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逆向狙击(刑侦) > 第25章 梅姨

第25章 梅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她从头到尾迅速扫了一遍,卷宗里记录得事无巨细,整个过程看起来完全合理合法合规,而且以她的权限都可以查看的卷宗,按理来说也不会存在什么机密的地方。

“啧,这也看不出什么来啊……难不成杨导不是因为这事儿被抓的?”她懊恼地抓了一把乱糟糟的头发,又重新打开搜索引擎,输入进三个关键词。

“拐卖,梅姨,失踪人口。”

很快,不计其数的结果就跳了出来,有些是官媒发布的报道,也有些被传得十分离谱的小道消息,有文字,也有图片,真真假假很难分辨。

彭婉往后翻了几页,她甚至看到了几张媒体在听审团里偷拍到的几张蒋徵的照片,可就是没有找到她想要的。

她反复换了几个关键词,结果却都大差不差。

“哎——”彭婉长长地出了口气,仰头靠到了椅背上。

难道……是自己多想了?她闭上眼,狠狠掐了掐眉心,强迫自己回想从前和甘蓉接触过的每一个瞬间。

她和甘蓉是在五年前认识的,那时候的甘蓉已经在江台打拼几年了,工地拌过水泥,也在大排档里传过菜,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就连江台的菜市场都跑过两三家才最终安顿了下来。

不过好在甘蓉很会来事儿,又从不缺斤短两的,她的摊位前从不缺顾客,跟谁都能唠上两句,尤其是在听说了彭婉的职业后,更是无条件地信任她,还把自己大女儿托付给她照顾过一段时间。

一定有那么一个瞬间——彭婉想——或者某一句话,某一个表情,让她在听到潘冬梅这个名字的时候会突然想起甘蓉。

一定有……一定有……

“彭警官,最近下班怎么早了些呀?我这里今天剩了些剔下来的大骨,特意给你留着的,你拎回去喂狗正合适!”

“彭警官,还是老样子?阿玲最近老是跟我念叨,什么时候能去彭婉姐姐家做作业呀?还说你煲的汤都比我煲的要好喝,现在可倒好,连阿敏那小子也缠着他姐姐要跟着一块儿去……”

“彭警官,我过几天可能来不了了,你想着点儿,可别到时候过来扑个空……嗐,也没啥,这不换季了吗,阿敏又生病了,离不开人,这回阿玲又得麻烦你了……”

这时,一张照片突然从她余光里一闪而过,彭婉一个鲤鱼打挺又坐了起来。

屏幕上是一张寻人启事,还是个女孩儿。

点进网页。

详情页里的照片看上去有些年头了,还是黑白的,下面写着走失者的信息,出生年月,家庭住址一类。

彭婉粗算了一下,这孩子当初被拐走的时候也才三岁,将将开始记事的年纪。

三岁?

“……我三岁那年就被送到夫家了,也算是童养媳吧……彭警官你也别惊讶,这种事情在城里少见,可在我们那些农村里可太多了,尤其是我们那个年代,半个村的女娃都是从其他村抱来的……”

“你说三岁之前的事?”

说起往事时,甘蓉总是很洒脱的样子,她笑起来的时候,干瘪的嘴唇都皲裂出点点血丝,但笑容又很爽朗,很有感染力。

“说出来不怕你笑话,彭警官,我第一次带着两个娃来江台的时候,就总觉得,我这回是来对地方了,这些年我跑过不少地方,在南方做过小生意,在北方收过苞米,只有江台给我一种……怎么说呢?一种熟悉的感觉,就好像……就好像我上辈子就是江台人似的……”

.

“梅姨案,失踪儿童,找回。”

回车。

映入眼帘的第一个网页叫做“梅姨案受害者亲属互助论坛。”

点进去的时候,彭婉的手都有些发抖。

这是个民间组织的论坛,发起者是杨万里,当年结案后,他就以组织名义个人出资组建了这样一个组织。

网站非常简陋,但五脏齐全,很清楚,可以通过失踪年份和地点筛选出寻人信息,彭婉直接点了全部。

大片大片触目惊心的照片,鼠标滚轮都滑不到底,从黑白的到彩色的,从1960年到2016年,从襁褓婴儿再到女大学生。

其中有的已经被标注上“已寻回”的字样,但更多的依旧是空空荡荡的。

很快,一张女童的照片吸引了她的注意。

1964年出生于江台市,失踪时间1967年,失踪地点也是江台市。

出生年份对的上,女童眉眼间和甘蓉也有七八分的相似,她的猜想被一步步得到印证。

可这张照片下的名字,却并不是甘蓉,而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

姚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