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君,见文安好!
不知你于何处读到此篇拙作,我将手稿完成后藏于某个僻静之地,留待有缘人发现。
若你恰好是个对传说与冒险感兴趣的人,还请你分出些许时间,看完这篇故事。
你或许以为这是鄙人的胡思乱想,认为鄙人对璃月的岩神产生了许多不切实际的妄想。
但若你愿意相信,我想要与你认真分享某位少女的故事。
这全由某人的口述得来,为了不打扰或许还在某处生活的他,请恕鄙人不能透露他的名字。
自然,你也可以用他另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来称呼他。
说到此处,啰嗦的背景也该告一段落。
若你做好准备,那么我将为你讲述——
一位少女与神明的故事。
***
说实话,这位叫“钟离”的客人找上我的门时,我差点以为今天吾命休矣。
盖因我的人际关系圈,不允许我有途径认识这么英俊到像个假人的人物。
我的生活经验告诉我,这样的人突然来访,必定代表一些不寻常又可能很糟糕的事情。
他却很有礼貌地敲门,等我迎他进来,礼貌客气地问他有什么事的时候。
他第一句就是:“阁下可是那本《绝云奇说》的作者,小满老师?”
当时我已经有了不妙的预感,很后悔没及时请他出去,还嘴贱地接了一句:“是我,你有什么事吗?”
他自称钟离,先是为他没有预兆的拜访道歉,然后拿出了那个恶魔般的道具——是我以前出版的奇闻小说。
他彬彬有礼地问:“听闻小满老师曾有言,此书出版的隔年会推出续作,如今已过三年,不知可有下文?”
……你看,果然有很糟糕的事情发生吧。
这是什么人呐!怎么还有人上门催稿啊!不知道对于一个社恐小说家来说,最可怕的事就是和陌生人面对面沟通吗!
但作为一个小说家,又不能把读者扫地出门,我老老实实地告诉他:
“销量太差,书舍不打算再继续出版。”
懂了吧!我只是一个滞销书作家,不要再干催我写稿这么强人所难的事了。
他认真地想了想,然后拿出一个盒子递过来。
“我知此事有些勉强,也愿奉上稿酬,能否请老师勉力?若有其它要求,在下绝不推辞。”
我打开盒子看了眼,啪地把它关上了。
可恶,文学可不是金钱能收买的东西!
……但他给得太多了,也不是不能再努力一下。
谈妥了这件事,他肉眼可见地放松了下来,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影。
我摘了眼镜拿布擦拭上面的露水,想着这家伙天不亮就带着一盒金子,上山跑到我家来催稿,真像怪人中的怪人。
但他身上并没有读者的味道。
这算是一种本能的直觉吧,这家伙对我写的东西没什么兴趣,可他又千方百计希望我写下去。
有点奇怪。
“你是为了谁而来呢?”我问他。
他倒是直言不讳,“为我的妻子。”
他的妻子,钟离说她很爱看我写的东西,那本《绝云奇说》快被她翻烂了,但是我迟迟不写续作,像给她画了块大饼吊着她,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渣女……
咳,好像引喻失义了,换一个。
总之她恼得在家想起来就要碎碎念我一顿,念到钟离终于跑来找我了。
我的地址可不好找,也不知道他花了多少功夫,会有丈夫为妻子做到这步吗?
我有些好奇,所以向他提了一个要求,“我没什么写作灵感,不如和你交换故事怎么样?用你妻子的故事来换吧?”
他表示要回去征求一下本人的意见,隔天又来了。
钟离表情有点奇怪,但他还是坦然地转述:十年的故事换我写一本小说,多换几本行不行?
……还挺会做生意的,不愧是璃月人。
行吧。
她似乎身体很不好,于是就由钟离代为叙述。
他讲了很久,快到日暮时突然住口,说他要回去了。
我熬了个夜,第二天把续作的手稿交给他。
过了几天钟离又来了,这次他看起来比之前高兴很多,诚恳地向我道谢。
因为他的妻子生了重病,很长一段时间里精神很差,但是他带着那份手稿回去后,她又有了精神。
“她很难得的,与我说了一天的话。”他这么说的时候,脸上也带着由心而生的笑容。
不论怎么说,能帮到他们,我也挺高兴的。
钟离还带来了厚厚的一封信,写满了阅读感言。
从信里我知道,他的妻子叫朱妤。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书信往来。
钟离有时候脱不开身,也会请他认识的人替他来送信,我们的通信持续了很久。
朱妤是个开朗热情的人,从她字里行间就能看出来。
她仔细地和我讨论小说里的每一个情节设计,也会说起她看过的其它作品,更愿意和我分享她的日常。
她是个热爱生活的人,身体好的时候曾在她院子里种满了花和树,她还有一匹心爱的马。
春天要摘桃花来做香露酿酒,就叫钟离站在下面摇树干,花瓣像雨一样落满他的头发、肩膀,几乎要把他埋起来。
夏天他们要去沉玉谷看荷花游湖,更不能少的是摘莲子来吃,有一回钟离不知道和她说了什么——她没写出来,我猜是夫妻间的秘密——气得她把吃剩的莲蓬全扔在他头上,跳起来就跑了。
秋天是她最喜欢的季节,因为种的果树也丰收了,她还要去山里摘柿子、捡板栗,一筐柿子背回来洗干净,再用绳子串起来风干。
“我串得可好了!”她颇为自豪地写道,我猜她拿来对比的是钟离。
等大雪落下,银白铺地,就该准备过节的年货了。
璃月人很爱过节,特别是海灯节,不论是饮食还是氛围,都要做得热热闹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