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龙凤团茶 > 第120章 第一百二十章 端水

第120章 第一百二十章 端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卫宁儿慢慢伸出两只手去,接过银票和散钱时沉甸甸的感觉从手上传递到脑海里,从小到大都悬在喉咙口的心,在这一刻终于落回了腔子里,心安理得的感觉油然而生,安稳,踏实。

“我挣的。”她复述着,好像在又一次告诉自己。

看着她从不敢置信转为欣喜动容,秀气的瓜子小脸上一双不大不小的内双杏仁眼里透出的光,向云松的心一下子就被击中了,脑海里迅速浮现当年七岁的卫宁儿专注吃甘蔗的情景。

冬日的夕阳里,扎着两个丫角的小女孩两手端着段甘蔗,像吹笛子一样横着啃,一脸的认真投入,就连脑袋上平时两个总是迎风抖动的丫角都不动了,整个人都沉浸在甘蔗之中,小脸鼓鼓的一动一动,看着像只虔诚的小松鼠。

那时他看得有趣,忍不住就笑出声来了。小松鼠发觉了,停止了啃甘蔗的动作,就连嘴里的都不嚼了,皱着小眉头看过来。向云松赶忙一把捂住自己的嘴巴,笑眯眯冲着她喊,“你吃,你管自己吃。”

小松鼠很警觉,看着他的笑仔细地研判着,寻找他嘲笑她的证据。于是向云松赶忙放下手,举起手中的甘蔗学着一样的吃法大啃了一口,怕她不信又连啃好几口。小松鼠终于放下戒心,继续埋头啃甘蔗。

此刻的大兔子就跟当年的小松鼠一样,从他那里得到肯定后,就安心地沉浸入自己的世界里,欣喜,满足。

而他也跟当年给她另一段甘蔗一样,把另几个半匹布从大布袋里取出来,“还有这些,也是你挣的。”

卫宁儿不明所以。向云松看着她,“没跟你商量,擅自给你拿了个主意。”把跟云庆丰关于绣品的几个新约定说了一遍。

卫宁儿更加欣喜,她想说句什么表达一下自己的感谢,但又想不到合适的。能想到的不是肉麻就是显得疏远,于是最终也就是兴奋地摸着那些布匹,又看看向云松,轻声说了句,“我会好好绣的。”

这个时候,女人又变成了那个最终确认他给的甘蔗是甜的女孩了。内敛的人难以抑制发自内心的喜悦的样子总是更加令人动容。向云松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她,被这样纯然的喜悦吸引,也被她的开心感染。

卫宁儿在他这样的眼神里却禁不住怀疑起来,疑心是不是自己的高兴表现得太滑稽太好笑了,引发向云松的习惯性嘲笑。她无措地低了低头,脸上有点烧,但最终还是抬头看向面前的眼睛,轻声而坚定道:“我要绣得多绣得快,我还要唔……”

话音刚落,向云松的脸就冲着她俯下去。女人单纯又信任的样子是一股令人无法抗拒的力量,让人想要逗逗她,又想要呵护她,还想要欺负她。

向云松双手把她摁在怀里专心亲吻着,感觉到胸前有包硬硬的东西硌着,知道这个财迷还舍不得放下钱呢。他伸手把她手中的东西拿出来扔在桌上,再把她空着的手环上自己脖子。

卫宁儿的设想得以出口已是半盏茶后。

“向云松,我,想,”她小喘着气,攥着他的衣襟,亮亮的眼睛像被水洗过,“开个绣庄。”

向云松怎么会不知道她的想法,实际上他的想法也差不多。不过他先不说,“还有呢?”

“还有?”卫宁儿眼睛一跳,接下来的话有点不敢说出口。

向云松看着她,眼神炯炯,“没想过再……”

卫宁儿抿着唇,眼睛更亮,看了向云松一会儿,主动偎进他怀里,“先把绣庄开起来,以后的,以后再说。”

向云松嘴贴上她的耳朵,“你做事倒是够稳妥的。行,听你的。”

之后的日子两人各自忙碌开了。向云松除了忙活几亩菜和秧苗之外,就是来回县城接单送货。云庆丰那边,对振寰限购之后,绣品依旧卖得不慢。原因是相对于绣工来说,卫宁儿这个价钱真心不算贵。

尤其是鞋面和帕子与云庆丰的成衣搭配花色售卖之后,卖得更是快了许多。跟向云松商量之后,向云松把这部分鞋面、帕子的定价权给了云庆丰。

这些绣品就不再是寄售,而是被云庆丰收购。不需要寄售费之后,向云松对出货价在寄售定价的基础上作了下调,约摸是寄售定价的八成半左右。云庆丰把帕子或鞋面的价钱加进衣裳里出售,对主顾则说是赠品。

