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病梅 > 第13章 拨心乱(一)修

第13章 拨心乱(一)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九月初的天有些凉意,风卷着落叶,摇摇晃晃地滚入阶下,又被立在殿外的侍人一把扫开。

谢愈踏过枯叶,发出些细脆声。侍人抬头忙行礼,他只微微颔首,依旧迈着步子进去了。

那侍人疑惑地回头,只愣了一会儿,风便又吹过来,才聚合的叶子四处飘转,他不得不收起心思,不管谢愈为何突然来这中书省的杂物殿了。

谢愈踱步进来,打量了一番殿中布置。

四周皆是书架,他凑近看,每格都歪歪斜斜摆放着书籍折子或是古玩,灰尘积满,连书轴下垂着的木签,也被遮住瞧不清。

这是处于中书省角落处的一间小殿,历来无人过来,里面存着的皆是废弃将烧的旧物。

中书省官员交替之时,便将前任无用之物丢放在这,等来年收拾烧毁。

谢愈扫了一眼殿中明处盒子,皆无那日瞧见的模样,只好一个个翻找。

今日只为寻那日所消失的旧折。

他总觉得上面或许还有些什么。

谢愈穿过重重积灰书架,向后绕去,刚转过身抬步,蓦然望见前处尽头一人端坐壁前,正直望着他,神色不显。

谢愈心头一紧,步子不由顿住。

此殿显然常年少人拜访,连烛火也未有,灰蒙蒙的。

是以那人端坐在那儿,瞧不清面容,着实将他吓了一跳。

“下官右拾遗谢愈,敢问阁下是何人?”谢愈盯着那团望不太清的身影,试探开口。

处于暗处的人似是放下书,身子向前倾了倾,透过红柱雕窗的光,照在他面容上,将其脱离暗形。

谢愈瞳仁倏尔睁大,望着他未动。

竟是于参。

“谢拾遗客气,某与你皆为平官。”于参直起身来,朝他敛衽作礼。

谢愈亦是回礼,“于兄长我,也该如此。”

于参品这话不错,但里头分明还带着些攀谈之意,他并不接话,只迈步走向谢愈,顺道将案上书卷抱在怀中。

“于某有事先离,谢拾遗自便。”

话毕抬脚,穿过书架向外。

谢愈微扫了一眼于参抱在怀中的书轴,帛边已十分老旧。

这殿中有什么书,是他想要的?

“于拾遗止步。”

于参身形微顿,不动声色回头。

谢愈向他行礼,温声笑言:“于拾遗见谅,谢某想同你打听一件事。”

“如今大理寺正在查大豫十二年的科举之事,彼时我未曾入仕,对五年前的事不大了解,于拾遗可知道大豫十二年的考题?”

于参已转过身。

他盯着这个刚步入朝堂的年轻人,一个敢插手五年前的混事,一个敢将科举之案摆于明面之上的人。

于参突然笑了,这不愧是薛海所选的人。

谢愈不懂于参眼中笑意,他想起胡咏思的话,若于参今日未出现在这,他是不会向于参开口。

胞弟死于大豫十二年,既被戏称“疯子”,那年的科举舞弊案,于参总该知道些什么。

“我非大豫十二年的考生,如何记得?且此事谢拾遗合该去询问礼部的人。”

礼部若是有什么问题,大理寺如何会一月也无进展,可见必不能从礼部入手了。

谢愈望向他,再此行礼,“谢某先向于拾遗赔罪,于拾遗的胞弟乃是大豫十二年的考生。”

这话触及于参心底的刺,他眼中已有微怒,“你这番话,应该知道我胞弟……”

“谢某知道。”谢愈头一次未遵行礼数,硬生生打断于参的话,他顿了瞬,忙开口敛衽,“我认为四年前的科举之案并非如世人所看到的那样。”

于参抓住他话里的字眼,谢愈不称科举舞弊,而称科举之案。

他想起自己早亡的弟弟,一时痛心疾首,于参强压下心头恨意,不愿与谢愈在此纠缠,只冷声开口:“某有公事,耽搁不起,先告辞了。”

少顷,于参的衣袍便消失在门外。

偌大生灰的存书处,只余下谢愈一人。

于参拒绝了他三次搭话,不管于参是否听出他话外弦音,此刻谢愈都自觉过于唐突,心中隐有懊悔。

他抚了抚衣袖,回望了一眼殿中随意扔置的书卷,终是抬步又去寻那堆消失的折子。

此处矮小且被大殿所遮,如今已是微光息弱,照进来的细缕清明,全映着殿中的飞扬尘灰。

谢愈出来时,手中拿着一份折子。殿外已没有任何人的身影,他抬头估摸着日头,走到肃章门去,昭九也差不多将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