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景看着一脸振奋的颜欣,正上下摆弄三轮车的模样,不禁好笑,索性进屋给她倒了杯半凝固的凉粉,撒上了自己熬煮的小料。
“解解暑。”男人说完,又是一脸期待看向颜欣,踌躇问了句,“怎么样,爽口吗?”
颜欣尝了一小口,竖起大拇指:“还不错,有天分。”
口感Q弹还是软糯,得看生粉与水的比例,煮沸的时候记得搅拌,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太老,温景掌握的倒是快。
颜欣说完,悄咪咪瞥了眼他的眉眼,瞥见那抹笑意,暗道——年轻时候的温景,可真好哄啊!
不过这男人确实勤思好学,前世能打出名声,也不是不无道理。
她几口吃完凉粉,轻快一笑:“我先改装一下三轮车。”
温景登时来了兴趣,坐在一旁:“怎么改造?”
“嗐,起码得贴个招牌,你的字好看,招牌和菜单由你来写,然后再弄一个铁架子搭在车后边,能装不少东西。”
“行,早上的板凳还能用吗?”
“很结实,手艺不错。”
温景一听高兴了,想起几年前盖房还剩了些木板,索性道:“那我再给你打张桌子。”
“那敢情好。”
能省则省,早日攒够开店的钱,就不用在外头风餐露宿。
温景不是专业的木工,打的东西不算太好看,但结实耐用也不扎手,只要涂个漆、喷个油照样美观。
这男人也着实勤快,刚说完就拖着伤腿,在房后的杂物堆里翻找木料。
她也回了堂屋,从抽屉拿出毛笔和彩纸。
彩纸还是给妍妍画画准备的,等会儿用来写菜单,找不到合适的广告板做招牌,索性找了块木料,用锉刀打磨再用砂纸稍微抛光,凑合着先用用。
至于摊位的名字……
前世她和温景的饭店,叫作——锦心屋。
她正想着,温景已经半拖半拉来木料,正坐在长廊外,大抵是怕她听不见,声音高了几度。
“你要写什么,你来说,我来写。”
颜欣捧着纸笔,快步走到温景身旁,搬来小板凳。
“你说,咱们的小摊叫什么好?”
这一问,倒是把温景难住了。
他想了许久,愣是一个字都没蹦出来。
颜欣一脸好奇,年轻时候的温景和中年时期的温景,取名会有多大区别:“你随便取一个就行。”
温景被看得面上一热,半晌才吐出一句:“阿欣快餐店。”
颜欣一怔,没忍住哈哈大笑出声,爽朗的笑声萦绕在四周,听得温景面颊一红。
“你笑什么,不好听吗?”
颜欣憋笑摆了摆手,只是没想到两辈子,这男人想到的第一个名字,居然一模一样:“好听好听,不过咱们再重新想一个。”
温景抿唇,也就说——不好听的意思?
温景托腮陷入沉思,发现颜欣悠然转着笔,全然一副有了主意的模样。
他自然服软,笑意宠溺直达眼底:“我相信你,你来取吧,你取得好听。”
“我这都还没说,你怎么就知道好听?”
不过颜欣也没有为难他,干脆用了上辈子的店名:“就叫锦心屋,你和我的名字谐音,而且还有衣锦归乡、谨记于心的寓意,如何?”
颜欣仅一眼,就知道这男人在想什么,只见他眼神突然变得晶亮,眼巴巴光顾着看她,显然是高兴了。
果不其然,温景重重点头一笑。
“真好听。”
“那你把它写下来,招牌字得大一点,等会再写一份菜单表,价格也得标上。”
温景一一照做,甚至拿出了上学时用的刻刀,先在木板上刻了些花纹边框,打了个样,再雕刻出花纹字迹,末了填充颜色。
九十年大多中学都有毛笔、钢笔字课程,温景的字显然不错,笔锋刚劲挺拔,小小的木板登时有了几分牌匾的模样,看得颜欣心头欢喜。
颜欣也就不打扰温景书写,离摆摊只剩一个多小时,还得提前准备佐料、酱料,复杂的食材也得先处理好,最后再蒸一大肚锅米饭。
等她忙得差不多了,温景已经将“牌匾”挂在三轮车车篷上,菜单也已经齐全。
温景怕掉下来,又用铁丝打孔缠了几圈,菜单顺着铁丝挂在一旁,看起来有模有样。
夫妻俩有序,将器具和食材装上车,满满当当整整齐齐装了一车,过阵子再找工匠打个铁架子装在车斗后面,还能放上不少东西。
“路上小心,慢慢骑。”
她往上座包一坐,第一脚下去得格外吃力,转动后倒是轻松不少:“好咧,你别担心。”
“你先走,我等会跟上。”
颜欣想要让一大一小坐上来,只可惜位置太小,顶多坐个小孩,要是温景腿没事还能挤挤。
温景担心她忙,顾不上孩子,也就没让妍妍跟着她。
这会儿已经四点多,小路颠簸,她干脆踩着自行车经过村内,骑在较为平整的石子字路上,踩了几圈呼哧就下了土坡。
迎面的风,令她周身舒畅——有自己的车,真好!
