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龙凤团茶 > 第161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采茶

第161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采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石激起千层浪,杨氏反应明显,扯着两个女儿和罗芸花强烈表示,“这样的捆绑没有道理。既然说绣工为主,那就理该绣工好的依然刺绣,让绣工差的或者没通过考核的去采茶,这才是正理!”

但卫宁儿坚持,“制茶与刺绣,技艺要求一样高,必须同拨人来。否则难免顾此失彼,云松与我也会难以做到公平以对!”

她没把话说得很明白,但语气依然铿锵。实在是心里清楚,如果最初就分开两拨人做,必然大家都趋向轻省干净的刺绣,而不会是制茶,长此以往,茶工的技艺就会上不去,茶庄不会有未来。

“那我参加制茶,这总行了吧?采茶就让别人去吧。”杨氏板着脸算是退了一步。

“不行,”但卫宁儿依然斩钉截铁拒绝了,“采茶是制茶的一部分,采茶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只是考核以制茶为主而已。想分到绣活,必须承担采茶!”

杨氏瞪眼张嘴,不敢相信般看向卫宁儿,没想到外柔内刚的她有一天竟然刚到外面来了,而且还刚到自己头上,登时莫名一股悲愤涌上来,“宁儿外甥儿媳,这是你说的话吗?大表婶我简直不敢认,你一贯讲道理,通情达理得很哪!”

“林家大表婶,这跟讲道理和通情达理无关,宁儿只是在说茶庄和绣庄的要求!”

两人一个仗着是长辈,一个自恃是东家,争执一起,彼此不相让。卫宁儿从未跟人这样坚持过,最初还是觉得为难与紧张,感觉一屋子的人眼光都在她身上。但向云松的左手一直握着她的右手,此时增加了一点力道,干燥又温暖的触感,给了她许多力量,让她底气平生。

是的,她不是为了管人,不是为了出风头,更不是为了耍威风,而是为了管事,为了选好茶工做出好茶,为了向家茶庄的未来。

向云松也不说话,嘴角噙笑看好戏。他女人越来越上道了,从前在向家庄时从未撑起来过的少夫人派头,此刻已然初具雏形,让他好不欣慰。

而孙家和林家的男人们,包括罗芸花家的陆金生都有了动静。他们不是绣娘,时候又是下半年了,地里活之外如果还能挣点小钱,当然是好事。

像孙大海这样的大男人家,少不得还要问一句向云松,“表侄,这话你媳妇说了算?”

向云松当然别无二话,“算,宁儿说的全算!”

这事对孙家人来说几乎不用商量,年底了他们两家男人的泥瓦活儿也日渐收尾,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能挣点钱总是好事。几个人相互交换眼神之后,周氏和钱氏带头,“好,我们去采茶。”孙大海孙二海则跟着表态,“大老爷们闲着没事,我们也去帮忙。”

这么一来,林家人坐不住了,不采茶分不到绣活,不是把绣活整个给了别的绣娘吗?而且作为亲戚,自然不能白白让孙家人赚了人情。林百祥开始捅杨氏的胳膊,杨氏还是很不情愿,甩着胳膊不跟他掰扯。

邱氏自己本就一双糙手,绣工也一直不怎样,也就没那么多顾虑,林百庆一个眼神使过来,她就说“好,我也要去采茶”。

而罗芸花是个人精,虽然也不情愿,但卫宁儿都这样说了,她也就摆了个高姿态,跟另几个绣娘说了声,“姐妹们,咱们的绣工多亏宁儿妹子不藏私才有现在这个工费拿着,这制茶的手艺啊,看来也要赖宁儿妹子给我们提高呢!”

她这么一号召,另几个绣娘自然也就从善如流,毕竟这样一来,她们家汉子也能得到赚制茶工钱的机会,这当然是好事。

杨氏很失望,她年轻时样貌秀美,嫁给林百祥后整日操劳,总是惋惜自己容颜既去,林百祥也没怎么心疼她。成了绣娘之后整日几十文的工费挣着,不光底气足了,就连对容颜的在意也又回到年轻时候了。如今这么一捆绑,她还真是可惜自己这张脸又要去风吹日晒。

她左右看看那一个个忽然“心甘情愿”去采茶的绣娘,又瞄了眼此刻还在神游一样一身离奇装扮的花未眠,“那花娘子呢,花娘子也去采茶吗?”

