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寒英(柳宗元) > 第30章 归客(柳家亲眷篇·结局一)

第30章 归客(柳家亲眷篇·结局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周六,今日就要进城了。”

刘禹锡笑了笑,他如今任主客郎中,碌碌的车声已经响了一个多月,他们终于又要到长安城了。

“我们先收拾好屋子,明日一同去亲仁里吧,兄长和姊姊也去。”

眼前的孩子点点头。

这些年里,柳周六随他来往各地,已从孩童长成至他肩侧的少年了,性子还像幼时沉静。柳宗元从前给周六取名柳告,周六后来也一直用着这个学名。被用心择取的卦辞之义,应当是柳宗元对他最美好的期望与祝福。

刘禹锡那三个孩子也长大了,仑郎还在和州时就与他一样高,妹妹也过了及笄之年,只有孟郎那自小的性子偶尔还让他不太省心。

不过说起孟郎,家里也有件喜事。他这几年常常和杨归厚写信,他们本就是同窗,后来又谈出了亲家的情分,孟郎和杨家娘子的亲事就这样定了下来。韩泰那年去湖州途径洛阳,特意拜访过他,得知此事不忘与他感叹,子厚与杨家有亲,昔日同窗又成了亲家,要是子厚还在,也当喝一杯喜酒了。

他的确欠柳宗元一杯酒,应当亲自和周六一同去墓前斟满。

那些柳家消息都是卢遵寄来的,卢遵行事一贯守约,总是把他最想知道的事情都及时告诉他,这回说起家里添了个名叫“周七”的男婴,那回就说起表兄在七月下葬栖凤原……

刘禹锡在元和十五年收到卢遵的信总是抱着一种复杂的心情,连拆开信封的手都会变得犹疑。他想知道那些事是否是真实的,又怕那些事是真实的。他不能回避,他不能遗漏任何一件和柳家有关的事情,朋友们还等着他转达消息。

就像他不能回避长安,这里曾是他得取功名的地方,也是他“因诗受贬”的地方,他可以游走天南海北,但永远无法挥去那些记忆。

不过这回他是带孩子们一起回来,应该又是另一种心境了吧。兄妹三个许久没回过长安,周六也很多年没见过柳家的亲人了。

次日,他们乘车到亲仁里柳宅前。刘禹锡十多年没来过这里了,看到门上的匾额竟有几分想要落泪。在门边相候的也不再是慈祥的老仆,那年离开时,柳宗元已经让他回家养老。

周六睁大了双眼,刘禹锡抚摸着他的肩膀。

“我们走吧。”

听了家仆相告,卢遵先从院里走了过来。像是多年前就约定好要相见似的,卢遵先施了礼。

“刘兄。”

他也四十多了,鬓边染了白,如今在京做先生。

“多年不见卢君了,这是周六,后头是兄长和姊姊。”

刘禹锡将身旁的孩子一一介绍过。

“表叔好。”

“卢先生好。”

卢遵怎能想到书信往来中的姓名,都忽而变成了站在他身前的亲人?那年周六还是在他膝前诵诗的孩子。

“那是周六——”女孩清脆的声音也传了过来。

姊妹二人相携,裙摆飘起来像流水,在日光下有很美丽的色彩。

玉娘和妹妹都在及笄后回到了柳家。韩愈在收养她的第五年离开了人世,很是遗憾。在那两月前,他还和妻子卢氏为她置办过笄礼,她离开时是卢夫人送她上的马车。听闻姊姊回家,妹妹在崔家住到十五岁也变得归心似箭,想着她们又可以同在一处,就像如今这般。

宣儿惊喜道:“姊姊你看,周六都有我高了,我记得他才到我这儿。”

玉娘笑着叹了一声,拉拉妹妹的手臂,给了她一个眼色。

宣儿这才想起还要行礼:“刘伯父。”

“不必多礼,也许久不见你们了。”

环视着一群正当年华的孩子,刘禹锡想抱着更多笑意。

“怎么都站在门口?我们快进去吧。”

梨花的香气飘散在庭院,洁白的花就像雪一样落满枝条。似乎每当有人归来,就是它最盛的时候,谁都不敢去想它闭于门中的那些日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