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龙凤团茶 > 第156章 第一百五十六章 绣场

第156章 第一百五十六章 绣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边邱氏知道杨氏心里头对卫宁儿给孙家人进绣庄的机会多少有不满但又没法说道,此刻见着孙家人在向云荷面前说卫宁儿的好话,当然不那么爽利,就想着要弄点儿反方向的力道来。

可她跟杨氏毕竟同是林家人,当着孙家人的面她不可能说出反话来,这会儿也只能挑着轻的话头和稀泥,“忙是忙了点,拆着也是有点不容易,不过你嫂嫂也是为你好。咱们多练练,练会了就不用拆了。你看二表婶这张飞一样大马金刀只能纳鞋底的针脚,现在也改过来能绣花了呢。”

向云荷的劲儿就又下去了,撅着嘴巴,“我宁可去纳鞋底……”她越过杨氏凑向邱氏,“二表婶,我跟你学纳鞋底吧。”

邱氏怕跟向云荷说多了让卫宁儿打着眼,她可不想像杨氏那么出头,但向云荷偏抓着她这个话头了。她连忙朝卫宁儿地方向又看了看,低声劝她,“表外甥女,这绣花工费什么的肯定比纳鞋底高,也比纳鞋底轻省,咱何苦要学这工费低还费力的呢,好好绣花不成吗?”

杨氏对她俩在她面前的这番议论不以为然,凉凉道:“你嫂嫂肯定不同意你去纳鞋底的,你二表婶那张飞的绣工她都要给扳过来呢,你还是好好学绣吧。”

向云荷听了直抽凉气,“哎,那我只能拆了绣绣了拆,没完了。”

邱氏让杨氏这话弄得不知是在夸卫宁儿还是在批评卫宁儿,她实在不想让人觉得自己也跟杨氏一个意见,但现在这样收了话头,就好像自己的意见没表达明白,到时候乌鸦跟猪一般黑。

就像这么多年,无论多么不愿意,杨氏就是揪着她跟她在各种鸡毛蒜皮的事情上较劲,而她明明都想要自己一个人纳鞋底,不跟杨氏去争绣花,然而最终还是绣上了花,还是要跟杨氏在同条路上一样。

邱氏这会儿才觉得,既要不跟孙家人一路,又要不跟杨氏一路是有多难,想来想去,跟向云荷道:“表外甥女,咱好好学,把刺绣学会了,成为绣娘。再不济也有二表婶为你打底,你肯定比二表婶强,啊?”

但向云荷是个不会听劝的,能学会做家事还坚持到现在已经不容易了,刺绣方面她实在不想再突破了,于是听着邱氏这话就不想应下了,拖着嗓音就耍起无赖,“我肯定不行,嫂嫂也肯定不会放过我,哎,我要拆到猴年马月去……”

邱氏无话可说只能作罢了。向云荷却还在絮絮叨叨,她少夫人的劲头一卸,大有把过去没摆的烂补摆回来的做派。

这时前面的罗芸花转过头来,笑着道:“云荷妹子,你嫂嫂可是对你寄予厚望的,你可别让她失望啊。芸花姐绣工自问还过得去,这样吧,你每绣二十针,就给芸花姐看看。要是不对,芸花姐跟你说。这样你最多也就拆二十针,还不用麻烦你嫂嫂,怎样?”

罗芸花话说得大方,语气自信嗓音还不小,加上微笑着提出这个可实际操作的提议,向云荷愣是找不到可以拒绝的地方,呆愣愣地看着她半晌,莫名其妙就点了头。

卫宁儿也听到了,从对孙二海家女儿求教的答问中抬起头来,看看向云荷的方向。

邱氏莫名感觉自己跟杨氏一样在嚼舌头,被卫宁儿这一眼看得暗生闷气,感觉被杨氏拖累。杨氏则恼火罗芸花真是会做好人,做得还高调,非得让卫宁儿听见了。周氏和钱氏看看罗芸花,一致觉得这人这做派,又不是亲戚,竟然这么会来事,脸上神色都不太好看。

罗芸花倒是没说什么,把小板凳往旁边挪挪,让出一块地方来,对向云荷道:“来,荷妹子,坐芸花姐旁边来。”

向云荷没法拒绝,只能抬起屁股把板凳挪到前排坐了进去。后排杨氏跟钱氏直接坐到一起,两人瞄了对方一眼,彼此奋力扯出一个虚假的笑,勉强掩饰了下彼此的尴尬,就投入刺绣中去。

绣房里终于消停了。

卫宁儿舒出口气,其实坐在上首看对面一群面朝她坐的女人们边刺绣边聊天,间或抬头冲她的方向投过来各种意味的眼神,她都能直接想象出来,那些女人们是怎样随着心思各种想象她们姑嫂之间的关系——定然都是乡野农人间最常见最烂俗的那种,当嫂嫂的如何刻薄无依靠的小姑子。可谁又能知道,她对向云荷,不止嫂嫂对小姑子,更有一份恨铁不成钢的姐妹情在里头呢?

