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葡萄丕的东瀛历险记 > 第64章 费力不讨好

第64章 费力不讨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无双大蛇同人,奇妙友情组,曹丕穿越日本战国遇到石田三成的if线,考据稀烂,虽说是无双大蛇同人,但写到这里已经变成各种缝合怪了……原创部分的脑洞真的挺难,还能挤出来真的要感谢君君太太和我一起脑……

日本的“堺”市,就像欧洲的威尼斯一样,是一座象征着繁荣与自由的独立的贸易港。临海的堺港其他三面都由护城河环绕,居民约三万人。借由海外贸易筑起巨大财富的这个城市以财力当作后盾抵御外来武力,以在权力迅速更替的乱世中保持中立。即使在战乱的时代,在这里,敌视的双方也能像友人一般和平相处。由于堺从未被战火蹂躏,这里的市民得以过着安心美好的日子。

直到太阁将手伸向了堺,试图让堺的商人们屈从于权力,进而垄断海上贸易,掌握所有财富。

但他低估了堺的决心。

这座城市的财富不会属于任何人……军阀,权贵,都无法仗着手中的力量巧取豪夺堺人的财富。

这座城市的财富同时也属于任何人……那些无依无靠,在战火中四处飘零的布衣之人,不论身份背景,他们都能被接纳,成为这里的一部分。

吕宋助左卫门也生在这里。

大海是自由的疆域,充满了危险,但也充满了机会。在那里,他不需要因为卑微的出身而摧眉折腰事权贵,可以凭借一身本领闯出自己的天地。

现在,他带着一支庞大的船队,在堺港与吕宋之间往来。在那片辽阔的大海上,没人会问他是武士还是商人,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船长。

在背井离乡前,他曾叫纳屋助左卫门。

他的家原本在此,然而每一次回来,这个家的面貌都会变得愈发陌生……

戒严的街道,填埋的护城河,仍旧不愿放弃反抗,所剩无几的友人。

这里是他们这些无依无靠的人最后的归属。至今都是。虽然家乡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他也因为不愿屈服于太阁的朱印船政策,身份从一名堺商变成了海盗,但他从未忘记自己对逝去的同伴们许下的誓言……

让堺的护城河重新流淌。

现在……他再度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不再以一名海盗的身份,而是以一名堺商的身份。

街道上不再有太阁的鹰犬,曾经被关闭的南蛮町和孤儿院又恢复了生机。

不仅如此……那条被挖干的护城河,真的重新流淌了起来。

在种着伞松的孤儿院门前,他看见了一位戴着十字架,穿着一袭红色南蛮服的故人。

那位切支丹此时正被一群孩子围在中间,孩子们簇拥着询问他“奥古斯都老师”什么时候能回来,切支丹笑着摸了摸孩子们的脑袋,温和地答道:“应该快了吧……我也和你们一样想念他。为了让这里继续保持安定,他有太多事情要做。”

他说罢,缓缓地抬起头,望向了港口的方向。在那里,他发现了同样许久未见的故友。

“右近大人?”

“助左,你回来了?”

那位曾经因为不愿放弃信仰而被放逐的虔信者,现在终于可以带着自己的信仰,光明正大地回到堺的教堂。从右近口中,助左得知了这个国家的变化——成为右大臣的石田三成正努力恢复民生,同时推行开放贸易的新政。

虽说太阁当年控制南蛮贸易的政策依旧有所保留,但其目的不再是为了让丰臣家垄断贸易,而是为了规范船只,防止走私和非法买卖。只要是作正经生意的船只基本上都能获得许可。

为了处理文禄、庆长之役对百姓留下的创伤,小西行长回到了九州,在治理领内,安抚民众的同时借助对马岛宗家恢复和朝鲜的外交关系,目前为止进展顺利。

“他们都在努力兑现当年的诺言啊。”

“然而新政的推行必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这么做虽然的确是利国利民,但得罪的人一定不少。如若不是关白大人的支持,许多政策甚至难以实行。”

“你是说……关白秀家?”

助左对于宇喜多秀家的了解并不多,只听别的堺商说他是个人傻钱多的家伙,为数不多的好评还是从友人小西行长那里听到的。

“自从关原之战后,这位家中曾闹出内乱的太阁养子改变了许多,不仅一改往日奢靡挥霍的作风,还将领内治理得井井有条。人们都说他已经成为丰臣家真正的支柱,但他一如既往地以丰臣本家为重,甚至没有搬出曾经的府邸入住天守阁,还说自己只是个代理人,不能逾越君臣之礼。正因为他品行端正,毫无私心,秀赖公也对他十分信任。”

听右近的描述,助左一时间怀疑自己听说的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右近也表示自己对关白秀家的变化同样感到意外,颇为感慨地说道:

