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晋宁 > 第17章 双璧

第17章 双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沂东山在宋州郊外三十公里处,与其说是一座山,不如说是一片山群,光主峰就有东西南北四个,除了主峰之外,还有大大小小的侧峰。由于山体成片,沂东山内形成了许多山谷,其中最广阔的一处在南北峰之间。

山谷四周被高低不同的侧峰环绕,有一泓山泉自北峰而下,在山谷中汇聚成一道瀑布,瀑布之下又积蓄成一汪映星潭,潭边花草丰茂,树木成林,一年四季各有盛景,是个与世隔绝的隐居之地。

“师兄,别再鼓捣你那盘残局了,快来搭把手!”竹林深处传出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惊起一林鸟雀。

正在摆弄残局的人被鸟雀振翅声惊醒,抬头看了看鸟雀飞离之处。

林中的人许久等不到给他搭把手的师兄,只好扔下手中的木料,气哼哼地走出竹林,大喝一声,“戚晏清,我给你收拾烂摊子,你这是什么态度!”

被连名带姓叫“戚晏清”的人将广袖捞至臂弯,又将袖子的下端塞进腰带中掩好,才慢悠悠从石凳上站起,不满地瞪了回去,“颜君至,我可就快想出解这残局之法了,现下倒好,被你这么一吼,我可什么都忘记了!”

“那残局你解了十九年都没解出来,怎么今日茅塞顿开便能解开,少诓我!快过来帮忙!”

戚晏清又看了残局一眼,在颜君至的催促下踱步走入了竹林。

燕皇后一行在渡江到岸后,就与押送军费的队伍兵分两路,前往宋州城外的沂东山。

为了不引人注目,他们这一回所带的人极少,除了两名武婢,就只有右卫军大将军徐方派来保护他们的两名右卫军。

在知道船上的两名婢女竟是武婢后,萧季绾总算咂摸出为何觉得她俩同宫中的女婢不同了,因为人家是练家子啊。

登上了去往沂东山的马车,萧季绾想起此行那个艰巨的任务,好奇地问燕皇后,“阿娘,沂东双璧是两个怎样的人?阿娘来请他们,他们就会出山吗?”

萧季绾的疑问让燕皇后和萧季钧双双露出犹疑的神色,他们也不确定那两个是否愿意出山,但从离开建宁以后,他们都没有回头路了,哪怕希望不大,他们也要试一试。

马车虽然不大,但是点心茶饮并不缺,在马车的角落还有一只煮茶的炉子。

眼下这个时节,不能再喝凉饮,马车中唯一一个太宸宫婢女自觉承担起了煮茶的事,妧娘守在角落默默煮茶,一副对燕皇后所言漠不关心的模样。

离宫时她本来不需要跟着,是萧季绾偏要带她出来,萧季绾问燕皇后“究竟要去哪里,那么神秘,为何不能带妧娘”,大约这句话阴差阳错地提醒了燕皇后,燕皇后也觉得萧季绾身边一个都不带不合常理,这才允萧季绾将她带上。

其实她并不想跟着,她并不想知道太多。

马车就这么大,燕皇后也没刻意避着她,她不想听见都不太可能。

“沂东双璧是一对师兄弟,师兄名为戚晏清,师弟名为颜君至,他们师从正始年间的大儒杭子敬,永隆年间这师兄弟俩通过选试之后,进入翰林院任翰林学士,”说到这里,燕皇后停顿了一下,问萧季绾,“你知道翰林学士是做什么吧?”

“像韦学士老师那样的?”萧季绾眨了眨眼睛。

“也可以这么说吧,”萧季钧看了燕皇后一眼,得到她的同意后方才补充道,“其实翰林学士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职责,就是为天子出谋划策。”

原来是天子的私人智囊团。

妧娘心中暗想。

萧季绾“哦”了一声,燕皇后和萧季钧也不知她听不听得懂,萧季绾接着问,“然后呢?”

“永隆年间的情形,阿兄与你提过,”萧季钧接过了话头,“张挺打压贤才,戚晏清与颜君至在翰林的日子并不好过,二人虽满怀抱负,但却郁郁不得志,文人傲骨,一怒之下双双辞官到蓬莱郡隐居,一心专研学问,在天下文人士子之中素有威望。”

“素有威望……”萧季绾若有所思,“那为何阿娘不早些请他们出山?偏要等到如今?”

萧季绾所问问到了燕皇后心坎上,她曾经问过陛下同样的问题,在她的阿耶带着大晋右卫军打下宋州之时,她就问陛下,“宋州郊外的沂东山内隐居着两位高人,陛下可不可以下诏请他们出山担任太子的老师?”

延和帝素来对燕皇后所求无有不应,那一回还是头一次斩钉截铁地以不容商议的口吻告诉她,“不可。”

可能怕燕后有所误会,延和帝向她解释,说,“沂东双璧若是能够被一纸诏书请来,朕居位东宫之时就会想尽办法不让他们辞官。简单的一纸诏书请不来他们,高官厚禄也打动不了他们,所以我们要等。”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等到宋州稳固,蓬莱收复,等到萧氏的决心能够打动他们的那一日。”

这一等,十多年过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