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对的,完好无损到家了!”
“嗷!嗷!嗷!”
银盘见人到家也是嗷叫相迎,就是这眼神多少有点幽怨。
沈承瑜走过银盘跟前,抬手安抚。
银盘这时才安静下来,定定看着俩人在对话。
“话说,爹娘怎么还没回来?”
俩人醒来就不见他们的踪影,这事要是搁在农忙的时候,他俩觉得不是很出奇。
不过搁这会,倒是有点惊诧。
“村里人都没见上,兴许没在后山呢?”
俩人似乎都忘了自家有块自留地在后山。
“不管了,先把菌子收拾一下,得拿来晒干才行。”
“哦,这就来。”
沈兴昀把菌子搁下,撸起袖子,就想按以前的处理过的经验准备大展身手。
“嗷!嗷!嗷!”
银盘突然又叫了几声,门那边有动静,果然门打开,沈父和余氏便回来了,也是背了一篓子。
“阿爹,哪去了?”
“能哪去,没看这点才回来,跑后山菜地一趟了。”
有一段时间没跑,那瓜长的长,菜老的老,都长出芽来。
这次过去,俩人一下子薅了大半,特别是那黄瓜,还挺重,特考验人的体力,得亏沈父资质尚在。
这下好了,都赶一块了,得晒干储存起来,簸箕都不够用,不过也还能腌制一些。
这菜可不好拿出去,自家人心里有数就行,还是沈家目前人员简单,不然再来个三姑六婆,不得吵翻天。
当然有些人情往来,该走的还得走,之前沈族长借粮那事,虽然也还清了,连山羊也牵回去了。
不过这情可得记,基本上,每次去后山采到新鲜菜,夜里也会给老沈家送一茬。
至于说对方会不会多想物品来源,沈父倒觉得多虑了。
人要想知道,估计也瞒不过,何不如敞开天窗说亮话,大大方方的,还能称个好。
沈父再一看俩娃弄来的菌子,有种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的感觉,都凑一块上来,喜不自禁。
这日子也是好起来了!
趁这余晖,沈家四人开始幸福的忙碌生活。
地下蹲着俩兄妹与地上站着的俩夫妻,来回踏步的声响,种种情景如同一幅安适的画卷,绻绻之意话不尽。
饱足上天的厚待,沈家愉悦的时光悄然而过。
“来,瑜儿和昀儿来试一下衣服!”
沈承瑜和沈兴昀闻讯赶过来。
“慢点,瞧你们跑的,满头是汗,还怎么试衣服?”
“阿娘,不跑也全身是汗!我们晨练刚结束。”
余氏手拿着两件衣服,瞧他们红扑扑的脸庞,确实不是很合时宜去试衣服。
“那先去歇会,再洗个澡,不然身子粘糊的难受得紧。”
“好嘞!”中气十足,一改之前精-疲力竭的训练状态。
俩人凑在厨房里闲聊。
“小妹,阿爹说,明天要教我们招式来防身,我没听错吧!”
“嗯,阿爹说我们都练了一个多月了,身子骨都结实了好多,可以开始练点防身术了!”
“嘿嘿,阿爹到底咋会这些的,以前怎么没发现!”
能让你发现?上次要不是沈兴昀上树,一不小心脚滑跌下,眼见落地摔伤的下场。
沈父在千钧一发之际,从远处健步竞走。
身手快得非常人所为,看着就是会武的架势,估计沈父还继续在蛰伏。
平常要是多关注,也可能知道沈父有时候跟其他人相比,身子相对比较紧绷,当然也就偶尔能发现。
大多数为了尽量融入集体,还是在卸力的状态,与常人无异。
这么一遭下来,沈父也没有再遮掩什么,当然也不会说出缘由。
只不过是瞧准时机,再加上这俩货经常上后山,所以这防身术也就顺势而为。
“哈!”沈兴昀照猫画虎使出招式。
“伸直一点,然后出手的力度再干净利落一点!”
“咴!”
“再来!”
“不行,还差点!”
“来,瑜儿,你来试一下!”沈父看向旁边观察的沈承瑜。
沈承瑜出列,双腿往下蹲,双臂握拳置于腰间,一下出右拳收回,再出左拳收回,一套三个回合。
“势出来了,就是劲还不够,还得多练臂力,多吃一点!”
“阿爹,为什么要固定打出去?到时候敌人又不会站跟前让你打!”
“噗嗤!”沈承瑜忍笑不禁!
“你是不是傻?敌人动你不会动?你现在连固定的势都打不出来,何谈变动的招式?”
“继续练!”沈父懒得搭理,转身走开。
“哦。”沈兴昀顺从,继续出招式。
沈承瑜也跟着练,一招一式,不断反复,试图去找出熟悉感。
俩人还没练出个名堂,沈父归来。
“喏,绑手臂上,抬上半柱香!”
沈父递给沈承瑜一对简陋的小沙袋。
“还有你的,你绑脚跟处,训出脚。”
递给沈兴昀的沙包比较大一点。
看这粗简的模样,估计是刚跑去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