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城,辰时,天色尚显暗沉。不知是否是这日的云格外厚重,往日已然亮堂的时刻,如今仍暗的让人心里发怵。细雨淅淅沥沥地落下,砸上巷道,砸上屋檐,砸上纸伞,亦砸上每一个狭缝间挣/扎生长的影子。
孙一桀在细雨中狂奔。三五个汉子紧紧尾随着他,见他钻入窄巷,冷不丁一脚踹翻了巷口的商铺,并排挤入巷中。
孙一桀回头瞧了一眼,不由瑟缩。那些汉子个个五/大三粗,手里操着家伙,真要是被抓住,他不是死也被扒层皮。恐惧促使他加快了脚程,钻入七弯八拐的小巷,这一带他还算熟悉,若是上天保佑,他兴许能顺利自那些莽汉的紧追不舍下逃脱。
窄巷越窄,天光似也越暗。孙一桀在细雨中横冲直撞,不曾留心自己究竟转到了哪里。人声渐远,雨势越盛,身体也愈发疲累。终于,在喧嚣声彻底远去后半刻,他终于寻了个转角,停了下来。
少年贴靠着墙壁慢喘,身子太累,他便不顾一切地滑落在地,任由衣物在墙壁上刮过。身上的破布衣物早已湿透,袖口衣摆皆有水珠滴落,绳头张扬舞爪地从残破边缘伸/出,乘风颤颤。
不知为何,今日的天格外黑沉,往日烟灰色的墙面,此刻也反着昏暗的光。孙一桀喘声渐低,随着这唯一的声响消失,他终于意识到,周遭的寂静有些不同寻常。
这是一种了无生气的死寂,一种绝不该现于人间的昏沉。某处不知为何突然传来一声惨叫,不远不近亦不知究竟源自何处,唯独那凄厉可怖钻入心间,狠狠地咬了人一口。
孙一桀一下子慌了神。
他小心地回头寻找来处,却赶忙捂住了嘴:这哪里还是他熟悉的黎城小巷,这里分明是地狱!
墙壁,地面,碎石……数不清的黑影自缝隙间涌出,倾泻而下,如烟似水。渐渐汇入一处,化作一道道漆黑的背影。
分明是背影,孙一桀却觉得自己被死死盯着,那目光森寒恶毒,似乎下一刻就要将他拖入地狱。他下意识地要逃,那鬼影便巨犬似地扑过来,一口咬上了他的小腿!
“啊!”他惊叫道,猛踹过去。可那鬼非但不惧,甚至嘻嘻笑着,在他落脚处又生一嘴,大张着啃了下去。
“啊、啊!”撕心裂肺地叫喊声自他的喉间涌出,同他先前所闻一般无二。少年的指甲深深嵌入石缝间,却挣不过腿上的力道,在石砖上留下数道赤色印痕。
就连那张让人觉得可怜的脸,也在地上蹭出一片夺目的鲜红。但他却看不清这些色彩,只是拼命地哭嚎着,涕泗横流。
“神佛在……上,我平生坎坷、穷困、潦倒……家、家有老母疾、病缠身……不过略有小恶,不曾伤天害理……救、救我、救救我吧!”
或许是神佛听闻他的祷告,哭咽的少年忽觉脚下一轻。纷乱中他本能地睁大了模糊的泪眼,颤颤巍巍地向身后望去——
“神啊……”默念着神佛的祷词,那双眼睛一眨不眨,却也着实模糊。他看清了,又或许什么都不曾看清。
那一刻,他唯独确认了一件事:神佛终于对他开了天恩。于是他毫不犹豫,死死抓住那人,像是溺水之人抓住了唯一的救命稻草。
“救救我,求求您救救我吧!!!”
.
玉宇琼楼,锦衣玉食,家财万贯,携美同游……人世所求不外乎如此,旁人上下求索,却有人生来皆得。
孙一桀的恩人——易浅,便是如此。
易家,虽称不上皇亲国戚,但其以经商闻名,家财万贯,在整座黎城的地位也算得上说一不二。这些日,易府大门因家主外出而紧紧关阖,门旁石狮张牙舞爪,虽心知无害,孙一桀仍是瑟缩了一下。
原因无它。平日里他从不敢接近易府半步,更不敢同这些贵人有何纠缠。他身份卑贱,若是无意中冒犯了贵人,只会惹祸上身。
但这是神佛赐给他的恩人,是上天派来的他的贵人,即便是死缠烂打,他也要紧紧抓住恩人的后腿,同天堂共地狱。
同天堂共地狱?自然是恩人上天他一道飞升,他下地狱恩人也只得同往。碧落黄泉、玄冥地府,有恩人在,他必不会太苦。
恩人显然不知他心中所想。华服少年立于阶上,抬手招呼着阶下的可怜人,玉手轻轻一推,那禁闭的大门便“吱呀”一声滑开,比谄媚的小人更为乖顺。
“来吧。”
朱红门扇大开,一方碧景扑面而来,像是被困在深院中的一小块春天。孙一桀呆立于阶下,像在做梦——一场分明美妙绝伦,却无端生出苦涩的噩梦。
万不敢教恩人久等,只愣怔一瞬,孙一桀便迈步跟上。
.
易府,无疑是玉宇琼楼。
统共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二人却似行过了千奇百景。十多扇拱门,一墙之隔便是截然不同的奇景。这处是“滴水藏隐泉”,那处是“山有玲珑心”;往前是“细竹幽幽和(hè)雨舞”,往后是“碧波漾漾荡春情”……巧山灵潭、翠竹幽径,一座紧闭的府邸,藏着无数春雨的柔情。
但易浅却从未因这美景而停留。其日日见之,不生忧愁。而其后跟从之人亦不敢停留,其满心富贵,无心美景。
细雨仍未止,但易府的雨只让人觉得舒适。孙一桀敛去神色,心思却格外亢奋,几欲颤/抖。
若是他能住在这里……
“阿浅?你怎么又折腾的这般狼狈?是……”美好的遐思被人打断,孙一桀挂着低眉顺眼地姿态,眼珠却不安分地瞟来瞟去,视线随声而转,落在来人身上,只一眼,少年的眼睛就发了直。
在二人的左侧,有两道婀娜身影携伞而来,温温柔好似初荷带雨,娉娉婷仿若汀兰映水。只是款步走来,便如春花飘落,乘风携香。
那二人一盛一娇,盛者许是易母,娇者应是青梅,二人本坐于亭中,不该任雨沾湿华裳,却在易浅出现时出声唤止,就这样从亭中踏上雨路,相携而来。
孙一桀低眉下的双眼又飘回了恩人身上。他的恩人,比之二位女性,于“美”这一字上,似乎也格外天宠,竟毫不逊色。
所谓“携美同游”,不过如是。
“……阿浅,这位是?”察觉到生人视线,易母略一停顿,便拿出了当家的风采。她只需要牵起唇角,那天生红唇便溢出几分真诚温和的笑意来,不迫人不精明,只让人觉得敬重。
“回母上,是浅路上偶遇的遭劫人。”恩人行过拜礼,浅笑着仰面,目光熠熠生辉,“其家境贫寒,又有病母,此番遭劫恐难自渡。恰巧家里有些弃物,浅自作主张送予此子,兴许用的上。”
“原是如此。鬼物可怖,恐心难安。”易母点头,“事毕,亦可送些吃食药材,尔父所求符文亦可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