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齐长宁说话,那太监点点头,对她说道:“正是,此次前来,咱家是来请姑娘进宫面圣的。”
见齐长宁没有回应,那太监又开口道:“若是准备好了,咱们即刻进宫吧。”
齐长宁看向丞相夫人。
丞相夫人对她点点头,然后说:“去吧,宁儿别怕。”
齐长宁点点头,最后跟着那太监出门去了,她后面又跟着另外两个太监。
到了宫门,下了马车就是一段走进去的路程了。
齐长宁一路上安静极了,这副平静的模样倒是让那太监有些诧异。
“姑娘不好奇陛下找您所为何事吗?”他问。
齐长宁说:“公公若是知道,那愿意告诉我也是极好的,若是您不知道,我问了也没用,等会见了陛下,自然就知道了。”
太监夸赞道:“您倒是想得通透。”
齐长宁微微一笑,跟着他继续往前。
终于,那太监忍不住问,“姑娘,您可曾与楚王殿下和太子殿下有过什么渊源?”
“他们两个?”齐长宁有些疑惑。
太监点点头,一副了然的模样,“那想必是没有了。”
太监觉得是齐长宁性子好,定然也是待楚王和太子有什么好的地方。
齐长宁也不知道这个太监为什么自说自话。
不多时,他们就到了崇明殿外面。
几个太监停在门口,那个领头的太监说:“姑娘,您进去吧,陛下在里边等您。”
齐长宁点点头,朝他们道了声谢就走进去了。
进去以后,齐长宁发觉那崇明殿实在是太大了,空的有些瘆人。
正当她觉得这路怎么往前走都没有尽头的时候,前面传来一声咳嗽。
“小宁姑娘?”是皇帝的声音。
齐长宁抬起头,果真看见了坐在上方的皇帝。
他孤身一人,身边没有伺候的奴才,看起来垂垂老矣,坐在冰冷的王座上,仿佛下一秒就要随风消逝。
上次见面没有看清楚,原来皇帝如此苍老了。
齐长宁没有想到,皇帝会是这副模样,明明上次见面的时候还好好的。
皇帝应该是察觉到了齐长宁的目光,问她道:“小宁姑娘,你看着朕做什么?可是你有什么想问的么?”
齐长宁摇摇头,只朝他行了个礼,而后说道:“臣女见过陛下。”
皇帝又问,“你也不问为何朕要把你召进宫来?”
齐长宁仍旧摇了摇头,“您定然是有什么想对臣女说的话。”
皇帝又毫不吝啬地夸了一句,“倒是个聪明的小姑娘。”
“陛下谬赞,多谢陛下夸奖。”齐长宁笑着行礼说道。
静默许久。
皇帝终于再次开口,“小宁姑娘,朕看你是个聪明的,你也看见了,朕身子骨一起不如一日。”
齐长宁闻言毫不犹豫地说道:“陛下好好休息,您肯定会很快好起来的。”
皇帝却摇摇头,说道:“你不用安慰朕,朕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
接着,他咳嗽一声说道:“朕想说的是,澜儿是太子,虽他年岁不大,但他是朕和皇后唯一的嫡出,歇儿和澜儿关系甚密,二人亲密无间,日后澜儿继承大统,也是要由他们兄弟互相扶持的。”
齐长宁听完却只觉得一头雾水。
她摇摇头,对皇帝说道:“陛下,臣女不明白您的意思。”
“朕不想让他们兄弟为了一名女子反目,小宁姑娘,朕这样说,你明白了吗?”
齐长宁愣愣地站在原地,终于听懂了皇帝的意思。
他是觉得,林歇和林澜都喜欢她。
这简直太荒谬了!
她连连摇头,解释道:“不是这样的,陛下,臣女觉得其中定然是有什么误会。”
皇帝却是一脸了然。
“小宁姑娘,看来你还是不明白。”
齐长宁摇摇头,惶恐又诚恳地跪下道:“陛下,臣女觉得其中定然是有什么误会,还请陛下莫要误会!”
皇帝又难受地咳了咳,却还要伸出手来扶她,她自觉地站起来。
“这件事不是你的问题,小宁姑娘,你不必害怕。”
皇帝说。
说完,他又接着往前走了几步仰着头看向远方说道:“朕这身子一日不如一日,歇儿性子稳重,和澜儿兄弟二人情深义重,等朕死了,澜儿继位,歇儿是一定要辅佐他的,可如今你出现了,小宁姑娘,朕真的不想让他们兄弟间为了一个女子生出嫌隙啊。”
齐长宁呼出一口气,走上前朝着皇帝行礼,恭敬地说道:“陛下,您别多想,您一定会好起来的,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皇帝摇摇头,“小宁姑娘,你不用说这些客套话来安慰朕,朕自己的身子,自己再清楚不过了。”
齐长宁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皇帝见齐长宁还是没有开口的意思,正想说什么,就听见她说:“臣女明白陛下的意思,臣女倒是有一个解决的法子。”
皇帝闻言看着她,“哦?什么法子,说来听听。”
齐长宁说:“臣女父亲年事已高,不如带着我们一家辞官回乡养老,陛下,臣女只要跟着父亲回了老家,再也不见楚王殿下和太子殿下,他们自然就不会发生矛盾。”
皇帝却非常质疑,“可若是等朕死了,他们再去找你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