一路上她赚足了回头率,频频接受村里人打量的目光。
河村较为偏僻,平时没啥车辆进出,午后难得有辆大货车进村,多是人好奇,纷纷猜测,谁家又买了大件的东西。
好些人跟过去一瞧,结果发现车停在了温家。
村里除了张老汉那个鳏夫,就数温景最穷,这咋还买上了车,温家那个小瘟神,有钱买三轮车,咋不修修破破烂烂的土房?
不过众人仔细一瞧,才发现是一辆破车,可二手车也不算便宜,温家买二手车干什么?
这会儿瞧见温家小媳妇骑着车出来,车上还拉了满当当的货物,难免有些艳羡,连温家都买上三轮车了。
林铁锤越瞧越是不对劲,他擦了擦眼睛:“不对啊,中午看的时候还是辆破车,咋现在瞧着跟新车似的,起码有七八成新。”
“七八成新的大三轮,起码得四五百,温家啥时候这么有钱了?”
“听说肥婆欣在做生意,你看她车上的小招牌,保不准挣了大钱。”
“啧啧啧,吹牛不打草稿,你这有点太夸张了,温家的顶多摆摊两天,估计是温景的赔偿金。”
“这温家的小瘟神,运气还真是衰,也不知道下个克的谁。”
“要是矿上不赔钱,那才叫衰,我瞧人家是因祸得福,疼一个月攒一年多钱,多好。”
花姨提着锄头正回来,就看见几个老娘们,跟几个老烟枪嘴碎,不由呸了声:“别在我家门口碍眼,好狗不挡道。”
……
颜欣可不想理会旁人怎么说,做好自己的事,不被打乱步伐才是真。
工人们大多六点下班,人忙起来时间就过得很快,四五点出门,不过眨眼间就已经夜幕降临。
八月的月光格外明亮,借着工地门前的灯火,照亮了前头一片荒地。
月明星稀,再则路口还有一个路灯,倒也不算太暗。
夜里的灶火格外耀眼,主打一个气氛火热。
小摊如火如荼忙都忙不过来,甚至比中午更加热闹,得亏温景后脚就带孩子过来帮忙,甚至周家四口也跟了过来。
一边帮忙带孩子,一边帮忙照顾小摊生意。
摊位上没有多余的座位,周家人也不介意,找了几块石头搬砖,上头摆上一块木板当桌子。
张婶笑道:“阿欣,昨天有事忘了捧场,今天我们可是全家来,有什么好吃的、招牌菜统统摆上来。”
“张婶,你们也太客气了。”
颜欣眼里的笑意藏不住,满面红光欢欢喜喜招待一家人坐下:“今天我一定拿出看家本领,好好招待你们。”
“我们不急,你先招呼客人,妍妍就交给我们。”
周家人不仅帮忙照顾孩子,洗碗洗菜、招呼客人愣是一点不含糊,因为桌子不够,丝毫没把自己当外人。
颜欣心里感激,也不好意思让周家人等太久,给大伙整了一桌好菜。
满桌香气四散,看得剩下几桌工友很是眼馋,可惜虾蟹实在太贵,点一份起来不划算。
婷婷一口一个香辣小河蟹,这可是嫂子特地为她做的,辣到嘴皮子发红,但实在太爽,香令人回味停不下来,就是河蟹太小肉太少,吃得不过瘾。
“嫂子,你果然是做生意料,天生的大厨。”
颜欣被夸得掩嘴一笑,用仅有的食材,又陆续给周家添了几道大菜。
今天要不是周家过来帮忙,仅凭她和温景根本忙不过来,温景有腿伤不怎么挪动位置,上菜靠喊,收桌偶尔也来不及。
这会儿已经八点多,客人渐渐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