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妖女祸世录 > 第21章 附录:吴朝政治制度特点*

第21章 附录:吴朝政治制度特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讨论这个国家之前,我们需要讨论这个国家是怎么诞生的。这个国家的前朝名为乾元,是蒙古人通过征服中原建立的。蒙古人在征服过程中犯下了很多战争罪行,他们的治理方式也相当落后,中原人普遍不喜欢这个朝代。

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这个不得人心的朝代就因为各地民变而走向崩溃,作为起义军领袖之一的洪武在乾元末的逐鹿战争取得了胜利,并建立了吴朝。自吴朝建立至今已经过去了230年,仍旧能保持大体稳定。

世上有一句谚语叫“胡无百年之运”,意思是胡人建立起来的大国强国活不过百年,这句话往往被理解为中原皇帝是真龙天子,受到上天庇护,所以国祚很长。

虽然上天庇护是假的,但这句话背后确实有其原理。北方游牧民族政治水平较差,建立起来的国家很容易内乱,中原王朝政治水平很高,政权的制度设计和统治阶级的统治技术非常高明,因此能够长期保持稳定。

本朝高明的政治智慧体现在诸多方面:

1在军事方面限制武官,中原部分朝代的武官权势很大,文官和太监在军中仅仅起监督作用,一个军区的军队高层中往往充斥着主将的亲信,由主将一手提拔,效忠于主将个人而非国家与君主。此时主将找准机会振臂一呼,底下亲信云集响应,一场叛乱就开始了。

而吴朝吸取历史经验,逐步走向了全面以文制武的制度。军队的统筹与调动,军官的任免与升迁都严重受到文官影响,武人仅仅是负责打仗的工具人,权力很小。这样的制度导致中层军官们都去跪舔文职流官,而不会与军区主将建立人身依附关系。军中主将也往往为朝中要员马首是瞻,自称门下狗。

这时候主将振臂一呼想要叛乱,手底下的军官无论是出于制度还是社会关系,都不会在乎他,没多久主将的头就会被砍下来送去京城。

2在行政上普遍任用士大夫文人作为官僚干部,采取相对公平的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虽然会背四书五经和写八股压根不意味着行政能力,但通过这种方法选拔官僚,避免了官僚队伍的选拔机制在九品中正制或察举制下被少数家族或者地方官僚垄断。这些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其中没有庞大家族的寒门(小地主或富农)子弟有很多,在没有血脉凝结的情况下表现的一盘散沙,因此不用害怕他们密谋夺权。

当然文官自然也有能耐,他们或许大部分并非是大家族出身,但能够通过以宗族为主的复杂社会关系网络构建出了属于自己的势力,还拥有强大的舆论与社会影响力,可以约束、欺瞒、愚弄乃至于架空君主,但这些的危害总归是超不过篡权夺位的。

3重视农业,限制工商业。吴朝继承了大部分中原朝代的重农抑商政策,通过各种方式打压工商业。具体方式囊括以下主要几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