罗芸花这么做,是真帮到了她,还把向云荷从孙林两家明争暗斗的靶子地位上拎出来,也免去她和向云松被她们各种议论。卫宁儿有感于她的帮助,在休息时,把她叫到院子里单独跟她道了谢。

“宁儿妹子,你跟姐还客气什么?” 罗芸花摆摆手,“云荷妹子年纪小,心眼子浅,一眼看得到底。要我说,你这个当嫂嫂的才真是不容易,又要操心人,又要操心事,还得防着旁人说闲话。”

几句话把卫宁儿的处境都说出来了,卫宁儿的感谢变成了感激,“芸花姐,谢谢你。”

“嗐,说什么呢?姐别的不会,就会说道两句便宜话而已。”她拉拉卫宁儿的手,“不过姐的确是想提醒你一句,有些事,你让云松兄弟去跟云荷妹子说,要分清里外人,别跟着别人的话茬子走。咱村上人嘴皮子都挺闲的,别无端坏了你俩名声。”

卫宁儿深信现在的向云荷不会再跟从前跟王氏时一样分不清好赖,但罗芸花这些话也是为她好,她也就默认了。

罗芸花继续说道:“而且就绣庄这些个活计,你两边亲戚这碗水不好端。我瞅着,她们两家迟早要生出嫌隙来,你可得心里有数啊。”

这点卫宁儿自然有准备,“我心里有数的,谢谢芸花姐的提醒。”

绣班放课前,卫宁儿思虑了一阵后,突然宣布考核时间定在第三天晚上,一个半时辰,以绣一枝梅花为题,首要绣工,次要绣速,绣工八成,绣速两成。既定通过与否,也定工费几何。

孙家人听得一愣一愣的,这煞有介事的样子,敢情考核不是嘴上说说,是实打实正儿八经的啊?一个个神色顿时都有些凝重。

卫宁儿接着宣布参加考核的人,孙家八名女眷之外,还有向云荷。

向云荷吃惊地看向卫宁儿,“嫂嫂,我也要参加吗?”

卫宁儿点头,“学刺绣虽然不收学费,但一直不停地学下去,还是要收学费的。除非,通过考核。”

向云荷听着这话转了半天脑子,才反应过来,甭管道理对不对,反正她嫂嫂是一定要让她参加这次绣娘考核,不惜以收她学费为手段了。

孙家人为自己两天后的考核操心,没空去掺和她的问题。杨氏听明白了这意思之后跟邱氏使了个眼色,上前凑到向云荷身边,刚要说几句看着同情实则别有风味的话,一旁的罗芸花就拉过向云荷的手,“荷妹子,咱不怕,参加考核一样也就是刺个绣而已。这两天你多请教你嫂嫂,芸花姐明儿晚上再过来跟你一起绣。咱好好准备,好好绣一回,啊?”

杨氏没了机会插嘴,邱氏正好拉了她,说内急要上茅房,匆匆走了。

向云荷生无可恋,长吁短叹愁眉不展。卫宁儿当作没看见,顾自洗漱准备睡觉。向云松从他东厢房出来,进到堂屋看到向云荷这样子,惊讶发问。

向云荷跟他诉苦:“哥,嫂嫂说不参加考核,就要收刺绣的学费。我在想我一天的六十文,还能剩下几文还你的四十六两五钱?”

向云松哈哈一笑,勇于承担,“这是我的主意,你啊,就得让你有点压力你才会好好学!”

向云荷彻底绝了望,她就知道她哥肯定跟她嫂穿一条裤子。无奈之下,第二天开始干家事速度翻番,多出来的时间果然一板一眼开始习练刺绣。

她也不去麻烦卫宁儿,只管自己一门心思绣。好在罗芸花说话算话,中午和晚上,哪怕绣班不开,也还是过来跟她一起绣了半个时辰,跟她讲解要点。向云荷才开始试着把精神头集聚到刺绣上,好好习练。

木材在赶集之后的第二天上午送到西宅院,向云松叫了金木二人帮工。

原来想的即便不算正式收徒,好歹也能算是教授学徒,但听过赵英的经历后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只说是帮工,帮工之中要学些东西,学会后自己独力做,工钱比帮工要多。

听不出特别含义的说法,金木二人却比过去帮工更加踊跃,跟着向云松起早贪黑,三人很快就把床架和床栏床柱各部分做好了。

向云松本意是怎么简单怎么来,做好后就急着安装。林有木却说要在床栏和床顶围上做些雕花图案,还自己画了设计图案。

向云松一看那些繁复的雕花就头大,堪比振寰送来那张名家手作的富贵床的活计量,这要雕到猴年马月去?这一张床雕好,他能刻上几十扇屏风了。

林一金却说没事,林有木管画,他管雕。向云松虽则高兴这小子要是有雕刻基础,那将来做屏风和台屏倒是不用操心找不到人了,但也难免想到,这要按日算帮工,得要多少工时,工费也不得了。他一耗不起时间,二耗不起金钱,便说随便雕点儿简单的,不搞复杂的。

但向云荷却对此很感兴趣,两天来,刺绣间隙忙碌进出于西宅院看她二哥给她的睡房置办家具,渐渐地劲头上来了,此刻说雕花往简单了做,她就不答应了,装着可怜扮着乖巧要给刻上好看的图案,直到向云松说了句“工费你自己付”,才垂头丧气地走了。

只是转头,向云松就凭借练武之人超出常人的耳力,听到有个小子操着逗哄的口气,在跟他妹妹打商量,“你想在床头刻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