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大蛇同人,奇妙友情组,曹丕穿越日本战国改变石田三成命运的if线,考据稀烂,虽说是无双大蛇同人,但写到这里已经变成各种缝合怪了……1-30章战国无双,30-60章信长野望,现在有点缝合大奥……原创部分脑洞真的挺难,还能挤出来真的要感谢太太们陪我一起脑……本来没想写长篇……这玩意能成长篇真的感谢大家……
“我的右府大人,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听你这语气好像不想我来啊?”
曹丕从秀家的府邸回到自家院子的时候,某个本该在佐和山静养的家伙居然正好在等他。看着那人风尘仆仆的模样,想必是听到某些消息后从佐和山连夜赶来的。
“外面冷,先进屋去说吧。”
“丹和茱莉亚怎么样?”
见他闭口不答,三成反倒急了起来。他拉住曹丕的手,急切地问道:“那孩子没去做傻事吧?!”
这家伙的手果然凉透了……
“最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我知道你很急,但再急也先等我把水烧上再说。”
曹丕自认不是个擅长照顾人的角色,生前他也不需要照顾人……奈何某些人的身体实在太过娇贵,且全然不自知。看着三成喝下姜茶后,曹丕才开始交代近来发生在丰臣家的丑事。
“总之就是这样……那小子现在正陪着茱莉亚,一个有牵挂的人还不至于和伊达家拼命。当然……由于伊达政宗不在大阪,现在的确是将伊达家连根拔起的好机会。”
仿佛是回想起了某段往事,曹丕意味深长地说道:“不如从佐和山发兵,召集有志之士,一举夺回大阪,然后列举出伊达政宗的诸多罪状……”
“曹子桓!”
这个梅开二度的提议让三成一时间哭笑不得,
“现在不是开玩笑的时候!”
“有何不妥?昔日,某个仅有十九万石的知行的马鹿,不仅凭借一腔热血发起了牵动整个日本的战争,挑战的还是个两百万石的大大名,这次的伊达家比起当年的狸猫可差远了。”
曹丕脸不红心不跳地夸耀着三成当年的“丰功伟绩”,当事人的脸已经红到了耳根。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已经不一样了。”
回想起那时的自己,再看看现在,三成心中难免一阵怅然。
曾几何时,他和志同道合的友人们高举义旗,为丰臣家铲除奸佞。如今的自己在丰臣本家眼中……只怕已经与那时的德川内府无异。
明明双手正捧着装满热茶的茶碗,他的手心却仍感到无比冰冷。
“我若发兵大阪,只会被当成谋权篡位的恶贼吧。”
曹丕注视着眼前这个从不会在逆境中认命的马鹿,轻轻按住了他的手背。
“谁是忠臣良相,谁是奸臣恶贼,还不是当权者的一家之言。你曾立誓要改变这样的世道。难道你的大志也是此一时,彼一时吗?”
被激将的三成皱起了眉头,随后便对他致以亲切地问候:
“马鹿!我可没说我要放弃啊……你以为伊达政宗是为什么回奥羽的?”
曹丕愣了一下,随即便心领神会。
到底是仅凭十九万石的知行就策划了关原之战的人……这种时候又怎么可能听任一帮跳梁小丑兴风作浪呢。
“信繁和兼续认真起来都不是省油的灯。而且,被小猴子赶回越后的景胜,其实也早就想回去支持兼续了吧?”
“猜对了一半。”
一直以来都是曹丕背着三成密谋,现在居然轮到他来猜三成偷偷做了些什么,真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真田家,上杉家,佐竹家,德川家……这些东国的大名联合起来对付伊达了,对吧。”
想起三成遇刺那次出现在春日山城的面孔,曹丕像报菜名一样流利地报出了几位参与者的户口本。
“前段时间真田家的家主真田信繁和友人后藤又兵卫前往八丈岛看望如水的路上,不知何人透露了此二人的行踪……引来了一大批海贼。不过,那批海贼得到的却是错误情报,不仅没能成功袭击信繁和又兵卫,反被毛利胜永联合德川秀康的水军一同围剿。与这件事近乎同时发生的,是几艘英吉利的商船在去往南洋的途中被插着黑旗的船队袭击。”
情报头子在三成惊讶的目光中专业地报完了新闻,还不忘补充一句:“袭击商船的人,你在堺已经见过了吧。”
“你怎么知道……”
“一个商人不会闲来无事去做海贼的活。除非……是为了履行重要的承诺。为了美绪和阿仙(《黄金的日子》里面的角色)他们,必要的时候,那位船长也会毫无畏惧地去战斗。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你和行长都敢将重要的事托给他去做。如何,找到你之前试图救下的那两个女孩了吗?”
