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穿到七零带全村暴富 > 第46章 知觉

第46章 知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晚霞缀在天边,让云层沐浴霞光。

于知乐放下本子,伸了个懒腰,打开直播。

今晚吃鲅鱼饺子和辣炒牛眼螺,都是费时间的菜,需要提前做饭。

于知乐让陈昭去割些韭菜,陈昭二话不说提着竹篮出门。

江上清半个月前与牛棚的人轮换,如今还在邻村清水渠,菜园都是他的爷爷在管。

“江爷爷,我摘点菜。”陈昭喊停正在浇水的江河。

江河弯腰放下水瓢,气色比刚修完牛棚回村的时候好多了。

牛棚的菜园种类很丰富,像提前设计过一般,各种蔬菜塞满菜园子,拥挤但不显得累赘。

陈昭边割韭菜边与他聊天,问起另外两个人的去处。

目前牛棚只住了五个人,除去江家爷孙和陈昭,一个是省城农业大学的教授——夏江白,另一个则是来自京市的□□——赵成。

“老夏担粪去堆料坑,老赵在屋里。”江河抬手掸去衣服的尘土,动作仍保留着从前的几分风骨。

说着,屋内传出一阵剧烈的咳嗽声。

“不去找江大夫看看?好像比昨晚更严重了。”陈昭抬头问。

对此,江河颇为无奈:“老毛病,劝不动,他倔得很。”

陈昭把旧镰刀条插入土里,拍掉手里的泥土:“等会我让江大夫过来瞧瞧。”

接着,他起身去摘红辣椒,走出菜地。

“嗯,他愿意听你的。”江河又开始浇水。

瞥见墙边攀满绿藤的架子,他指了指,问:“现在是吃嫩黄瓜的季节,不摘些?”

藤上的黄瓜翠绿翠绿的,有些底下的黄花还没掉。

陈昭咧嘴一笑:“下次吧,今天吃鲅鱼饺子。”

他一离开,牛棚又恢复一片死寂。

陈昭回到小院时,于知乐正指挥着周岳生敲开大棒骨。

刀背在棒骨的中段用力敲一下,再翻面在同样的位置敲一下,大棒骨就分成两半。

两根骨头敲成四段,加入沸腾的水中,煮出浮沫后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再加入锅里小火熬煮。

陈昭今天的任务还是将肥瘦相间的猪肉剁碎,这是他花了大价钱从国营饭店的大厨手里买来的。

“你去揉面。”于知乐又让周岳生去干新的活,从厨房探出头,“小越挑出牛眼螺的肉,用盐洗到没有黏液。”

烫骨头前特意盛出了一盆沸水,一碗用来泡花椒水,剩余的泡干海带和黄豆。

“姐,你对食疗有了解吗?”陈昭似不经意提起一般。

于知乐正摊开鲅鱼,闻声抬头:“嗯?”

“没,春天不是咳嗽多吗?突然想问问。”陈昭摸了摸鼻子,“不了解就算了,我随便问问的。”

“对于老人的食疗法子,还是问专业的人比较好,江大夫医术不错。”于知乐意有所指。

陈昭嗯嗯两声,继续剁肉。

于知乐开始处理鲅鱼,去腮,剖开鱼腹,除掉内脏,洗净后从背部一分为二。

陈昭好奇地盯着贴着刺的鱼肉,问:“好多刺,怎么取肉?”

“用勺子刮,从鱼头往鱼尾刮。”于知乐边说边上手示范,“刮下来的肉检查有没有小刺,没有的话就用刀再剁碎些。”

刮鱼肉是个细致活,她忙得没时间回复弹幕,好在观众也习惯了这种直播节奏。

陈昭奋力剁肉的声音与于越敲螺壳的声音此起彼伏,增添几分趣味。

剁好鱼肉放入木盆,分次加入花椒水搅拌,然后依次加入肉、油、蛋清拌匀。

“馅黏在筷子上不掉就可以加韭菜了。”于知乐用筷子随意擓起一点,馅岿然不动,“加点盐和油,顺着同一个方向拌。”

【为什么要同一个方向?】

“一定要同一个方向吗?”

观众与陈昭同时问出这个问题。

于知乐停下手上的动作,回答:“不顺着一个方向的话,饺子馅会不成团。”

这时,周岳生已经在案板上分好剂子端来。

上次的经历历历在目,陈昭识趣地让出位置,出去帮于越干活。

两人默契十足,擀皮与包饺子的速度控制得恰到好处。

取牛眼螺的肉有小窍门,硬用竹签压根碰不到肉,要先用大的敲小的,肉才会掉出来。

陈昭笨拙地学着于越的动作,于越弄了五六只,他才勉强取完一只。

“嘶。”于越忽然发出抽气声。

陈昭立即抬头,调侃:“我就说做事要——”

说到一半,他的声音嘎然而止,因为于越看起来很痛苦。

“怎么了?”陈昭蹲到他身边着急地问。

于越的手掌盖住膝盖,然而痛感只持续了不到三十秒,短到他怀疑一切只是错觉。

“怎么回事?额头全是汗。”陈昭撩起衣摆替他擦汗。

于越盯着被那汗水润湿的一角布料,笑了笑:“没事。”

他很肯定,过去五年如一潭死水般的双腿产生了钻心的疼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