“石田右府一心为公,为人刚直,有时会显得过于严苛……所幸对外有大谷刑部,对内有关白秀家,才得以推行部分政策。”

“真希望利休大人能看到……堺现在的模样。”

助左离开南蛮町,独自去为千利休扫墓的时候,开着牵牛花的墓前已经有人先一步到了那里。那人捧着一个朴素的茶碗,碗中盛着热腾腾的茶水。

助左记得,这种茶来自大明国,入口极苦,然而饮下之后却会有回甜……

“苦尽甘来……十年前,你在斗茶的时候如此告诉他。这十年,人们都说曹太郎借助太阁的财力和威势扳倒了利休,背叛了堺。谁又能想到……斗茶的时候,是利休自己选择认输的。”

墓边的男人转过头,并没有多说,只是将准备好的茶碗推向了助左。

“因为那场斗茶,他身败名裂……虽然老猴子因此放下了对他的忌惮,然而……杀死一个圣人最好的方法本就不是将他处死。”

助左闻着茶香,露出一丝释然的笑意。

“对于他这种人来说,声名本就是身外之物。重要的是,趁着太阁放下戒心的时候,他得以去往吕宋安身。所以我还是要感谢你。”

曹太郎略带讽刺地挑了挑眉,

“感谢我让他背井离乡,直至老猴子归天才得以拖着垂垂老矣的身躯回到这片土地?”

“感谢你……不惜背负骂名所做出的一切。”

对于自己这些年在堺商中的名声,以及受到的误会,曹丕从未放在心上。毕竟,当年他本身也不是为了保住堺才去和千利休斗茶。

十年前,太阁因为忌惮千利休的名望和影响力欲除之而后快,利休一心想做个以身殉道的圣人。但生于这名与利的浊世中,又有几人能保持干净?他又真的有那么干净么?

若是以身殉道,以命相抗,堺的百姓只会陷入更加凄惨的处境。倒不如活着……见证堺重现辉煌的一天。

至于为虎作伥,助纣为虐,为害圣贤的骂名,倒不如由自己这个本就是外来人的家伙背了。毕竟自己身边还有个表面弃教,暗地里庇护无数切支丹的家伙可以好好借鉴。

千利休虽为一介茶人,没有任何刀剑与武力,但与他交好的利休七哲都是颇具影响力的人物……迫害圣人的罪名被安在自己这个“奸商”身上,总好过让某个家伙再多树几个新的敌人。

“我什么也没做。让利休活下去也是那人的心愿。一切都是因为那家伙的新政才有所转机的。要谢就谢那位至今还死性不改的石田右府吧。”

“那能否替我转告……”

“自己去说。我说的他不信。”

曹太郎的回答让助左呆住几秒,然后这位耿直的船长就当场绷不住笑了出来。

“你是希望……有人对他说句谢谢?”

曹太郎并没有否认,但脸上愈发苦大仇深的神情却暴露了答案。

“很好笑吗?这马鹿折腾了半天,权贵都得罪完了,也没人跟他说一句感谢的话……换作是我早就撒手不干了。”

助左礼貌地将笑憋了回去,随即赶忙转移话题道:

“正好我也准备登门拜访。上次摄津大人让我调查的事我也要向那两位大人汇报才行。”

“你是说……关于那些失踪的人口?”

“是啊……就算摄津大人不找我帮忙调查,为了美绪(黄金的日子原创人物)我也会这么做。”

助左饮下了碗中的苦茶,长呼出一口气。

“那些所谓的海外贸易……并没有那么简单。虽然一开始我也对太阁心怀怨愤,但真正调查了这些内情以后,我也渐渐理解了小西大人为何会站在太阁那边。”

“此番回到九州后,行长调查了所有葡萄牙传教士的背景,但凡借着传教的名义挂羊头卖狗肉的一律追查到底,若当真在进行人口贸易,要么把人找回来,要么去见上帝。那些被送去见上帝的家伙死前必然免不了对行长一番抹黑……”

曹太郎说罢,轻叹一声——在费力不讨好这件事上,行长是和三成半斤八两的马鹿。

“我从右近大人那里听说了……这一次他站在小西大人那边。”

“西国的贸易在这剂猛药后规范了下来……岛津家,锅岛家,相良家,立花家,小早川家也纷纷效仿,随后稳步对外开放。那家伙已经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九州总管了……只不过这位九州总管还是和当年一样,存不下一贯钱。”

“因为九州的疗养院和孤儿院越来越多了。”

助左欣慰地笑着,打心底为友人感到高兴。

高山右近因为不愿弃教而被放逐之时,助左曾质问行长,他也是堺的男儿,为何不敢与太阁战斗……他以为行长是个懦弱的人,直到他发现这位友人是在以更加辛苦的方式战斗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