三成点了点头,但却并没有感到释然。
“找到了……只是……那两个孩子在经历了那些事情后,再也不想回到出卖自己的父母身边。船上的其他孩子也大都这样……所以,助左只能暂时将他们带到孤儿院里照顾。”
“孤儿院一下子收得下那么多孩子吗?”
“资助孤儿院的小西家现在由于琉球与南洋的贸易总算缓过劲来了。不过……一下子收留这么多孩子的确并非易事。”
随着本家现在越发保守的国策,国内对于切支丹的态度也随时会产生变化……将孩子们都送到堺的孤儿院或许并非长久之计。
一想到这里,三成不禁担忧起那些孩子们的未来。
“堺的孤儿院位置不够的话……不如试着把他们送到备中去?”
“你是说……清正的孤儿院?”
说实话,听闻清正要开孤儿院的时候,三成也十分惊讶。
据正则所说,自从儿子熊之助大难不死后,清正就决心以宁宁夫人的名义修一座孤儿院。那座孤儿院的主体是仿照他们在长滨城的家修建而成的……经过清正的扩建后,还可以容纳更多无家可归的孩子。
不仅如此,惠琼与义宣私底下也和三成说过,清正在朝堂上像变了个人一样,大野治长要借着国松丸出生大兴土木修建宫殿的时候,清正说该以国松丸的名义多修水利工程,利国利民,让老百姓对国松心生感激。
这还是自己认识的加藤清正?!
“想不到那家伙居然能浪子回头……你那天给他的药真的是治疟疾的药吗?”
“浪子回头倒也不至于。不过……既然是以宁宁夫人的名义修建的孤儿院,那家伙总不能坏自己母亲的名声。”
比起那只病猫会长良心这种事,曹丕更愿意相信秀家会长脑子。
“那就这么决定了。我会修书一封拜托清正收留一部分孩子。余下的孤儿,我打算接回佐和山,亲自将他们培养成才。”
三成说着,思绪仿佛回到了往日……回想着友人生前的诸多善举,露出了一丝苦涩且怅然的神情。
“弥九郎也一定会希望我这么做的。”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丰臣秀赖很喜欢听秀家读白居易的诗。与那些附庸风雅的诗人,公卿不同,秀家哥哥咏诗之时,字里行间深切的情感令秀赖入迷。即便早已学过诗的注解,他还是会不厌其烦地向秀家询问诗句的意思。而他则会用动听的声音耐心地对自己讲解。
“入夜后的宫殿内流萤纷飞……孤灯油尽,孑然一身的君王听着钟鼓迟迟,遥望着星汉西流,直至天明也未能合眼。鸳鸯瓦上已经覆满厚重的霜花,寒夜之中,无人与他相拥而眠。人言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然而阴阳相隔的年岁里,贵妃的身影却不曾出现在君王的梦中。”
合上《长恨歌》的时候,秀家的眼眶已经微红。或许是因为近日发生在茱莉亚身上的事,秀家已经许久未能合眼,面容也愈发憔悴……让秀赖不禁联想到白居易笔下那位思念成疾的君王。
秀赖凝望着那张日渐消瘦的面孔,秀家的目光依旧温柔,只是……那双眼眸中就如同被抽空了一样,令秀赖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担忧。
“每次听你读长恨歌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那日你对我说的话……”
秀赖垂着脑袋,低声说道:
“昔日……为了能让我娶我所爱,爱我所娶,你力劝石田右府不要干涉我的婚事……而我却还是遵循母亲的意愿,迎娶了伊达家的女人。”
他抿着嘴,难掩心中的委屈与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