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病梅 > 第12章 捧杀意(三)修

第12章 捧杀意(三)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郑观皱着眉,忙着人去将谢愈胡咏思请来。

“大豫十二年八月同陈杨两家争利的商铺全都闭店,但是十月却又都开了店,唯独陈杨两家再没开过。且巧的是,余下的铺子皆是大卖,赚得盆满钵盈。”

胡咏思一听,指着那折上所言道:“我记得不是说陈杨两家大赚吗,怎么反倒成了对家。”

“或许原先已故的右拾遗秦治弄错了?”

谢愈心里不太相信,抬头问甄寺正,“这些个铺子的主家都查问过了吗?”

“查过了,巧得是全都换了人,原先的主家都离开了。”

接这话的是郑观,甄寺正瞧他开口,便也弯身补充:“这里头有一位主家已经离世了,据说是有个儿子,但也未找到。”

胡咏思插了一句,“原先的主家都是何时离开的?”

“有八月也有九月,还有一位是十月。”

此话一出,堂内皆是默然。

谢愈凝着眉,盯着那折子满腹疑惑。陈杨两家刚闭店,对家竟是都换了人。

这样想着,他也便试着分析,“八月陈杨两家闭店,期间对家的铺子主家都换了人,十月全赚得盆满钵盈。倘若陈杨两人未在科举上赚得盆满钵盈,如何会在将自家铺子闭店,又如何会这般巧对家也都换了人?”

说到这儿,谢愈似乎想到什么,忽地不言语。

他抬头,郑观与胡咏思竟也是一同望了过来,眸光灼灼。

三人心中皆有了念想,一齐出声:“换了人。”

只剩那甄寺正摸不着头脑,望着他们三人一副了然的模样问道:“下官愚笨,这换了人又是能瞧出什么?”

谢愈便是舒然一笑,“右拾遗秦治的折子没错,陈杨两家的铺子便是八月闭店,十月大赚。”

甄寺正听这话,愣愣地望着谢愈,骤然脑袋灵光一闪,拍手狂喜,“该不会这所谓的对家,也是陈杨两家的铺子!”

郑观点头,有些欣慰。

甄寺正人是机灵,但脑袋在断案一块一向不好使,所以其余四位寺正都出长安断案理证,只留他一人在京,今儿个竟然悟过来了。

见少卿投来赞许目光,甄寺正便又言:“这陈侍郎与杨补阙买通了对家,将铺子变成自己的,旁人却不知道,所以十月大赚便是那科举试上得来横财。”

“话是如此,但一切也只是我们的猜测,其中过程我们一概不知,便是连谁人给陈侍郎与杨补阙送钱买名,也毫无头绪。”

胡咏思这话将郑观才高兴的苗头给浇灭了,细细一想也是,“这案子迷迷糊糊的,如今这一月过去,也只是探出了一尾。”

谢愈温声安慰,“这一尾至关重要,我们只需顺着尾巴反查,便能知晓究竟是虎还是猫。”

胡咏思从来喜欢点到为止,他摆摆手,霍然起身,脸上却是笑嘻嘻的,“行了,既有了方向,我同谢愈便先离开,等你们大理寺的好消息。”

郑观没在意,甄寺正却巴不得送走这尊大佛,弯身哈腰道:“胡侍郎与谢拾遗慢走,下官送送你们。”

回了崇仁坊,谢愈将先前抄录秦治的折子摆在案上,内里提及两人,一位是中书侍郎,一位是故太子洗马。乃大豫十二年,同陈侍郎与杨补阙做过交易之人。

二人皆是为家中亲儿所谋求,所花钱帛上千两。

谢愈盯着折中字思忖。

他之所以不告诉大理寺名录,便是想看看此折子真伪。

薛相不让他查,却将那一堆折子堂而皇之的摆于中书省存书处,殿中人皆知此事,却无一人敢说。其中的弯弯绕绕他猜不透,但也不得不留个心眼。

扶回打了个哈欠,伸出头瞧见谢愈仍待在那儿沉思,又想起午时所接帖子,便起身行至案前,摆上果盘,连着拜帖一道递来,“五郎,这是鲁郡公送来的帖子。”

谢愈回神揉了揉眉心,接下一瞧,“桂花宴,我同鲁郡公并不相熟,为何请我?”

扶回接话道:“听说鲁郡公请了长安城内好些高官世家,也不知请五郎作甚,总归也当是玩乐歇息一番。”

谢愈抬眼瞥了他一眼,笑了一声,“我看你是在这坊间呆不住,想出去瞧瞧热闹吧。”

扶回听此却故作镇静,“我听说李三娘也去,五郎当真要拒吗?”

“你如何得知?”

岂料扶回昂着脖子,冒出一句话,“我自是瞧见了。”

谢愈微微抬眉,将那案上的帖子又拿在手中观望了一番,扫了眼扶回,就见他倏地转过头望向别处。

“我这八品小官,鲁郡公的帖子怎敢拒?”

扶回这才回过神来,这又不是在润州,鲁郡公此番人物,五郎哪敢随意拒绝。

若这次能跟着去鲁郡公府里,也能同韶秋在信里有话可言,想到这儿,他便嘿嘿笑起来。

谢愈见扶回这幅模样,敲了敲案面,“别傻站着乐了,过来研磨。”

他还得将给李知的临本写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