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论经文的正确食用方式 > 第1章 寿中书(一)

第1章 寿中书(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如果人生来就是为了去死;如果每次前进只是为了失败得更光彩一些;如果每一次的苦苦坚持只是为了衬托生命滑落的必然——那人为什么还要活着?

辛止听见宁些仙师这么问他。他一瞬间任岁月裹挟,回到五年前的四方台上,举着被认可的解经师令牌,看着熨烫不动海的夕阳,又在那夕阳里看到站在南封祭祀台上的自己,举着不周山的耆草,受长老的允仙礼。

辛止不敢抬头,他怕在仙师面前暴露自己粗鄙的无知,他怕在仙师的脸上看到失望的神情。他没办法回答宁些仙师的话。

他听到宁些仙师轻微的叹息。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还会把握住吗?

那些隐藏的渴望像漫天大雪一样倏然下落,淹没了他的身子。辛止奋力挣扎,想从厚厚的积雪里脱身,去回应那句话,去够住宁些仙师逐渐模糊的身影——但太冷了。砭人肌骨的空气让他没办法再做多余的动作。

辛止猛然惊醒。垂下床沿的手上还抓着前日仙师递给他的秘籍。

朝北裱糊着窗纸的交窗,无法承受来自吞北海的风。此时深冬雪夜,狂风一径而上,成鹅毛大雪,突破那层桎梏,翻闯进辛止的木屋,湿了他被褥,灭了地上的火盆。

一阵绞痛从腹部传来,伴随强烈的恶寒忽地锁住他的鼻喉,他跌撞着起身,从柜子里翻出药包,将药粉一口吞下。等到腹部的水声消停了,浑身不再僵硬颤抖,辛止才从地上爬起来。

他得了一种叫寒枯的病。多久染上的?他记不太清了。他第一次因寒冷昏厥在大典上,后来苦寒长老诊断说,他患了寒枯病。

平常绞痛、窒息也就算了,时间一久身体便会冰冻、僵硬。这种病除非突破五太境,不然没法根治,只能通过服药缓解。

他往火盆里添了柴,让它们重新燃烧,又往油烛里添了些岐山树液,然后开始翻看仙师递给他的秘籍。纵然上面空白无一物,却止不住他思绪万千。

一股刺鼻的焦臭味随火舌猛然窜上,继而又迅速微弱下去,衬得瘦削的辛止如同一道影子。

——哪怕在梦里他都没能与仙师说上话啊。

仙师回到风澜宗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南封国。辛止跟着苦寒长老去云梦斋整理经文,他往山脚看了一眼,发现下面乌压压站了一堆人。

“要是让他们知道宁些仙师早走了,不知道这些人该做何反应。”苦寒长老瞥了一眼,行走的步伐不改。

辛止附和着嗯了一声。夜里大雪又至,拂晓才停。此时山寒稽雪,厚厚一层盖了小路。地上笼盖反照的雪粒,叫他想起那本宁些仙师递来的空白秘籍。

三天前,宁些仙师突然现身风澜宗。他和长老们进了云敬阁,密谈了三个时辰。在外人看来,宁些仙师出阁后便不知所踪。但只有辛止知道,仙师后来找了一次他。

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不是吗?辛止自己问自己。一位三天境大圆满仙师竟然会找上他这个太一境的记事弟子,还问他要不要再把握一次成功的机会。

辛止跟在长老身后亦步亦趋,他事到如今也没想明白,仙师为何要找他。平日里辛止都尽可能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以此希望大家对他嚣张跋扈的过往有所淡忘。但事与愿违,麻烦总是会找上来。

他确实也成功过啊,五年前他还是风澜宗数一数二的解经师,哪怕只有十七岁,解经却迅速而准确,可谓前途无量。只要是他提出有异议的解经词,都会被打回重新作解,宗门里的弟子和长老都得参考他的解经词来突破。

以前的他住的是单人小容斋,喝的都是宗门所产萃儿茶。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和宗门的真传弟子平起平坐。

可现在呢?

松上积雪耷拉了一团下来,正中他头顶,刺骨的寒意把耽于回忆的他浇了个清醒。

“到了,”苦寒长老停下步伐,对他说,“你今日就把霜月的解经词整理好,誊抄在纸上。什么时候抄好,什么时候再回去。切忌抄错,必须抄全。要是晚了,你就睡隔间的屋子。”

辛止抬眼看了看挂在门上的匾额。云梦斋,这个他熟悉不已的地方。

“是。”他低眉顺眼道。

苦寒长老走前又望了他一眼。“让你写,只是想让你更快晋升。如果在此严月末你还不能突破到太初境,饶是我也不能替你在大长老面前说话了。”

辛止苦笑了下。

谢过苦寒长老后,他踱步至角落,从架上取下上个月的解经词。拾道阁这次送来的解语不算很多,统共三百张,比上次需要抄录的张数少了一半。但因为词句繁杂,偶有错乱,还需抄录时顺带整理。

给火盆子添好木炭后,他坐在书几前,一边誊写,一遍默念。拾道阁这次解的经文是四方台刚公布的两句:“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1]“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2]

辛止早就看不懂这些经文了。这些文字就像可憎的蠕虫,在他的脑海里不断扭动,翻涌,搅动起他最大程度的恶心。

但之前的他不是这样的。辛止按捺下内心的厌恶,把纸摊开,开始一字一句地誊写。之前贵为解经师,他拿到这些语句,定能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分析。

从天说到地,从过去说到后来,从日月星辰说到山川草木。那些锦绣词句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涌现,说得人沉醉,又说得人大梦初醒。

鬼知道这种天赋在他成为修士的那一刻就被拿走了。

他如今变成了一个看见经文就恶心想吐、看不懂每个字有什么含义、不理解这段话究竟有何意义的废人修士。不仅如此,相比起一般的修士,他连拾道阁的解经文都看得一知半解!

