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寒英(柳宗元) > 第4章 夏昼

第4章 夏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因崔简一案,刺史之位已阙员许久,州府下属需要考虑得也比从前更多。他虽居闲官,有时也需为州府事务撰文,理些杂务。

永州的四季不比长安更分明,但溽暑之气将来时尤为明显,到处被日光织就了明丽的锦色。他颈上已洇了薄汗,更觉这身衣衫闷热,即使愚溪在侧也难解半分。幸而溪居旁还有葱葱茏茏的绿意,待人缓缓归。

他还未至门口,便能看见竹篱旁的柑树伸展着绿叶,密密丛丛长势甚好。卧房阶前的几株芍药妍丽可亲、芳香不绝,令他很喜爱,只觉夜晚也似枕花入眠了。

老仆见他回来,便放下修枝的活计,上前唤他。

“郎君。”

老仆在柳家服侍多年,也算是看着他和二位姊姊长大的。后来,他远谪离家前曾遣散了一些奴仆,但老仆还是不想离开他。被老仆如此唤着,总让他感觉很亲切温柔。

他放下归来的倦意,舒展着面容:“可有何事?”

老仆脸上绽出一个笑容,仿佛在很久前也用过相似的语气与他说着这件事。

“卢郎君至。”

他也笑了笑,到卧房褪去官服,换了文士常着的衣裳,去到堂中。

“表兄……”卢遵见他来到,便起身相迎。

因长数岁,他少年时比卢遵更高些,再后来,二人也逐渐身量相当。卢遵身上含着卢家人特有的温润气象,很像沐于水中的玉石。卢遵的唇角、唇峰没有太多尖锐之处,如平静的湖泽,时常也让他想念母亲卢氏和外家的舅父,他们的性情都很恬淡、谨顺。

“信上说月底才至,未想你们今日便回来了。”

他又请卢遵入座,倒了些清水。

“今年雨少,漓水不比往日湍急。船人知道我们想赶路,便也行得快些。”

“早回几日也好,许久未见你们了。”他叹着。

桂州和永州并不算太远,然因地僻,车马、书信往来也不若中原便捷。卢遵至湘江畔时,总会想起两家相别的不舍。如今见他如此关怀,卢遵不由得说起自己归途的心事。

“从前表兄向李中丞引荐我,使我得任一职。我也曾望勉力奉公,但终不愿一世行走堂下……留得越久,就越想离开。”卢遵又垂了眸,“这月待得秩满,我便向李中丞辞了官……辜负表兄厚望。”

他微倾身:“不必有愧,你在全义已经做得很多了。”

卢遵是和宗直一同伴他到永州的,慰他已受弃逐、谪居孤寂。虽然他一直觉得二人才力可堪重任,但他们都更想和他治学。他前几年曾劝卢遵尝试一番,便与桂州李中丞通了书信,也得到了允诺。后来,他又从李中丞处得知,卢遵任全义令时的政绩十分斐然,颇受嘉许。

若长官曾为一县百姓做过那么多益事,便已无愧于案上的官印了。

至于辞官,他在永州遇见过很多士人,有人怀才不遇、望取功名,也有人无意仕途、修道佞佛。娄图南伴他数年,最后还是离开永州,遁世入道。他曾相劝,但娄图南临行前只淡然一笑,旧时在长安士林的声名已于他无用。或许很多结局都关乎各自的抉择,若表弟心中郁结,回来治学、持家也非自弃,能与亲人相聚总归是好的。

他看着卢遵欲言又止的样子,放下了这个话头,又道:“家里前日为你们收拾了一间屋子,物什可还妥当?”

“都好,我与慧娘已经打点好了行李,十郎也来帮了忙。”

“他也甚是念你。”

“我在他书房里见到几个后生,年纪不算大,这些孩子也是柳家子弟……来与表兄相学么?”

“他们是我长姊的孩儿。”他闻此蹙起了眉,“我姊夫被贬至驩州后,才在朝中得证清名。那时涉事之人已被处置,可姊夫未被诏还,在几月前过世。崔家这几个孩子,都是我阿姊所出。处道、守讷年纪最大,扶柩出海时……不幸又遇风浪,与父同去了。”

“表兄——”卢遵见他情态也不由心悲。

“崔家只剩下三个幼子,一个女儿。子符未有功名,还在谋职,而我身居闲官,家中也有十郎,就想接他们来教养,尽我之力报答阿姊和姊夫。”

卢遵叹道:“如今我也归家,便可助表兄了。”

“还不知要谪居到何年,我曾想,若有一日……”

他深深凝视着卢遵的眼,诉说着自己似乎并不遥远的未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