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殿中。
皇帝坐在上方的龙椅上,神情恹恹地看着下方的林歇和林澜。
林歇和林澜是最先过来的。
方才,皇帝派人去通知了一众大臣和皇子前来议事,许是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临走前他必须要交代一些事情。
“歇儿,澜儿,你们走近些。”
皇帝对下面的二人招了招手说道。
林歇和林澜同时上前。
“你们两个都是好孩子,哪天,若是朕真的不在了……”
林澜率先站出来制止皇帝,然后说道:“父皇,您说什么呢,您一定能长命百岁的。”
皇帝深深地看了林澜一眼,然后说道:“澜儿,朕,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
接着,他又看着林歇说道:“歇儿,若是朕真的有一日不在了,你一定要尽心辅佐你弟弟,你性子稳重,一定要多帮扶着澜儿。”
林歇点点头。
接着一众大臣都来了,林歇和林澜也就退下融入其中。
众人站在殿下,恭敬地低着头,而后齐齐地对皇帝行礼。
皇帝点了点头说:“都起来吧。”
大家闻言又都应声站起来。
皇帝开口:“今日把众爱卿召集于此,是为了宣布一件事。”
接着他就看向了身边的大太监。
太监即刻会意,而后往前走了一步,将手中卷起来的圣旨打开。
宣布的正是同意让丞相带着一家告老还乡的旨意。
听完这个,底下一阵骚动。
林歇更是攥紧了拳头。
她竟然为了躲他做到这个份上。
他心中暗暗下定了一个决心。
回去的时候,他就在想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将齐长宁留下来。
可后来这个决心很快被皇帝崩逝的消息打乱。
皇帝在交代完这些事情的第二天驾崩了,举国悲痛。
丞相一家却在前一天领了旨意就匆匆收拾行囊离开了。
知道皇帝离世的消息时,齐长宁已经坐在去往濮阳的马车中。
濮阳正是丞相的家乡。
齐长宁很小的时候跟着父母回去过几次,后来渐渐也不再去了,丞相的事务愈发繁重。
但在她的记忆里,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能咋说那样美的地方慢慢老去何尝不是一件美事呢。
如果真的能在那里安安静静直到老去就好了,她这样想着。
此次回乡,只有齐长宁跟着丞相夫妇回去了。
昨夜临行前,丞相夫妇和齐安见了个面。
齐安和他们道了别,也没有要跟着一起离开的意思,而且她现在已经嫁作他人妇,丞相夫妇也不好带着她一起离开。
齐长宁也和齐安道了个别,齐安却意味深长地和她说了一句话。
她说:“妹妹,趁着回濮阳,多过几日舒坦日子吧,以后可能就过不上了。”
因为皇帝突然离世,林歇要跟着操持事务,就没能跟着前来阻止齐长宁的离开,不过他想自己有的是机会能够再将她带回来。
江絮儿知道皇帝了驾崩的消息也哭得泣不成声,在南国,从来没有人将她怠慢了去,皇帝和皇后将她捧在手心里,真真实实地将她当成自己的女儿。
可她其实心知肚明,她不过就是一个质子罢了,根本不用他们这么费心照料。
她哭得大病了一场。
林澜也瘦了一圈,可他不能沉浸在悲伤里。
国不可一日无君,他必须要继位。
林歇和林郑帮忙操持着继位大典的事情。
齐长宁到了濮阳,可她等啊等,也没有等到贺声。
她和齐长宁在炀城约好了在濮阳汇合,可是一连等了好几日,她都没有见到从炀城来的马车里有贺声一家的身影。
终于,她隐约察觉到了一点不对劲。
她坐在窗前,用手撑着脸,看着院子里的飘着的落叶,突然有些惆怅,“阿弥,你说,贺声现在在做什么呢?”
阿弥没有说话。
一个月后。
炀城的瘟疫已经控制住了,大半的功劳都是药灵族的。
可回生堂早就在一个月之前关门了。
药灵族一族东躲西藏,朝廷仍旧在四处捉拿他们。
贺声已经和父母一起住在落水巷月余了。
那时候,他站在齐长宁的窗前,跟她约定好在濮阳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