这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花未眠本就不是绣庄的绣娘,这条规矩落不到她头上。但卫宁儿不能这样说,否则孙家那七个绣娘为什么还不是绣娘就收编了去采茶,就不好解释了。也不能说采茶相对简单,不必经过考核随便什么人都行,否则后面的制茶要求就施行不下去了。

杨氏这招捆绑,倒还真是个难题。卫宁儿手指碰碰向云松的手,示意让他插个嘴,结果向云松转头看她,一副“我也没辙”的神情。

卫宁儿无奈,正准备抖落脸皮,直接坦白做不了花未眠的主,就听振寰在轻声问花未眠,“小眠,你想去采茶吗?”

花未眠一下一下点着脑袋,“我这采了六十多年药的人,难道还会怕采茶?我倒要看看,这小媳妇儿说的全大云的好茶要怎么个采法。”

振寰柔声说着,“好,我陪你一起。”

杨氏的小为难没得逞,这才闭嘴不说了。

只不过花未眠此刻忽然又说了句,“就是采茶伤脸面,不到一天就能把人晒成黑炭,我瞅着这些大姑娘小媳妇儿应该是不想去晒黑。”

杨氏这下好像听到知音,“花娘子,你不怕晒黑?”

花未眠从脑袋上拔下一根与狗尾巴长得很像的草来,“这叫催白草,用它炼的膏粉涂在脸上身上可以把晒黑的肤色救回来。”她细长的眼睛一眯,周围一打量,“我整好炼了一钵子。”

杨氏登时来了兴趣,“这么灵光的膏粉啊,你卖吗?”其他绣娘也都凑过头来,向云荷摸着自己的脸,“这下脸有救了!”

花未眠施施然一笑,“卖,一两银子一盅。”

“这么贵啊!”

“什么膏粉居然要一两银子?!”

“还只有半盅?!”

屋子里女人们叽叽喳喳,向云松在绣绷底下拉拉卫宁儿的手,小声道:“不是说要唱红脸吗,你倒是说句话呀。”

“我说什么啊?”卫宁儿一脸懵,一两银子的确很贵啊!

向云松白她一眼,扬声道,“一两银子,我和宁儿以茶庄的名义买一盅,就放在这里,大家去采茶前用一下。”

众位绣娘听了都说好。卫宁儿终于明白原来是这个提议。这下倒好,原先说好的她唱红脸向云松唱黑脸,现在全都反过来了。

一片叫好中,向云荷开口问道:“花嫂子,你的催白膏粉在哪呢?你自己用吗?”

“用啊,”花未眠骄傲地抬起堪比白面糊涂过的脸,“我脸上的就是。”

这下全绣房鸦雀无声,人人瞠目结舌地望着花未眠那张粉厚如面饼的脸,唯有振寰充满爱恋与温情的眼光久久凝视。

当晚卫宁儿趁热打铁,根据大人物所著的那本《中观茶论》,讲解了采茶要点。采茶要在清晨,露水未干,太阳未至中天之时,净手之后用指掐法摘下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的茶,扔进干净的背篓里。采春茶之时,还要事先在背篓里备好瓦罐,装好清泉水,用来养着刚摘下的茶叶。

众绣娘叽叽喳喳一通议论。罗芸花感叹着,“宁儿妹子教的这个茶叶采摘的精致程度,果然不输给刺绣啊!”

钱氏大着嗓门说了句,“咱们这不是照着皇宫里的样式儿做茶了吧!”

杨氏到底还有些不服,此刻意在言外地说了句,“那可不,建州本就产贡茶,咱云松外甥和宁儿外甥儿媳想做点贡茶也不奇怪。”

别的绣娘继续道听途说贡茶的种种,向卫二人对望一眼,却是彼此都在眼中看到了一些东西。松宁绣庄当然不会产出贡茶,但会产出能跟贡茶相媲美的顶级好茶,名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