要知道解经已是他们修士能掌握到经文的最简单最直接的途径,那些解经师通过把经文解成修士身边的一切,解成他们修炼时未被拿掉的那部分世界,助他们领悟到经文的真谛,以此获得仙缘,突破当前的瓶颈,到达下一境界。

辛止自然明白这种事情为什么会让自己来做。因为他连解经词都看不明白,这等差事虽然打着让他更快晋升的旗子,但实际上,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做全解经词的保密功夫了。

他开始誊写。写到一段解经词:“下士,也就是修士中最下等的修炼阶段,太一境。众所周知,修士入门必修五太,太一,太初,太素,太始,太极。此处的下士就是指太一境的修士,这种人听到修炼的消息,就要开始笑。如果不笑,就不能突破。”

一种怪异的感觉涌上心头。他扯开嘴巴干笑笑了几声,木头一般的东西霎时堵住他鼻喉,让他差些喘不过气来。就在辛止心悸的功夫,有什么念头倏一下溜走了。

他缓过心神,才继续写下去。“修炼的办法是看不见的,只有善于与人交易才能成功。”

与人交易?这是什么意思?他不甚理解。后面的解经词都是大差不差,这让辛止感到一阵空虚。他没有从中获得什么仙缘,没有领悟到里面的机巧,甚至还被奇怪的感觉恶心了一番。或许下个月这些解经词公布出来,又会有人突破了,但,不会是他。

云梦斋内部的陈设并不甚寒酸。只是因为平常来往人少,成了专门收纳书籍经文的地方,因为这些经书过多,除了最新的经文解词放在书架上,其余的都堆在地面。久而久之,就显得云梦斋狭小至极,还四处弥漫着雨水浸湿书卷的霉味。

休息时候,他会从怀中掏出那本秘籍。里面光秃秃的,什么东西也没有。他先前还在担心会不会被人发现仙师来找了他,但直到今天,也没有人因此来找他麻烦。

那本秘籍被翻来覆去看了好多次。辛止把书脚翻破磨损,又拿在火上烘烤,还是没发现半点玄机。

残照映林,贴浮在雪上。云梦斋的火盆温度微弱了不少,但他还有两百多张的解经词没有抄录完。疾风荡进斋内,卷起盆里惺忪灰烬,打上他才誊写好的解经文。

辛止伸手去掸,却一不小心碰倒了石砚,里面的墨汁泼洒出来,坏了他辛苦誊抄好的经文。那一瞬间,他发了疯地想要突破。不管是为了不被大长老丢去杂役门,还是为了去回应仙师的那些问题。

——他快要受够这种平庸而卑微的生活了。

-

入我解经之门,以文寄心,因事造端。考订殊异,详其臧否。不苟悦权右,不取媚薄俗。凡此种种,如有破戒,当革之。十二仙师的声音深满如瓮。

小小的令牌躺在手心。握紧,摩挲,上面凹下的沟壑汇聚成“辛止”二字。

以文寄心,因事造端……如有破戒,当革之。他重复念道。

温暖的余晖照耀着他,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他的身上。

修士桐甲、桐乙、桐丙、桐丁起天人感应。统五十二言,字字有注解。

……胜人四十五言,又胜天人起应两人。南封国羡解经师辛止,胜。

鼓掌欢呼的人们如铅灰色般的波浪,由喜悦与兴奋组成的风将他朝前朝后涌。矗立在四方台上的华表在天地之间发出嗡嗡的轰鸣,他的视线搜寻着,掠过乌压压的人海,掠过海岸十二仙师的雕像。

然后,弥望洋洋春海。海怪的鸣叫声悠扬旋荡,他以胜利的姿势对准最近的一艘帆船。

风澜宗的人都来接应他了。

他朝他们大度地挥手。大长老朗声大笑,对他送去一缕风,要他凭青云直上,直抵云霄!可是风没送稳,他一下从高台上掉下来。

人群不知所踪。

辛止躺在地上好一会。他侧头看看床沿,又仰面看着黑蒙蒙的顶格。消释的冷雪用他的后背告诉他,这里不是四方台。

疾风劲吹,他在地上躺了许久,才意识到是自己从床上滚下来的。冰冷的雪水被风卷入,溅在他脸上。辛止索性起身,将窗纸都撕了。天光泻进屋,冷冷的。

此前,云梦斋的小屋叫他难以入睡。昨夜风大不止,移门被劲风摇晃,发出嘎吱嘎吱的刺耳声音。有时候平屋上的积雪会被掀翻下来,砸在地上,又是咚的一声巨响。

辛止睡不着,干脆连夜誊抄,赶在丑时结束前写完,然后摸黑回到自己的住所。

一道报时的钟声响彻宗门上下。现已卯时,天蒙蒙亮。

过去了,一切都过去了。他对自己说。

“苦寒长老下山去了。走前他让我来问,道友可从解经文中获益一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