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体重79.05kg,和昨天一模一样,不增不减,平台期到了,不增就好。
昨天晚上没读好习惯,以后早中晚必须读,不管多瞌睡。
夜里做了个梦,也许是最近评职称刺激的,好久没做类似的梦了:站在讲台上讲课,却连课文什么内容都不清楚,稀里糊涂地讲着,也许没讲,一片混乱……以前经常做上讲台讲课的梦,毫无例外都是失败,情绪紧张的预示。
6:15离家有点迟,以后6:10离家。
查早读没扣分,有个班早读值日也没扣,当还人情了。
早饭多吃了碗菜,有点撑了。
饭后刷牙洗脸,上操场边听voa常速边走到8:30。
听写voa慢速。
查集备。
取教师资格证,这次得收好了别丢了。
听写完了《中国和尼泊尔重新测量珠峰高度》,8848.86米。
想起去年看的吴京主演的《攀登者》,就是登珠峰的电影,很震撼,登上世界第一峰的过程,充满艰辛和死亡的威胁。这部电影口碑并不好,也许珠峰离人们现实生活太遥远,不能引起广大群众共鸣,不过我自己觉得,这部影片还是相当成功的,尤其是特效部分,精彩刺激,而登山队员的牺牲又赚足了观众的眼泪,最后的成功登顶是生命和鲜血筑就的,无庸置疑的,和单纯的大团圆喜剧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相比,多了些沉重的东西,而这种沉重在现今喜欢看爽文,看屌丝逆袭的当代网友中就显得难以接受了。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攀登者》就是一部悲喜剧,比单纯喜剧更有价值。何况还有311名真正的攀登者长眠在了珠峰上,网上现在还能看到那些死去的攀登者的尸体,在零下温度的雪山环境里,不腐不坏,记录着勇者的牺牲和永生。
今天又看了个新闻,15号三个驴友在登五台山时被困,死了两个,救了一个。驴友这个词我熟,因为2015年我第三次大躁入院那年,正是参加了两个户外群,其中一个叫狼行天下,跟这个队出了好几次,差点去了五台山。后来就退群了。
开会了。职称评定。我的任务是量化打分。
没带课不能评。
教学质量去年评的第一名12分第二名10分第三名8分,现在成了第一名12分,第二名11分,第三名10分……意味着全部得重做。
吃了个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