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娟姐坐下后爽快地吁了口气说:“今天终于有些秋天的样子了,虽然白天还是这么热,但晚上总算是凉快了点。”
“就是说,我这辈子都没过过这么热的夏天,连着两个月四十多度了。”
“这世界也是越来越不像样子了,我们小时候的夏天再热到了晚上总能凉快点好睡个觉,现在的夏天晚上也是要热死人一样。真是不晓得那些没空调的人怎么过的。”
丽娟姐一边抱怨着,见到我走到了她面前后,她伸出手来停在半空中犹豫了会儿后说:“果然还是得吃鸡丝凉面,现在都没什么人会做这种面了,要是天再凉些就吃不到了。”
说的也是,现在年轻人提到凉面的话脑子里一定会浮现出平壤冷面那类吧?就算本地面馆,也很少有人会做凉拌面了。可要一想的话,就算是我们小时候这也是爷爷奶奶才会常做的面。
小的时候没有空调,暑假在家没有食欲的时候,爷爷奶奶便会做凉面给我们吃。那个条件不好的年代大家都只能吃麻酱拌面,要是能有些鸡丝可是一件能和小伙伴们炫耀的事。煮本地才有的湿面的时候,也正是拌酱的时候。不少地方爱用红油辣椒,而我们这一带麻酱是必不可少的佐料。除了酱油糖等,醋是哪里做凉面都会加一些。毕竟在炎热的夏天,酸口才能打开人的味蕾,香香的芝麻就容易开胃了。至于佐料,黄瓜和豆芽是家家必有的凉菜,条件好了后鸡丝也成了不怎么稀奇的事儿。面开后立刻用冷水冲入,保留有嚼劲的口感后将酱汁佐料拌在一起,就成了酸爽的凉面了。
这么看来,全国的鸡丝凉面在基底上都差不多,就像大家的生活都差不多。只是不少年轻人都不知道还有这样一碗面存在。
“果然是大厨的手艺,我前阵子给孩子做了一次凉面结果面太糊了一点口感都没有。”丽娟拌完后吃了一大口说,“说来,好多天没见到绍老头了呢。”
她口中的绍老头也是我的客人之一。虽然上了年纪可还是坚持在这条街上工作帮忙搞卫生。夏天是他常光顾的季节,因为白天没什么胃口吃不下饭,夜班劳动后体力很快会跟不上,到了深夜后就会来我店里叫上一碗鸡丝凉面。
店里不少人也是通过他才认识了这道小吃。见到他狼吞虎咽的样子也试着下了单,甚至一些常年吃外食的年轻人还是第一次品尝到这个味道。
“说来已经有半个月没见到他了吧?”虽然还在工作,但毕竟是早过了七十岁的老人。不像那些领着高工资的退休工人,下岗后就打零工没有多少退休金只能继续工作的操劳让他比同龄人也要老上不少。每次他深夜都在大街上打扫,看到那副佝偻身材的人也总有一些不安感。
万事通忠先生说:“他已经不做了,老婆走后请了几天假给她料理后事。因为这样被外包公司的老板回报后,就决定退休不找其他的工作正式退休了。”
听到这话,我不由得想到半个月前见到他的最后一面,心里不免有些不安感。
连续的四十度高温让城市的晚上也如火烤一般,生意自然也不会好。就在我看到鱼又翻肚皮忍不住皱眉头的时候,他推开了店里的门。
他虽然是个不爱说话的人,但节省是他的标志。如前所说,他虽然每天都在这条街上夜班,但四季里只有这个季节才会走进我的店里。为了省钱只点上这样一碗面,讨上一杯白水,绝对不会多点更不会碰饮料。
可那天却问我要了一杯酒。
他喝了一大口啤酒后爽快地打了个饱嗝,平日从不喝酒的他光是这一口就红了脸。
“几天没见你了呢。”因为也没别的客人,我就寒暄了一句。
“嗯,我给老太婆料理后事去了。”
“啊……节哀。”
“没什么好节的,活到这岁数还不够吗?得了这种病都在床上遭罪了一整年了,现在终于是解脱了。所以终于把这些事办好,我心里也爽快了不少。她终于不用再跟着我吃苦了。”
虽然人和人之间都说着场面话,但到了这个满是病痛的年纪,抱有想解脱想法的人也不少,特别是人到老年境遇贫乏的人。现在这年代,哪怕有医保也不是穷人能看得起病的,更何况还有那么多没医保的人。人到老年就算活得再精彩也难免会有各种慢性病,更何况是眼前连病都没钱看呢。
“剩下你一个人也能放心去孩子那儿养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