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妻去世时赵瑗悲痛欲绝,却明白自己不能倒下去,因为不只是他失去了妻子,他的孩子们也失去了娘亲。那时赵瑗被朝堂上的事弄得撑不下去的时候就会去妻子的墓前,一待就是一整天,在那里怀念他的妻子,哀伤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家庭从此不再完整。因此在之后的几年里他便不得不争了,哪怕不是为了给/太/祖/一系出口恶气,就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们,为了爱妻留下来的几个孩子,他也必须与天争命!他即便没有赢的机会,也一定得赢!
可当他成了官家后,更多的心酸磨难才刚刚开始。他太想重振/太/祖/雄/风、太想当一个如尧舜般的明君,他不敢信任大臣们,事必躬亲、日理万机。而养父即便成了上皇,也依旧退而不休,他在位二十七年,受了养父二十五年的掣肘;又因用人不察,导致隆兴北伐失败,又在和议中割地赔款,对北方的豺狼称侄,无奈只能转向内政,虞允文的病逝也给了他北伐志向致命重击;长子次子相继去世,朝堂被主和派把控,他在为养父守孝期间,对政事彻彻底底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三子身后外戚势力庞大,为了缓和父子矛盾他选择了退位,却不料那是个不孝的败类,他亦含恨而终。
回顾那六十八年的坎坷皇家路,生身父母缘分浅薄,养母亡故,嫡母不亲,与养父之间面和心不和互相提防,爱妻早逝,最疼爱的儿女们也都相继亡故,生不逢时,奸臣掣肘,壮志难酬,皇宋国势大厦将倾,子媳悖逆不孝,临终时不知江山可堪托付于谁。
他的一生,充满了遗憾和无奈。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想起那些过去的岁月,那些曾经的欢笑和泪水,那些曾经的希望和失望。他的一生,都在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而奋斗,为了那些无辜的百姓而付出。他从未后悔过。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一生,都是为了大宋,为了那些百姓。他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
但是,当他老去,当他躺在病榻上,他才发现,自己的一生,竟然如此凄凉。
赵昚带着满腔怨愤离开了人世,午夜梦回的时候,他总会忘记自己如今还是个婴孩,只顾着扯开嗓子嚎啕大哭。
等第二日睡醒见到爹爹慈爱的神色,他却只冲着爹爹笑。
赵昚也不想隔三差五的在夜间哭闹,他是太/祖的后裔,他骨子里流淌着血性与勇武,他也曾是大宋的官家,他不该这样脆弱的。
他希望爹爹好好的,上辈子的养父永远都不要回来,那些忠心的臣子们也好好的,他们一定要消灭金国、西夏等蛮夷,北伐燕云,一统华夏,重振山河。
被爹爹抱在怀里,他会觉得很安宁。只要有爹爹在,他永远都不会孤单,永远都不会害怕。
所以还是让秘密掩埋成为秘密,前世的记忆始终都属于前世,就好了。
如果可以,他想赖在爹爹身边一辈子。
“狂风有时尽,暴雨有时停,燕子归来时,满眼又是春……”②
杨沂中手里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冰糖雪梨,缓缓走进了内室。眼前的景象让他不禁停住了脚步,只见赵玖慈爱地颠哄着小太子,口中唱着悠扬的歌曲。小太子咯咯地笑着,挥舞着粉嫩的小拳头,像是在跟着旋律节拍舞动。
这一幕如诗如画,充满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杨统制静静地站在一旁,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感动。他的眼眶微微发热,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甚至颇有些大逆不道的觉得,这一切都圆满了。
然而,他心中也不禁生出一丝疑惑。这一世他的狸猫官家早早地来到了大宋,拨乱反正,消弭了那些曾经的屈辱与劫难,为国家带来了新生与希望。但他不明白,为何这一世官家不娶妻生子,而是选择了过继宗室之子。难道说,这个孩子也是官家同族的小狸猫精投生而来?
这个想法在他的脑海中一闪而过,却又迅速被他压下去。毕竟,这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杨沂中知道,他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一直站在官家的身边,守护他,保护他。无论未来会发生什么,无论有多少困难和挑战,他都会毫不犹豫地站在官家的身边,与他共同面对。即使这意味着与全世界为敌,他也在所不惜。
不过……
他低头看了一眼赵伯琮宝宝身上毛绒绒的小绵羊衣装,嘴角不禁勾起一抹微笑。虽然这身装扮很可爱,但在他看来,小狸猫精更应该穿上狸猫样式的衣衫。那样才能更好地展现出他的灵动与机智,也更符合他的身份和个性。
想到这里,杨沂中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憧憬。他相信,在官家的带领下,大宋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而他,也将一直陪伴在官家的身边,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