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的星期天是晴天,也是柳青时第一次想出“陪伴引导成长治疗法”的一天。
柳青时其实是个真正意义上天才。
他十五岁时,别人还在读高一,而他却已拿到了清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在大学里还没读多久,便又出国成了交换生。
最近才回国,学的是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何教授何崇林正是他的导师。
想到那个治疗法的当天,柳青时便找到了何教授讨论。
何教授看了一遍柳青时递来的资料,摘下眼镜,有些严肃的问到:
“青时啊,你现在有什么想法?”
柳青时迅速的梳理了一遍思路,声色淡淡的:
“结合各种资料来看,如果长期陪伴在抑郁症患者身边,并给予足够的温暖和关心,抑郁症患者是有概率完全康复的。”
何教授抬了抬手上的资料,厉声质疑:
“你告诉我,概率有多少?你能陪患者多久?”
他下意识计算了一下,回避了第二个问题,轻声开口:
“0.1%”
何教授皱了下眉,重新戴上眼镜,否决道:
“我不同意,你这简直就是儿戏!”
“青时,你很聪明。所以更要认真考虑……算了,你出去吧!”
柳青时收起了资料,点头回应后,开车回到了柳宅。
……
柳明,江落落,和柳青时三个人围坐在餐桌前。
很沉默,甚至有些压抑。最后还是柳明打破了死亡般的寂静。
他叹了一口气,沉声商议着:
“青时,你也知道,你江阿姨有个孩子,叫白予辞,也是你的弟弟。”
“十六年来,你没有见过他,他也不知道你的存在,而且也有抑郁症……”
柳青时吃饭的手顿了一下,柳明注意到了,便也停顿了一下,他回应道:
“所以,您想让我和他相认,就像亲兄弟那样?……”
柳明的神色不明,犹豫再三还是开口了:
“那倒不是,你不是精神病科的专家吗?我想让你帮忙开个假病例,最好是无药可救的那种,这样的话,我们也方便送他出国……”
柳青时的神色冷了几分,轻声解释:
“不行啊父亲,这是违法行为,而且对他也不公平……?”
等等,弟弟?抑郁症?
好像那个治疗法,也是能实施的……
柳青时放下碗,拉开椅子,轻轻鞠了一躬。
“我考虑一下别的方法,您说的那种肯定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