喝口清茶,滋味确实不错。这几个月她风尘仆仆,只盼着早日到桐城,一路上只求果腹,哪有心思注意吃食。

店家见她有礼有节,面色和善,并没有江湖中人的戾气。于是一边收拾桌子一边跟她搭话,“姑娘哪里人?要往何处去?”

宁苏望着城门上方刻着的“桐城”两个大字,回道:“我来自扶风,来桐城投奔表哥。”

大周国定都北方,桐城距京都不过二十里,到了桐城就是半只脚踏进了京都。而扶风落在大周国最南端的一个半岛上,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镇,三面环海。从扶风到桐城有上千里远,就是快马加鞭赶路也得跑上几个月。

已是日落西山,店家开始整理摊子器物,听闻她要进城好心叮嘱道:“既如此,姑娘还是早点进城吧。现在这世道不太平啊。近日驻扎在城郊的护卫军出了几个叛贼,官府正全力搜捕呢。诺,那墙上贴的就是那些叛贼的画像。”

宁苏顺着店家指的方向隐隐约约看到几张画像贴在布告栏里,“护卫军的叛贼?那护卫军的统领是不是叫秦放?”

店家摇摇头回道:“我听说护卫军的统领姓王,叫王什么来着,记不大清名字了。不过姑娘你说的名字更是耳生,不曾听说过呀。”

秦放是她表哥,年长她十岁,秦放自小父母早逝,一直养在宁家。十五岁时秦放决定离家参军,在军中摸爬滚打多年终于坐到了桐城护卫军统领的位置。因为路途遥远和军务繁忙,十年间秦放只回了四次扶风,最后一次是宁苏及笄那年。那年秦放官至护卫军统领之位,想着把宁家人带到桐城一起生活。但宁苏和弟弟要留在扶风读书、治病,只好作罢。

可自那一别,宁苏再没见过秦放。每到年关秦放都会托人送信回扶风报平安,可是近四年,宁家再没收到一封家书。

“你找秦放?我认识他,不过他早不是护卫军统领了。现在他只是一个小伙计。每日给人端茶倒水,月银微薄,勉强养活自己。他如此落魄,我看姑娘还是别去投奔他,不如打道回府吧。”

说话的是一个道士,年纪不过二十七八,剑眉星目颇具英姿,只是胡子拉碴,着一身宽大的道服,有些疲态。他右手牵着一头小驴,腰间别着一个硕大葫芦拽着腰带往下坠,左手举着一副画像,眼神在画像和宁苏之间来回,喃喃自语道:“与这画上确实有七八分像,应该错不了。”

陌生人的话宁苏只信三分,就如她说与陌生人的话也只有三分真。她打量着眼前的道士,问道:“你认识秦放?”

“不错,我跟他有些交情。你看,这就是他给我的画像。他托我来劝你回去。有些事情一旦做了就回不了头了。姑娘你年纪还小,不知道这桐城和京都的水浑着呢。还是趁早回乡找门好亲事,相夫教子才是好归宿啊。”

东方康正边说边把画像递给宁苏自己看。他也觉得自己话多,可是故人相托,虽然是啰嗦了些,但是人情还是要还的。

宁苏看着画像上的人确实像自己,右边落下两行小字,大意是劝她回去。宁苏认得这字迹就是秦放的,心中大喜,忙问道:“道长既然是我表哥的朋友,还请告诉他现在在哪儿?我必须要见到他,不见到他我是不会回去的。”

东方康正心里恼道,又是个不听劝的!一家子都犟得跟驴一样!

宁苏见他连连摆手,既然他不肯说,她也不强求。至少从刚才的话语中她知道秦放现在是一个伙计,大不了把桐城的客栈、茶馆、酒楼都找个遍。只要想找,总能找到的。

宁苏付了茶钱去牵马,不想刚跨上马背东方康正就要来夺她的缰绳。他的手还没碰到缰绳,宁苏的弯刀已经架在他脖子上了。知道这人跟秦放交情,宁苏并不想伤他,架在他脖子上的弯刀尚套在皮套里。

店家刚收好了摊子,回头一看这架势吓坏了。不过一想那姑娘面善,应当不是什么好斗的人,就又劝道:“哎呦姑娘切莫动粗,这位道长也是好心哪,这城里确实是动荡不安。这天都黑了,我得家去了。姑娘若是进城要抓紧了,一会儿城门就关了。”

东方康正倒是不怕脖子上的刀,面容自若,高声道:“多谢店家!只是这姑娘今日不进城了。”

他拦在马前,继续说道:“你若是进城,只会死更多人。即便你武功盖世,可你救不了秦放!你救不了太子!你更救不了这天下!你何苦去惹祸上身,自寻死路呢?依你的本事,你大可明哲保身,活得自在,没必要去趟浑水。”

他字字恳切。这类似的话,他也对秦放说过。

宁苏听得微微愣住,不过是第一次见面,他怎么知道她来桐城要做什么?

她问道:“请问道长你是?”

“俗名东方康正。现是白云道观的一名云游道士。姑娘,你就听劝吧,今夜就折道回乡!不要来趟浑水了。你想想你的爹娘,想想你的兄弟姐妹,亲朋好友。日子过得简单些不好吗?这人无非是......”

宁苏心里反复默念着“东方康正”这个四个字。

东方康正,东方家次子,其父是当今相国。先皇驾崩之后挟持太子行监国之权的相国。

宁苏凝眉看着他,出声打断他,问道:“道长怎么知道我是去救人而不是去杀人呢?在我看来,救人和杀人没有分别。很多时候,你想救人救得杀人,不是吗?道长可能对我有些误解,我早已经杀过人了,算不得什么好人,所以没有什么简单的日子可过。而且我认定要做的事情从不会轻易放弃。”

宁苏不等他回答又说道:“多谢道长相劝。来日若是有机会再见,我定请你喝坛好酒。”

话音未落,宁苏已经收刀,策马朝城门方向而去。

东方康正望着远去身影终是骂出声来,“犟驴!又一头犟驴!一家子都是犟驴!”

骂罢,他叹了一口气,望着那轮藏在树梢后的圆月,一脸无奈。

他从怀里掏出三枚铜钱,不甘心又卜了一卦。

一样的结局,没有变数。

他牵着毛驴,一摇一叹,背对着桐城往南走。宁苏则是往北跑,一眨眼的功夫就进了桐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