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型超市步行至公交站的路不远,平时只需要十分钟,但今天大雨不期而至。乌云相互挤压出雨水,将人群赶到了超市门口。人群堵泄在这里,地砖被各种纹路,各种大小的鞋底践踏,染上层层叠叠的污泥,咒骂嘟囔等待挤成了一团。
林远君本来准备早早回家做饭休息,但是现在只能怔怔地望着天空,观察这场雨。
她喜欢雨。凭她敏感的嗅觉,她能在时阴多雨的气候准确预测出几小时后雨,她的秘诀就是抓住雨要来临时土地欢欣的气息,气息热腾腾的直往外冒,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风不服气地吹散这股香气,香气勾引起了她埋藏在雨里的隐秘快乐。当雨终于在她的祈求下降临,这份快乐被宣之于众,放大了数百倍。
雨声隔绝世界,雨滴模糊视野,世上所有的人在这短暂时间消失,唯有她与雨互看。雨代表了无限,想象一下每一颗雨坠落时得到新生,新生时向下坠落死亡,她希望自己也能像雨一样,新生,而后,死亡。
她摇摇头,企图把这些想法甩开。她低着头,看着大大小小的雨滴迸溅却不湿了她温热的身体。她无法控制地想到:何不让这雨从四面八方打来,浸湿我。
时常有一些自毁的想法不合时宜地出现在她脑海里,想法很轻微,或许是她年少时读的日本文学给她的心里种下了自毁倾向的种子。
或许是她的原生家庭带给她的创伤,或许两者都有。
她年少时太孤独无人理解,也太无聊,每天除了念书就是念书,于是她为了找到各种极致体验而读起了文学,最终,她在日本文学里找到了人生的极致体验——死亡。书上说死亡的那一刻是最纯粹的,她开始好奇死亡的那一刻有多美,每天除了念书就是在考虑死亡的事。
她想到自己也已成为众多普通的成年人中的一个。少女时代的疯狂的思想和行为早已经好好地被折叠收纳进老式储衣柜,并被大众心理学分类为青春期。感受雨是她青春期干的事,她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回家,用最朴素的方式。
在等待雨势变小一点时,她胡乱思考着。
一个声音突然攫住了林远君的精神:把伞扔了!命令句的句式。
她惊奇地看看四周,没人向她搭话,超市白色暗淡的灯光照亮了人们疲惫的脸,他们的眼睛永远无神地盯着四方屏幕,眼皮肌无力似的永远不抬起来。她想起来了,这是她自己的声音。最近她总在午夜梦回听到这声音在对她说话,她对她脑袋里的声音激烈驳斥着什么,不过那些记忆都在深眠与熏香中被梦藏起。今天是第一次听到如此清晰的声音。