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眼里,他已经变成了一个不能和人共情的怪物。
小林只能独来独往。
我一直对这件事感觉好奇,不知道小林为什么能说出那样的话。
我开始慢慢关注这个学生。
等到小林高考完离开学校的时候,我看着他的背影。
他走得很快,越来越远,消失在人群之中了。
我是在那个瞬间突然生出很大的好奇,我想知道在小林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之前学校统计的表格上有每个学生家长的电话和住址。
我从教案本上撕下一角,把小林的住址抄了下来。
暑假了,夏蝉在鸣叫,县城里洒水车在不停地给马路散热,我却开着导航驾车来到了小林的住处。
那是一个小村子,大中午的没有一个人出来,我还是进村委会才找到一个人。
那个中年男人问我来干什么。
我说我来找小林。
男人问了半天,终于知道是谁了。
他说:“你说那个小林呀,哎呀,我都快忘了,他已经好几年没回村了。”
我心想:“怎么可能呢?小林才刚成年,几年没回家他难道在外面住吗?”
可是等我走到小林在表格上面填的地址之后,我就明白那个中年男人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那是一院沙土房,是用黄土和麦秸用水混在一起倒入模具打成土坯,然后在太阳下面晒成的土砖盖成的房子,因为长时间没人住,房子的一角已经塌了。
门是木门,上面还上了锁,可是那个锁子已经生锈了,给人感觉稍微触碰一下就可以打开。
我顺着门缝看了看,院子里面已经满是杂草了,一点都不像是住人的地方。
男人给我说:“要说这小林也是苦命娃。之前爸妈在外地打工,工地上出了事故,两人都走了。建筑公司给赔的钱因为他没成年,全都给他爷爷奶奶了。可是他爷爷奶奶又不是只有一个儿子,那钱全都给另外一个儿子花了。小林一生气就再也没回来,这些年都不知道在外面干什么。”
我听到这些话,脑子都感觉嗡嗡的。
“小林他,居然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吗?”
一个失去父母的未成年人如何生存下去呢?
他为什么不申请补助?
为什么从来不说自己的事?
现在想起来,那天让我道歉也是合理的。
我想,他遇到任何问题,都想的是在第一时间解决。
那天我确实迁怒了,我把自己放在了受害者的地位,从来没有考虑过他的感受。
只是一个正值青春的年轻人变得这么理性还是让我一时间难以接受。
但过于感性的人遇到这样的挫折大概活不下来。
我想起了爷爷。
听父亲说爷爷因为瘟疫失去了父母,十几岁就背着包袱到处流浪。
从一无所有到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常年的劳作让老汉不到六十岁就去世了。
我一直很佩服爷爷。
在小林身上,我看到了爷爷的影子,一个坚强的人。
晚上我回到家已经十点了,可是我很难睡着,想着小林那天让我道歉。
我的脑海中出现了无数个夜晚小林说服自己要活下去的画面。
这以后我就时常想,原来,有些人光是活下去就已经拼尽全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