虽说这样一来成衣的价钱要比平常贵,但看到这样绣工精美,还与衣裳相配的赠品,还是有很多人愿意买下。有些人还生出了买椟还珠的心思,看上绣品本来没打算要买成衣的多看几眼之后,也觉得还可以就买下了。

向云松在县城和溪口村之间来回跑着,两趟下来,卫宁儿过去年月里一点点绣出来的一大包绣品就去了大半。加上还要绣云庆丰收货的那部分,她变得忙碌起来,家务琐事之外,其余时间都在刺绣。

卫宁儿把绣品找到销路,要开绣庄招绣娘这件事告诉了叶花两姐妹。她俩在她这里学了两个多月,绣的图案从简单到复杂,绣工也进步许多。尤其是林有叶,小姑娘沉得下心来,一坐坐半天,绣出来的比不上卫宁儿,但已及得上市面上大多数人的了。

之前那段时间里,卫宁儿没有明说,但她俩学的过程中绣出来的帕子,除了让她们各挑了两条送给杨氏和自留之外,其余的绣品,大约每人二十来件,都留在她那。

这次她正式说了招她俩为绣娘,以前学习期间那些不成熟的绣品工钱冲抵布料线材钱,往后绣的工钱就可以发给她俩了。姐妹俩都很高兴。没想到在卫宁儿这里免费学习加练习之后,还可以赚到钱。

卫宁儿告诉她俩采用按件算工钱的方式,布料线材都由她出,她俩只出绣工,但绣工必须经过她的检验,如果不合格,不仅扣除工钱,布料线材也需要她们自行承担。在这之前,她要先给她们以绣一条帕子的方式做考核,确定工费多少。

两姐妹都很争气,不到一个半时辰各绣好一条帕子。卫宁儿检视评定之后,定下来,林有叶一条帕子绣工十五文,林有花十二文。其它绣品的工费在此基础上,以时间长短确定。比如香囊跟帕子差不多工时,那么工费一致;而荷包绣制和缝制需时是帕子的两倍,那么工费也是两倍。

以帕子计,两人每人一天能绣上三条,要是抓紧晚上的时间,一天能有四条,一天五十文左右的进项,在乡下妇人中算是很可观了。而且学会了之后,可以在自己家里绣,绣完拿到卫宁儿这里就行了,不必每天上工。工钱每次交付时结算。

姐妹俩都很高兴,回家跟杨氏一说,杨氏也颇为心动,当晚就挎着半篮子鸡蛋,专门来找了卫宁儿,希望自己也能找点绣活做。

杨氏是个好强的人,做姑娘时也是心灵手巧,她主动带来了一条自己从前绣的帕子,让卫宁儿检视她的绣工。

卫宁儿看了看,杨氏绣工的确可以,不比女儿林有叶的差。但这事要是即刻应下来,难免在杨氏和邱氏之间端不成这碗水,日后要是说起来,就又是个话把子。

而且交货时关于绣工合格与否的处理,她还是要丑话说在前头。卫宁儿看看对面坐着打算盘算进出账,一点没打算帮她开口的向云松,想想只能自己上了。

她客气道:“大表婶绣工很好,我这也的确缺着人手,大表婶要是能来帮忙,宁儿欢迎之至。不过绣庄开起来,云松跟我还是定了一些规矩,希望来的绣娘们都能遵守,还请大表婶不要介意。”

杨氏即刻点头,“表侄媳是说考核定工费吧,有叶有花告诉我了。大表婶一点不介意,表侄媳尽管考我就是。”

随后又想到什么,“哦还有要是收货时绣工不合格,要赔布料线材这事吧,她俩也都告诉我了。”她说着笑起来,“我那俩女儿已经再三提醒我一定要好好绣,说不能给宁儿表嫂添麻烦让她为难,也不能丢她俩的脸。”

杨氏显然是做了功课,以她那个要面子的性子,能这样把敏感话题自行说出来,已极是不易。她如今的为人处事,在三个儿女在向云松卫宁儿这边得到一视同仁的对待之后,变得通情达理不少。

见她如此说,卫宁儿也放下心来,又把另外一些事宜也跟杨氏说了一下,跟她定下了明日午后来考核定工费。

她在心里默默考虑了一下,这事还是要跟邱氏说一声,给她这个机会,来不来是她的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