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绍宋之一世长安 > 第20章 一世长安(18)

第20章 一世长安(18)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夕暮时分,汴京郊外,一辆马车从当朝奉直大夫郭直卿名下的庄子上出发,直到夜幕笼罩时方才到达郭府。

府门前车驾停稳,虚年七岁的郭信芳利索纵下,双手各提着一包自家铺子里的糖果点心,眼眸中闪烁着对家的渴望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神秘光芒。

自产自销,又有种欲盖弥彰的味道,不过她和家里人一不违法乱纪二不卖国求荣,也没什么可怕的,真要是露了馅被问起来她也有说辞,毕竟在她上辈子的特种兵生涯中,骗人不需要打草稿不过是基本技能,且总能信手拈来,无需丝毫犹豫。

新来的门房看清来人是自家女公子,上前殷勤招呼,郭信芳则以一个淡淡的微笑和轻轻点头作为回应。两人目光交汇,心照不宣。

随后郭信芳便直径上台阶跨入大门,穿过一道道雕梁画栋的回廊,脚步在垂花门下戛然而止。就见她的父亲,右朝散郎充秘阁修撰郭瑊,他正焦急地在原地踱步,一身官服未及更换,显是匆匆而来。

一见爱女,郭瑊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但随即又换上了佯怒的表情:“妞妞,你这个孽女,可算是回来了!家里人都快急坏了,你翁翁婆婆还有你娘,一个个轮流问了好几遍。我这不,正打算亲自备车去庄子上把你给拎回来呢!”

他虽面容威严,但眼中却难掩对女儿的疼爱与担忧。

郭信芳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却也带着几分愧疚。她知道自己今天为了不露出破绽,刻意拖延了归家的时间,让家人担心了。

但她不好对郭瑊明说原因,于是她故作轻松地耸了耸肩,将责任全揽在了自己身上:“哎呀,都怪我贪玩,磨磨蹭蹭地就耽搁到现在了。害的翁翁婆婆还有阿娘担心,还连累爹爹您也跟着受累,真是罪过罪过。”

郭瑊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宠溺的笑容,轻轻拍了拍女儿的头:“你这孩子,说的哪里话。爹爹去接你,不过是举手之劳,哪有什么累不累的。走吧,咱们一起去见你翁翁,他老人家可是一直念叨着你呢。”说着,他接过郭信芳手中的包袱,牵起女儿的小手,父女俩并肩穿过前庭,向郭直卿居住的正房缓缓行去。

郭瑊为人处事诚恳且低调,在郭信芳眼里,就是能让人安心的父亲。

正房中堂前停下,郭瑊和容款语,“妞妞,今日岳节度宣德门大纛游街唱名,可谓是风头无二。你翁翁也告诉了爹爹,今日官家面前的红人杨统制来过,我们知道你去家中的铺子里看岳节度御街唱名了。事出有因,不打紧。天色太晚,你婆婆和你娘已经歇下了,明日一早再去问安即可。你翁翁他似乎有事定要与你交代,爹爹也知你有宿慧,但我们所求的,是你一生平安喜乐。但切记,今后无论遇到何事,都要保持冷静,切莫意气用事。”

郭瑊的话语中既有慈父的关怀,也隐含着对女儿深沉的期许。

郭信芳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与坚定。她点头应承下来。

目送郭瑊转身去往东院,郭信芳这才忍不住腹诽道:“我哪里就不冷静了?哪里又意气用事了?那二十来年的特种兵我可不是白当的!”

随后,她轻手轻脚地走向正房,去聆听祖父的教诲。

五代两宋时期,中国已经越过中古士族社会阶段,许多如以崔、卢、李、郑、王为代表的山东郡姓、以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为代表的代北虏姓、以韦、杨、杜、柳、薛、裴为代表的关中郡姓、以王、谢、袁、萧为代表的江南侨姓和以顾、陆、朱、张为代表的吴姓等显贵于魏晋隋唐之际的名门望族,都不可避免地步入了“衰落”的宿命轮回。

然而就在这一时期,有一个家族凭借其独特的力量仍显贵三百余年,这个家族,就是并州太原郭氏家族,不得不说这是封建社会时期的一个奇迹。

太原郭氏乃两汉魏晋至唐宋时期著名门阀士族,自两汉以来其家族人物璀璨若群星,并于隋唐时期进入鼎盛,为中原八大姓族之一,当时地位仅次于“五姓七望”的崔、卢、李、郑、王。晚唐五代时期逐渐没落,两宋时期余芳犹存。

