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小插曲,颜欣也没当回事。
后世还有人专门养殖螺、虾,这些东西想要养殖不容易,多是养在淤泥里,若是田埂间倒是好养活,至于量大……
颜欣不再多想,陆陆续续又来几桌客人,她手都不带停的,炒了一桌又一桌。
生意热闹红火的,就是工友偶尔见了也不禁眼红,但也知道这厨艺也不是人人都有的。
直到下午两三点,人才稍微冷清了一些。
颜欣忙得满头大汗,终于有时间坐下来休息,急忙给自己倒了杯凉白开,任由太阳和热风吹在身上,直到身上的衣服已经吹得半干。
万事开头难,苦虽然苦了点,但看到了希望。
哪怕不背井离乡,也能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道路。
她招呼完最后一桌客人,才拿出边角料,给自己炒了份饭垫垫肚子。
饭后还得洗碗消毒,收拾完毕,已经下午三点半。
晚上6点到8点这段时间,工人才会下工,她还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本想着去地里干活,不过想起新买的三轮车,下午会到货,还是推着板车回家。
说来也巧,送货的司机前脚刚走,她后脚就到了家。
桌子上还摆放着几个茶杯,想来温景刚招待完客人,一旁的三轮车连帐篷都给搭好了,省了她不少工夫。
颜欣满脸笑意,下午终于不用人力推车。
昨天一天盈利近50元,今天上午和下午纯利润36元,加上晚上收入少说也得70元。
按照现在的收益,只要不休息,一个月下来净利润绝对两千出头!
谁说不能定个小目标——万元户?
灶房烟囱冒着烟,温景估计还在灶房,小丫头听见声响跑了出来,软糯伸出双臂:“妈妈。”
颜欣笑眯眯一把抱起孩子:“走,老妈带你兜一圈。”
灶房内的温景听见,好笑不已,但也没出去,专心在灶前煮凉粉。
昨天的凉粉卖得不错,他干脆在家把准备工作做足了,下午等阿欣拉过去售卖就行,能增加不少利润。
颜欣带着孩子在小路兜了一圈,有些地方破烂掉漆,但二手便宜,脚感也不错。
车斗一米宽,一米二的长度,再不济叠起来堆放,能装下不少东西,前头也能挂上一些,瞧着满满当当,但是绝对比推板车轻松。
温景捧着大锅出来的时候,就瞧见颜欣将车停好,欢欢喜喜围着三轮车转了几圈。
他不禁摇头失笑,又无比庆幸自己买了下来。
“吃过饭了吗?”
“吃过了,你和妍妍呢?摆摊还剩下一些,要不,我给你们炒几个小菜?”
颜欣一瞅锅里黑乎乎的液体,有些意外,温景居然把凉粉都熬好了,又重新晾晒了一簸箕小鱼干,长廊上还晒着新摘的仙草——妥妥的贤内助!
“吃过了。”
温景刚说完,扭头就瞧见颜欣拉着自己坐到了堂屋里,又招手让孩子进屋,悄咪咪跟做贼似的关上了房门。
“给,这是给你防身的。”
温景一扫皱巴巴的一堆钱,几块几毛堆叠起来起码有五十块,倏地抬头看向颜欣,这钱给他?
颜欣还以为温景会高兴,谁料对方一脸自尊心受挫,委屈巴巴来了一句。
“我能挣钱。”
颜欣一时语塞,温景一直没有向她问过钱的事,但身无分文没钱傍身,万一有个急事,她又不在,怎么办?
她不禁拧起眉头:“我知道你能挣钱,摆摊你也有帮忙,一天收益六七十,但车是你买的,这是还你的车钱。”
不说还好,一说这男人瞬间有些错愕不解。
“还?一家人不用还。”
颜欣突然有些明白,为什么前世温景性格会越来越孤僻,估计和成长经历也有关系,年幼父亲走得早,单亲家庭没多久又成了孤儿,后来残疾天天被人嘴碎,估计更容易陷入某种自证?或者好强?
若是前世,没准她就急了。
颜欣咧嘴一笑:“当然得还,前头我欠女儿的鸡腿,也得还上。你要是嫌多,往后再多还我一些,我可不嫌多。”
温景被说得一愣,觉得这话有哪里不对劲,但又无法反驳。
他只得叹气道:“你攒着吧,我现在用不到钱,药也有,等秋收后,我想用剩下的赔偿款挖个鱼塘,养些鱼,这样你摆摊也就有了货源。”
不等颜欣回话,温景继续道:“只是现在辛苦你了,往后全都是你的。”
颜欣眼睛一转,突然鼓起腮帮,眯起了眼睛,学着他的模样低了声:“我摆摊,我的?咱们不是一家人吗?”
温景许久才反应过来,随后低头忍俊不禁:“一码归一码,这不一样,摆摊是你的主意,手艺也是你的。”
阿欣是为了家,他也是为了这家。
温景深呼一口气,又说了最后一句:“咱们都在努力,一家人不分彼此,钱你攒着,我要是有需要,再找你要,这样可以吗?”
“嗯,好吧。”
颜欣见他执拗不肯要,也就不强求。
她再次欢欢喜喜奔向三轮车,跟载客用的改装三轮车有些区别,毕竟人力三轮车,靠的是载客挣钱,车篷和车斗都要比自家的精致结实,防水防潮防晒也做得不错,车身两侧加了坐板,拓宽空间的同时显得不这么憋闷。
自家的透明帘子就像雨衣质感,挡风遮雨也能凑合,车身也可以在前后加上铁架子,用来装水桶,上头也能固定木板用来放置东西。
颜欣越看越兴奋,搓了搓手,已经跃跃欲试想要改装自己的“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