而郭信芳一家,正是源自这个显赫的太原郭氏,她的先祖乃是宋初名将郭守文。

郭守文十四岁时,跟随其父后汉护圣军使郭晖从军。父亲阵亡后,被后周太祖郭威收留在帐下。后周建立后,郭守文任护卫军、左雄殿直、东第二雄副都知等职。宋朝建立后,郭守文历任简州知州、翰林司事、武州团练使、右屯卫大将军、宣徽北院使等,先后参与灭南汉、南唐、北汉等役。官至宣徽南院使、镇州都部署。端拱二年(989年)去世,获赠侍中、谯王,谥号“忠武”,身后荣光无限,其子嗣亦皆非池中之物,或仕途坦荡,或联姻皇室,荣耀绵延,可谓是文韬武略,人才辈出。

郭守文一生四子:郭崇德、郭崇信、郭崇俨、郭崇仁。郭崇德为太子中舍人;郭崇信历任西京左藏库使、皇城司,赠福州观察使;郭崇俨,历任崇仪使、全州刺史,卒赠润州观察使;郭崇仁,历任解州团练使、崇仪副使、壮宅使、康州刺史,累赠司徒。郭守文次女为章穆皇后郭氏,为宋真宗第二任皇后。

郭崇德生郭承寿。郭承寿之子郭若水,为郭若虚从兄。郭崇仁有一孙郭若虚,尚东平郡王赵元弼之女永安县主,是著名的书画鉴赏家和画史评论家,著有《图画见闻志》。郭崇仁的曾孙郭献卿,其妻为宋仁宗之女宝寿公主,历任左领军卫大将军、开州团练使、明州观察使,去世,追赠武泰军节度使。郭献卿的儿子郭缜,赵佶在位时期曾任皇城副使。

然而,时光荏苒,世事如棋,郭信芳的祖父郭直卿一家,虽承继先祖遗风,却已不复当年之盛。郭直卿的父亲郭若节,是郭守文之曾孙,郭崇仁之孙,曾任西京左藏库副使,虽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太保,亦不过追赠之荣。而郭直卿本人如今也不过是正六品奉直大夫,文臣寄禄,勤勉于朝。至于郭信芳之父郭瑊,更是以右朝散郎充秘阁修撰,文职加身,家族荣光似乎已渐行渐远,较这些身居高位的先人,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的距离。

虽然郭家已开始没落,赵玖登基之后更是大力裁撤冗官,并沙汰前代恩荫。但郭家家风甚严,每代对于子嗣都是严格督促、认真教养,郭直卿父子也并非尸位素餐之辈,虽然官职不显,却依然尽心尽力的在岗位上默默耕耘,力求不负先祖之名,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就。

对于郭家倾颓的必然命运,郭直卿倒是看得很开。盛极必衰本是天理,郭家已出过郭守文这位良将,又有章穆皇后这位贤后,家族的荣耀已经足够辉煌,过多的奢求不过是徒增烦恼。

自父亲郭若节那一代起,家族的血脉便似细流般的一脉相承,而郭直卿的膝下仅有一子郭瑊,比起人丁兴旺的家族,这一脉确实单薄了些。

郭府正院中,室内烛光摇曳,映照出郭直卿那略显苍老却依旧威严的面容。其实孩子,尤其是儿子,贵精不贵多,多了就会家宅不宁祸起萧墙,这是祸家之兆。

令他烦心的另有其他。阳盛阴衰的怪异厄运始终压在整个家族头顶,如同挥之不去的梦魇,成为每一个郭家人如影随形的一大心病。郭氏一族中,除却章穆皇后及其姊,竟再无其他女娘降生。

而论及家族弃武从文的黯淡命运,让郭直卿在夜深人静时,也不免眉头紧锁,忧虑重重。

他不止一次地仰天长叹,他也想同先祖一般,征战沙场啊!

思及此,郭直卿习惯性摸向刚毅的下巴,顺了顺不能再顺溜的花白胡须。侧头斜乜一眼窗棂,威严从眼角直射,穿透隔断渗入灰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